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成效分析

2014-05-04 02:53
中国药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医嘱不合理药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静脉药物配液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2010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药师应对用药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这给药师发挥药学专业特长参与静脉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1]。但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上市,药物之间的配伍越来越复杂,加之药品说明书又滞后于临床发展,更增加了临床医嘱审核的难度。我院于2010年8月全面开展静脉医嘱配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对静脉滴注医嘱进行审核,但临床医生对药师审核医嘱的认可度较低,同时药师因自身水平受限,审核医嘱力不从心。配液工作开始近2年,我院不合理医嘱比例仍然较高。为此,2012年6月起,我院PIVAS采取措施对临床静脉医嘱不合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为考察干预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临床用药医嘱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2012年1月至10月我院PIVAS审方药师审核的366309条静脉输液医嘱,登记不合理医嘱1566条,经过药师干预后修改的不合理医嘱1 089条;分别提取2012年3月及9月所有不合理医嘱,按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用法不当等进行归类分析;对2012年1月至10月的医嘱修改率进行统计,得出干预前后的平均修改率。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依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3]等相关规定、药品说明书及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对审方药师登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和统计。运用公式计算不合理所占比例及医嘱修改单,不合理占比(%)=不合理医嘱数/审核医嘱数×100%;医嘱修改率(%)=医嘱修改数/不合理医嘱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2。PIVAS出台干预措施后,临床医生开始警惕不合理医嘱的危害,认可了药师审核医嘱的必要性,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积极的修改,医嘱平均修改率由干预前的58.68%,提高到了干预后87.99%。

表1 2012年1月至10月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情况

表2 2012年3月至9月不合理医嘱类型分布情况

2.2 干预措施分析

2.2.1完善内部

做足审方准备:为了方便审核医嘱,对我院所有静脉输注药物的说明书分系统收集起来,提取每张说明书中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供审方药师随时查阅,效果很好。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嘱审核工作,提高药师处方审核的能力和把关意识,审方药师需要不断地加强培训和职业教育,调整药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有关药物应用的最新进展,提供药物新信息[4],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服务。

善用沟通技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为药师审方工作带来诸多方便。发现不合理医嘱时,应及时与责任医生进行沟通,听取对方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取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实现知识互补,共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5]。如果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意见,审方药师仍然应当保持礼貌,马上请示上级主管药师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6]。

发布药学讯息:积极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工作。收集现有的药品说明书编写成《处方集》,供医生用药参考;每季度出版1期药讯,不定期地发放一些简讯,为医生提供药物安全信息、合理用药信息及医嘱干预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分析等[7];医嘱审核药师定期对不合理静脉用药医嘱进行汇总,写成分析报告,刊登在医院药讯上,加强对医生、护士的用药宣传,以减少用药错误;定期举办合理用药学习讲座,由临床药师为患者、医生和护士提供药物信息及合理用药咨询。

培训临床药师: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临床药师小组,科室制定详细的临床药师培训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科,分专业下临床重点培养[8]。临床药师参与科室查房,参与科室用药分析,逐步开展临床会诊工作,如有不合理医嘱可当场与临床医生沟通,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提出适当的建议,切实融入到临床治疗一线当中,真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2.2.2联合临床

联合临床科室对新入职医生进行合理用药再培训。药物品种繁多,新药、特药层出不穷,临床医生用药经验不足,对新药信息了解不够[9],个别医生只注重药物适应证,而忽略了药物药动学特点、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知识[10]。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新药品、新知识、新技术,以准确指导临床实践。定期组织药师与医生联合学习、交流,不断拓宽合理用药的知识面,不仅保障好临床用药,还能为临床用药把好关,使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临床用药工作做好。

2.2.3行政干预

拥有健全完善的制度并强化落实,才能保障合理用药的推行[11]。我院药学科联合医务处成立了“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立健全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并配套建立监督措施。每月定期对全院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对拒不更改的医嘱进行讨论,累计三次不合理使用药品的科室人员,医务处予以通报批评,累计五次以上医务处予以限制处方权。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利益观,

2.2.4软件支持

加强临床用药自动化信息服务。目前药品信息量非常大,单凭记忆难以掌握[10],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是一种根据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开发的计算机数据库,可实现医嘱审查和医药信息查询,帮助医生、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即时、有效地掌握医药知识,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PASS系统嵌入医生工作站,在医生下达医嘱时进行实时监测,在医嘱未提交前即提示监测信息,指导医生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及时修改,可避免大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比例,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促进合理用药[12]。

2.2.5规范说明

现行中西药说明书中都存在用法、用量不详细,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等缺乏研究资料的情况,药品说明书滞后于临床发展是必然的。加之有些药品说明书很不规范,表述含糊,缺少药品配置的注意事项、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等内容,无疑都增加了药师审核医嘱的难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快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化进程,充实完善缺失项目,统一药品说明书中的内容,使之能准确、全面地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指导[11]。

3 结语

医嘱审核工作是一个不断完善并形成新的合理用药规范的实践,PIVAS通过对医嘱审核的干预,避免了不合理用药,减少了药害事件的发生,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又增加了一道保障,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拓展了药学服务的内涵[1]。我院PIVAS对临床医嘱的干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产生,得到了各科室的认可和支持,医嘱的开具也逐渐规范,但是PIVAS在我院开展时间不长,仍有个别医嘱无法与临床应用取得共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上官斌,程晓军.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608例不合理医嘱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1):4 195-4 19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8,373-381.

[3]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7-63.

[4]徐雪梅.药师参与病区医嘱审核的体会[J].医药导报,2005,24(10):967-968.

[5]李玉堂,李炎丹,杨昌云,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审核要点及建议[J].医药导报,2011,30(5):665-667.

[6]闫美兴,柳 波,张七妹.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干预对我院普外科不合理静脉用药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2):2110-2112.

[7]郝立志.门诊564例不合理处方干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6):566-569.

[8]张 伟,孙庆宇.临床药师干预前后门诊不合理处方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242-243.

[9]黄 晨,吴瀛达,鲍仕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审核情况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9):1094-1095.

[10]常 瑛,赵培西,田 云,等.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0):954-956.

[11]刘贵银,徐 魁,常广金.加强不合理用药针对性监管提升合理用药水平[J].中国药事,2012,26(9):964-966.

[12]吴汉斌.我院医嘱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审查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20):42-43.

猜你喜欢
医嘱不合理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