叶小纲《地平线》音乐分析

2014-04-24 07:02★文/李
音乐生活 2014年3期
关键词:男中音女高音乐段

★文/李 虻 易 为

叶小纲《地平线》音乐分析

★文/李 虻 易 为

我国作曲家叶小纲的成名作《地平线》写于1985年,是一部为女高音、男中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单乐章作品。音乐运用西藏传统音乐为素材,完美地融合了中国民族五声化要素与西方的创作技法,是一部表现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风格的管弦乐作品,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优秀的管弦乐作品之一,1993年曾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

一、五声性与音级集合结合的材料

乐曲材料凝练,声乐旋律选用富有藏族民间歌舞囊玛特色的音调,赋予传统的五声性调式素材以新颖的复合手法;器乐将五声性调式与西方现代音乐的音级集合相结合,有序发展。按照材料特征和在音乐中出现的顺序,可以划分为五种基本型:

材料Ⅰ在引子中首次陈述。C-bD-E-#F四音组,构成特定结构的和音纵向集合体,半音与三全音为特征音程的基本材料形式,在和声发展中保持的是这些特征而不是固定的音列。它们不仅在全曲和声发展中不断变化,成为全曲和声发展的要素之一,而且具有强烈的结构功能划分与结构统一的作用:

材料Ⅱ的首次陈述从第12小节开始,A乐段a乐句,散板。音乐由自由模进的两个部分组成,可以看作为G宫系统和bE宫系统相综合的b角调式:

其中,#d=be,还原的f音、d音均属于bE宫系统,结束的b音是G宫系统角音。这个材料于第29、284小节再现时音列范围扩大,以特定模式的横向音列集合体为基础,等音变化后恰好涵盖了雅乐G宫系统和清乐bE宫系统的两组音列,形成既有半音化变化,又极富特色的完整十二音序列:

材料Ⅳ的首次陈述是第23小节A乐段c乐句,兼具纵横结构,特殊的节奏型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小号声部演奏出极具特色的节奏型,小二度与增四度的交替出现,新颖别致:

材料Ⅴ的首次陈述从第44小节B乐段开始,主要特征是五声性调式的自由转换。由男中音先唱出“一只大鹏来……”的歌唱性声乐主题,旋律五声风格突出。这个材料在61~68小节又在E宫系统与G宫系统之间自然、流畅地转换,女高音以上行二度卡农模仿,结合双宫系统的纵向叠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现空间:

二、声乐与器乐交融的结构形式

复三部曲式

1-11小节是全曲的引子,以材料I四音组为特征的四音组在管弦乐各声部同时奏出。

第一部分为二段体结构。A乐段以表演形式的变化和不同材料为依据,可划分为5+6+6+1四个乐句,具有起、承、转、合的性质。从第12小节开始的a乐句由于包含着散板节拍,所以其内部已经包含着细分结构的雏形;女高音反复演唱G音,自由延长后做下滑音处理,发展为材料II 。17-21小节弦乐组同音反复与四、五度的大跳,先从中提琴和大提琴声部进入,音响逐渐加厚,增加至弦乐组全体声部,发展为材料III。22-28小节,小号声部以极具特色的节奏型演奏,小二度与增四度交替出现,新颖别致,发展为材料IV 。第29小节是缩减再现的a乐句,随后,经过30-43小节的连接进入B乐段。

B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17+17对称结构。前乐句从第44小节开始,由男中音唱出“一只大鹏来……”的声乐主题,形成材料Ⅴ。这个材料从E宫系统的#c羽调式经过D、A、E、G宫系统,最后在第60小节落在A宫系统的E徵调式。第61小节进入后乐句,复调化特点,在e羽调式演唱的男中音主题与在b羽调式上演唱的女高音形成卡农模仿,呈现双调性的对位关系。两个声部65-70小节经过#g羽调式与#c羽调式的呈示后,在77小节同时落在不同音域的e羽调式上结束,和谐统一。在这个段落中,弦乐或对声乐核心音调强化,或以材料I的四音组不断变换,与声乐保持平衡,使和音纵向集合体与横向五声性旋律对峙。

中部为具有展开性的二段体结构。C乐段由11+7+9+9四个平行乐句组成,以材料III展开:第一句(94)于第95小节由圆号、第98小节由小号形成两个平行乐节,在第102小节扩展三小节进入第二乐句;第二句(105)在人声上发展变化,男中音演唱;第三句(112)由女高音模仿平行一次,紧凑别致;第四句(121)回归器乐演奏。130-136小节运用材料IV向D乐段连接过渡,弦乐主奏。

D乐段可分为两个部分,具有典型的展开段落特征。第一部分新材料写作,第二部分于206-210小节引入材料III,向再现部过渡。

再现部为动力化再现由A、B两个乐段组成。第211小节的材料I的元素清晰可见,A乐段动力化再现,之前的4乐句扩展到7个乐句,材料I、II、IV都穿插在其中,隐约可见。经285-290小节的连接,音乐过渡到B乐段。第291小节男中音演唱“一只大鹏来”的声乐主题,附和着女高音声部的演唱。

第303小节进入尾声,乐队齐奏气势恢宏。先以器乐形式变奏再现了B乐段的材料Ⅴ,在第311小节开始运用材料I和III发展,其核心四音组(C-bD-E-#F)中的半音与三全音特征被不断强化,音乐的紧张度与结构的再现感并存。

本曲基本符合复三部曲式的结构特征,但各乐句长度自由,不同节拍与散板相结合。各部分基本结构虽都属于单二部曲式,但发展较为自由,材料的变化在结构的划分中起到重要作用。中部的后乐段属于展开性结构,用新材料发展。再现部前乐段中间作了剧烈变奏和扩展,形成新的旋律特征;后乐段是只再现一个乐句的缩减再现,平行进入尾声。随后均为器乐纵向与横向交替结合,概括了I 、II、III、IV、Ⅴ五种形态的音高材料。

猜你喜欢
男中音女高音乐段
生查子·黄崖关
——声乐套曲《雄关咏叹》Ⅱ(男中音独唱)
遥远和她女高音独唱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轩辕柏之歌
黄河男中音独唱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作品《黄水谣》曲式分析及情感处理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