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时航母如何加油?

2014-05-02 03:01撰文魏岳江
海洋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空中加油油料战斗群

撰文/魏岳江

美军战时航母如何加油?

撰文/魏岳江

在所有作战物资中,油料是战争消耗之首,约占65%以上。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依托高信息化手段,有效地实施了地面、海上、空中油料保障,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美海军是如何做到战时油料源源不断地供应呢?

油料储备是保障美军作战的基础。随着物资军民通用性的增强,部队无须储备所有物资,只须储备适用于战争的特殊军事物资和适量的通用物资即可,而大部分军民通用物资可以依托社会来进行储备。因此,美军建立军民一体化物资储备油料体系,平时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满足非战争行动紧急情况的需求;战时服务于战争,满足美军对油料保障需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舰载机、地面部队及战舰每日要消耗5万多吨燃料。美英海军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集结了6个航母战斗群约40000人、400余架各种飞机。在作战状态下,每艘航母每天要消耗400~500吨舰用燃油,平均3~4天就需要伴随保障船补给一次。为保障油料供应,美国五角大楼的国防后勤局战前就已运送了300多万吨柴油、汽油至海湾地区,在中东建立了23个燃料集结地,准备了420辆油罐车;美军海运司令部曾紧急雇用了2艘30000吨级的地方油轮,将近50万桶的航空燃油从日本运往迪戈加西亚岛美军基地。据测算,美军油料部门仅在科威特的地下油库就储存了3万多吨的柴油。

从科威特城南部的舒艾拜港上岸的军用物资,除一部分直接转送前线外,其余大部分被运往港口旁边名叫阿里法贾恩的后勤补给前沿保障基地。为了保障战时油料及时供应,美军驻科威特的工兵铺设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内陆油料分发系统,其主要由软体油罐储存区、泵站、燃料单元和两套6英寸钢质输油管线构成,每天输送约3000吨油料。此外,美军还装备有玻璃钢的地下储油容器,容量从3.2至181.7立方米不等,共有十几种规格。运油装备包括在地面、海上和空中运输油料的各种装备,如运油车辆、野战输油管线及输油泵站、海上油轮和运油飞机等,主要功能是完成油料的前送与补充。

目前,美军大约有40多艘油料补给船和具有油料补给装置的综合补给船,总吨位120万吨。美军为了争夺和保持制海权,必须解决海上补给问题。在过去30年中,对航行补给采用民用集装箱曾争论不休,但最后都没有结果。最近试验指出,民用集装箱对按航行补给民用集装箱设计的补给船、航空母舰和大型两栖舰是可行的,也适于按航行补给民用集装箱设计的未来的航母。如果采用民用集装箱进行航行补给,那么对海上航行补给将是一次历史变革。伊拉克战争,美海军在海湾先后部署了6个航母战斗群。在作战状态下,每艘航母每天要消耗400~500吨舰用燃油,平均3~4天就需要伴随保障船补给一次。美军确保海上油料补给,采用三级保障体制,实行接力运输。一线保障编队编入航母战斗群,每个航母编有2~3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或综合补给船,每艘舰船约能运载20000多吨燃料。舰上设有补给站,配有直径为150~170毫米的输油管线,每小时可输送燃油400~700吨,对航母群实施伴随保障。二线保障编队编有十几艘到几十艘的油船,对作战舰艇进行二线穿梭支援,负责将燃料从中转基地或前沿基地运至战区附近,为航母战斗群和伴随保障舰船实施油料补给,以弥补伴随保障的不足。三线保障编队主要由货船和其他商用船组成,主要任务是将燃料从战略后方运至中转基地或前沿基地,使基地始终保持足够的燃料储备量。这种补给方式力量往来于美本土(或中间基地)与前进基地之间。此外,海空基地是航母编队油料保障的重要依托。海湾战争中,为保证飞机大规模、高强度出动对燃料补给的要求,部署在海湾地区的美军空军基地开设了快速加油系统,采用压力加油方法,可同时为多架飞机、多机种加油。

实践证明,号称“空中油船”的空中加油机已成为航母舰载机空中作战保障的重要支柱,在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越南战争,是美国战争实践中首次大规模实施空中加油的开端,从战争爆发到停战的9年零2个月时间内,美军的172架KC—135加油机共飞行194687架次,进行空中加油813878次,共加燃油410万吨。海湾战争中,仅美军就投入加油机308架,共完成5.1万次空中加油任务。在整个“沙漠盾牌”行动期间,美国军事空运司令部共运兵员41万人,物资83万吨。

在空袭行动中,飞机大部分由空中加油机伴随实施空中加油。1986年4月15日,美驻英国的24架F-111战斗轰炸机,由29架加油机对其编队进行8次空中加油,绕道7000多千米,突袭了利比亚。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多次使用B—2A隐形战略轰炸机从美本土起飞,从高空突破南联盟的防空体系,对其战略纵深内的目标实施打击。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初期,动用B—2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采取夜间奔袭作战,完成任务后再返回本土。作战中,美军连续多日出动了以B—52、B—2为主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从印度洋的一个岛屿飞行数千千米向塔利班的阵地投掷成吨的哑弹,对塔利班在北部和喀布尔城北的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极大地促成了北方联盟地面作战的胜利。经过70多年的研究和战争实践,空中加油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空中加油机已从活塞式飞机发展到涡轮螺旋桨飞机,继而发展为喷气式飞机;加油机供油量从数千升增加到10多万升。受油机遍及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巡逻机、运输机、侦察机和直升机等诸多机种。目前,美军研制的空中加油机种类多、数量大。现有约712架各种空中加油机,其中空军589架,海军约72架,陆战队51架。由此可见,美军航母舰载机如何实施远程奔袭,实施空中加油是最佳选择。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将这些唾手可得的资源转化成取之不尽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新课题。为此,美军开始为军事能源保障寻求新的变革。近5年来,美军也先后投入1.31亿美元研发燃料系统、发动机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提出到2020年将海上行动所需能耗降低15%,飞行能源利用率提高10%,地面战场上的能源利用率提高50%的目标。为改变军事行动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美海军突发奇想——“水变油”,并设计能源宏伟蓝图:全部航母和护航潜艇将采用核动力,其他水面舰艇和作战飞机则使用生物燃料。美军正在考虑如何用大豆油为战机作燃料、在战斗区域使用太阳能、研制氢动力的小型飞行器、取海水为航母舰载机加油等环保措施,在2016年努力建成一支“绿色舰队”。据报道,美海军宣布一项与美国农业部的联合项目,即谷物、藻类提取物和烹饪油脂混合制作生物燃料项目。这是海军常规采购计划的一部分,标志美海军朝着实现2016年前实现“绿色舰队”的目标前进。然而,研制生物燃料,战斗机可减少对原油的依赖,但生物燃料能量密度低、粮食消耗量大。据计算,一亩大豆每年转化的生物燃料,还不够“超级大黄蜂”战机完成一次起飞所需的耗油量。因此,美军从经济上讲觉得亏本,于是开始研发使用海藻和蓝菌生产燃料的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预计产量将提高40倍以上,并希望在2016年部署一支生物燃料驱动的航母战斗群。2010年4月22日,一架F/ A—18F双座战斗机使用添加了50%亚麻荠基合成油料的混合物试验飞行证明,混合替代燃料完全可以和标准的JP—5航空燃油一样发挥作用。美海军现在设想就是从海水中直接转化生成JP—5航空煤油。按照设想,从海水中提取二氧化碳和氢气,然后采用一种特殊催化技术,将它们合成为水、热量和合成烃类碳氢燃料。如果从海水提取燃料的技术发展成熟,未来航母战斗群的护航舰艇也可使用这种燃油,将极大提升航母编队的海上持续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海军战略格局。2008年,英国防部制订了“终止矿物燃料依赖”计划,要求采取的措施包括:军舰将完全依靠电力运转,而发电机则由从草类中提炼的合成燃料驱动;坦克将由电力驱动,或使用从野草中压榨提取的油类作燃料;无人机使用由藻类和微生物等加工产生的氢作为燃料,用以发射导弹。(责编:金希)

猜你喜欢
空中加油油料战斗群
浅谈提高油料化验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战时复杂不确定条件下的油料配送鲁棒优化问题研究
空中加油软管“甩鞭”现象安全性分析与仿真验证
基于排队论的油料装备维修保障人员需求分析
特朗普访亚洲前,美出动三艘航母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外媒称中国建6个航母群 没有经济压力
军人画军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