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手段防越狱

2014-05-04 02:48阿碧
检察风云 2014年19期
关键词:跟踪器服刑人员电子标签

文/阿碧

高科技手段防越狱

Hi-tech to Prevent Jaibreak

文/阿碧

高科技监狱安保系统具有多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全方位等特点,不但可以解决监狱警力不足、警员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对服刑人员进行监管。

电子围栏

日本南部山口县有一家“无围墙”监狱。即使这样,服刑人员也休想冲出监狱划定的活动范围,因为这座监狱安装了无形的电子围栏。电子围栏是目前最先进的边界防盗报警系统,它融合了传感技术、视频追踪和报警功能。相比传统围栏,安装在原有围墙之上的电子围栏系统更能达到报警的高准确率以及追踪企图越狱者位置的高精确率。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脉冲电子围栏,这种围栏的高压电网和警示标志给服刑人员极大的心理威慑。在服刑人员企图强行跨越时,脉冲电子围栏会释放出高压脉冲电流,但电击对人体并无伤害,所以能起到很好的主动防护效果。而传统的红外对射阻挡不了越狱者,高压电网虽然能起到强力阻挡作用,但由于强大的交流电会致人伤害甚至死亡,十分危险。

脉冲电子围栏的防范严密无死角,可以依据地形任意架设,消除安全盲点。在使用过程中的误报率也很低,能有效防止小动物、树枝、恶劣天气等造成的误报。近年来,结合传统电子围栏技术与网络技术还产生了网络电子围栏。它主要是由电子围栏主机、智能控制键盘和管理软件组成,警员通过网络即可监管电子围栏,实现信息实时传递、数据交互和远程监管功能。当有服刑人员非法翻越或破坏围墙时,警灯会立即发出具有威慑力的警报声,相应区域的摄像机迅速调整至预置位,联动LED灯照亮被入侵区域。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将清晰的警情画面传输到所属岗亭和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内的安防管理平台软件会弹出警报提示窗口,并且通过短信模块发送报警短信到指定人员的手机上。值班警员得到警报后立刻做出反应,安排人员前往现场处理。

射频识别

在不少监狱中,还用到射频识别技术。澳大利亚亚历山大中心监狱就采用了该技术来跟踪服刑人员。此举一是可以降低警员的管理成本,二是可以让服刑人员享有比较宽松的自由。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这个系统包括识别器和电子标签,识别器可以安装在监舍内、监舍门口和各个通道门口。电子标签是一种纸片一样的跟踪器,可以制成可佩戴的腕带,张贴在警员或轻罪服刑人员的衣服上,也可安装在重刑犯的刑具内,甚至可把管状射频识别芯片植入重刑犯体内。电子标签就像一个小小的无线电台,可以把其中储存的信息和佩戴者的活动信息源源不断地发射出去,附近的识别器便可以随时接收到这些信息。

早先的电子标签需要自带电池,目前比较先进的电子标签已经可以从识别器发射的电磁场中自动获得电能,因此现在的电子标签可以做得像纸一样薄。这些电子标签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因此也不容易被服刑人员所破坏。如果有服刑人员试图通过机械外力破坏标签,识别器在接收不到相关信号后会在数秒内报警。与卫星定位不同的是,射频识别的范围往往较小,一般在数米之内,最远也不过几十米。也就是说,如果服刑人员侥幸越狱成功,就难以依靠射频识别来进行追踪。

射频识别和卫星定位技术有些类似,都是可以用来确定监控对象的位置。然而,射频识别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比如服刑人员的姓名、籍贯、刑期、罪名等等。同样,射频识别装置也可阅读佩戴电子标签的警员的相关信息,防止有人冒充警员越狱。目前美国的一些监狱已经开始应用射频识别系统记录服刑人员和警员互动时发生的事情,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服刑人员的不轨行为,也可减少警员的腐败行为。目前该系统记录了服刑人员、日期、时间、地点以及警员的相关信息,可追踪往返于监狱和法庭的服刑人员的转移,以确保所有服刑人员的归位。

在荷兰莱利斯塔监狱,所有服刑人员必需佩戴射频腕带,警员可以通过射频识别系统来统计每个监舍的服刑人员人数,监视服刑人员的每一个微小动作。这种腕带还拥有自动化的情感监测软件,可以监测服刑人员的实时对话,及时察觉他们的逃跑迹象。服刑人员会见亲友时,不需要警员陪同,因为通过囚衣上的电子标签,警员就可以通过电脑上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荷兰莱利斯塔监狱还把射频识别和智能门禁系统结合起来:哪些门允许警员进出,哪些门允许轻罪犯进出,哪些门允许重罪犯进出,甚至在哪些时段允许哪些人进出,都可以通过射频识别系统进行设置。

对于监狱管理者来讲,钥匙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有监狱钥匙被复制或遗失,就可能被服刑人员用于集体暴力越狱。因此,英国45个监狱率先利用射频识别设备对钥匙进行管理。之后,欧洲多国监狱采用了这种管理方法。这些监狱在每把钥匙上都安装了射频识别标签,识别装置会核对领取钥匙人员的资料完全正确后再授权钥匙保管员发放钥匙,并记录下领取钥匙的时间。当钥匙归还时,识别设备也会进行相应的记录。在监狱大门也安装有识别器,以防止钥匙被不法分子带出监狱复制后重新又带进监狱。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是整个监狱安防系统的基础,它既保证了服刑人员的所有活动都在监所值班干警的视线范围之内,同时又保证了事故发生后有视频录像文件可供事后查证。因此,监狱视频监控系统是提高监狱安防、技防水平的重要工具,它对于监督服刑人员的改造、防范监狱内出现突发事件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违法犯罪分子如何利用视频监控的死角来躲避监控。为了消除死角,方法之一便是多安装视频监控头,以便全方位掌握监狱内的情况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尽管如此,这种方法还是难免有遗漏的状况发生。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高清全景鱼眼摄像机,可以满足一个监舍的全部监控。鱼眼摄像机内建180度或更广角的鱼眼镜头,监控范围很大,就像警员亲自站在门口一样。鱼眼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可通过摄像机内部主芯片进行图像处理,把球面图像进行修正和图面展开处理,转化为适合人眼的正常平面视图。

在监狱视频监控系统中,还可引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主要发挥管理和预警作用。对于监狱内部一些指定区域或者监狱外围等其他地方,智能视频分析软件可检测是否有可疑人、物体或车辆在指定的区域内长时间停留。当滞留或者徘徊时间超过预设值,系统将发出报警。主摄像机发送指令控制从摄像机进行云台旋转和镜头缩放,锁定触发报警的目标并对其进行自动跟踪,使目标持续放大以显示在画面中央,这样监狱监控中心可以看到更清晰的目标特征,以利于实时的判断和事后对照取证。

卫星定位

对于监警员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监控所有服刑人员,但是又不太可能让警员随时跟随着服刑人员,因此一些监狱开始在服刑人员身上安装定位设备。一般跟踪服刑人员的定位系统为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可以对服刑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监控,准确掌握服刑人员的动态和活动范围。

由于服刑人员是被动佩戴卫星定位跟踪器,因此需要防止他们破坏或者丢弃定位跟踪器。常规的技术是给服刑人员佩戴脚镣手铐式的跟踪器,这种跟踪器具有防水功能,服刑人员在洗澡时也不会受到损坏。这种跟踪器需要电子钥匙且输入密码后才能解开,如果服刑人员刻意破坏跟踪器,则跟踪器会自动报警。还有一种是植入式跟踪器,采用特殊的手术植入到重刑犯的胳膊或身体其他部位,重刑犯难以自行去除跟踪器,只有在刑满后通过再次手术才能取出跟踪器,这样可有效防范重刑犯对跟踪器的破坏。

由于可能发生越狱犯抢夺监警员警服的情况,警员也应佩戴跟踪器。跟踪器可缝制在警服的秘密部位,这样越狱犯就难以发觉。如果能同时收到警服的定位信息和越狱犯本身佩戴的定位信息,那对越狱犯实施定位抓捕就更为有利。定位系统还可在监狱突发事件发生时为调动警力提供帮助。该系统能实现自动点算指定区域内人数及周边执勤干警信息,对外出人员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大大降低监狱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定位执勤干警的所在位置,并据此采取合理的警力分配方案。

近年来,英国、美国等国警方还把卫星定位跟踪器安装在轻罪犯、假释犯或缓刑犯身上,让他们在监狱之外接受警方监控。这些监外服刑人员的活动时间、路线都是警方事先设置好的,服刑人员也知道自己时刻处于执法机关的严密监控之下,不可越雷池半步。警员每天会在特定的时间下载资料,以便了解违法者一天之内的动向。他们一旦超越了活动范围,定位设备就会自动报警。这种技术就如同没有栅栏的监狱,将有可能制止那些监外服刑人员再次犯罪,从而成为警方保护公众的利器。

联网管理

鉴于监狱改造和看管服刑人员的功能要求,监狱对于安防系统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要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监狱安防系统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信息技术、视频成像监控、定位监控、智能门禁、应急指挥、紧急预案等多种智能系统。但是,无论监狱采取多么先进的智能系统,如果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运行互不相干,那么信息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发挥安防设备的集群化效应。因此,监狱在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同时,要采取联网管理,把各种智能系统的监控合并到同一个智能化网络中。

在美国加州有一座高科技监狱,其中配备了智能联网电子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在建造时花了1000多万美元,但每年都能减少250万美元的开销。在这个监狱内,一旦服刑人员出现异常行为,智能联网系统会根据监测结果指挥各种智能设备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视频监控将自动发出声光电警示,并进行图像抓拍、启动录像存储,同时弹出预先编辑好的处理预案,提示警员下一步处理流程;网络中的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视频监控与公共广播的联动,在发生意外情况触发报警时,综合管理客户端会自动弹出相应预案,并预录一段文字,然后通过语音模块直接输出到公共广播进行播放,对服刑人员实现通知、喊话和吓阻作用。这个系统甚至可以对供电系统进行管理。过去只要一遇到停电,狱方通常得花上35秒才能让整座监狱恢复通电,这段时间恐怕会让人担心服刑人员是否会有不安分的举动,但是在智能联网系统的帮助下,可立即启用备用的储电装置,恢复通电只要4秒就能完成,几乎可以瞬间让监狱的管理恢复正常。

目前,世界上多国监狱正在安防系统中加入新一代智能联网系统,即物联网。在物联网中,监狱中的所有物品和设备安装有智能电子标签,所有物品和设备都可以相互交换信息并进行一体化监控和管理。利用物联网系统管理监狱之后,服刑人员要想藏匿尖锐的餐具或生产工具几乎没有可能。

物联网系统还可以迅速指挥各种设备,比如当一个服刑人员企图以挟持民警的方式越狱时,民警只要碰触到随身的报警按钮,指挥中心就可以迅速定位其位置,附近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在搜索到相关信息后迅速自动落锁,各个系统摄像头迅速对准事发位置,各种预警方案全部启动。所有设备的行为都是在物联网的作用下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样需要警员发出相关的指令再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各个设备的响应时间,令所有设备几乎“瞬间且同时”地完成相应的警戒任务。

栏目主持人:刘雨濛 lymjcfy@163.com

猜你喜欢
跟踪器服刑人员电子标签
光伏跟踪器阵列跟踪精度的测算方法研究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浅析一种风光储一体化跟踪器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超长待机的自行车位置跟踪器
双向多轨迹判定方法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研究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大选登记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