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间管理制度优化实践与体会

2014-05-04 02:53
中国药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消毒液手套消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医院药品调剂的新形式,是保障住院患者静脉给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PIVAS是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菌药物等静脉用药的调配[1]。我院PIVAS从2009年9月开始运行以来,承担着39个病区的静脉用药调配,日均配置量约5 000余袋,在配置间的万级层流和操作台局部百级层流环境下,严格执行PIVAS基本流程的基础上不断持续改进,避免配置和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药物不良事件,加强配置间管理,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在此简要介绍我院通过优化PIVAS配置间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与体会。

1 优化配置间管理制度的措施

1.1 操作制度

操作前:在调配操作前30 min,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台净化系统,由值班员于6:00开启。配置组长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室温控制于20~25℃、相对湿度在70%以下、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并记录签名。配置人员更换专用洗手衣服及专用鞋,按六步洗手法清洁消毒并烘干。配置人员配置前必须戴好一次性口罩、帽子,穿戴好洁净防护服、三层手套(戴手套之前用快速消毒液消毒手,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台加戴N95口罩及防目眼镜,不得戴饰物,不得化妆进入洁净间。每日操作前,应使用75%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柜顶部、两侧及台面,顺序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消毒,B2型生物安全柜操作前擦拭两外侧壁上的新风入口(不要用过多的酒精,防止产生酒精蒸气)[2]。生物安全柜前窗不可高过安全警戒线,否则操作区域内不能保证负压,可能会造成药物气雾外散,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或污染洁净间。

操作中: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批次、药名、规格、数量、剂量、配伍禁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打开安瓿时,应在层流洁净台侧壁,避免对着高效过滤器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若不慎喷溅应及时擦干;清洁、消毒过程中,也不得将常水或消毒液喷淋到高效过滤器上,一旦被弄湿,很容易产生破损及滋生霉菌。对于不是整包装使用的溶剂或针剂,配置人员在配置时必须请另一人准确核对使用剂量,并由核对者在输液单每个药品信息项逐一打勾,并由成核人员校对签章,方可冲配。操作时每完成1袋液体的配置,应及时收回成品框,以免反复冲配,严防差错发生。每30~60 min更换手套1次(细胞毒性药物每30 min更换手套),如遇有手套破损或手套沾污,应及时更换。每完成1个品种的配置或有药液溅出,都必须清台,台面、成品框残留玻璃碎屑要及时清除,防止划破液体袋,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操作中,配置人与成核人可适当角色互换,减轻配置人员的劳动强度。每冲配完1批液体查看是否有遗留药品未配或未传出窗,并及时清台;配置时如成品框装满,应及时外传,防止积压。配置台面尽量以100 mL 8袋、250 mL 6袋、500 mL 4袋来放置。同种药品、液体每加5袋左右更换注射器1次,并时常用75%乙醇喷洒手套。冲配时,应注意药品的稳定性和相溶性,如还原型谷光甘肽、头孢米诺等应最后冲配,避光药品冲配结束后应及时套上遮光袋。

操作后:每日冲配结束后,应当及时清场,先用蒸馏水清洁,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顺序同操作前);B2型生物安全柜应打开回风槽道外盖,先用蒸馏水清洁回风槽道,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为防止生物安全柜回风槽生锈,清台布应拧干,清洁后将回风槽上翻吹风,待关风机归位。脱手套后必须洗手,特别是配置化疗药物后应及时洗手、出仓后洗澡更衣。各种废弃物必须每日及时处理,配置化疗药物后,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意外暴露,针头和针筒应完整丢弃,配置完毕及时套上针帽;纱布、衬垫、手套、N95口罩等非锐器物应放入密封的双层细胞毒废物垃圾袋内并有醒目标识[3];接触化疗药物以外的区域,应先脱去外层手套再进行清台,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防护服要每日清洗,每人每日按配置台序号轮流放入洗衣机清洗1批,中班配置人员负责洗第2批,其余由保洁人员负责;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防护服,应先浸泡消毒后清洗。紫外线启动期间,配置人员应离开配置间;应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用95%乙醇轻轻擦拭。

1.2 一般制度

配置间二更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纸皮箱不能带入配置间。生物安全柜3个侧面下缘为回风口,台面外缘10 cm处既是回风口也是新风的入口,此处不应摆放任何物品,保证风口的流通。未拆包装的注射器不要放在配置台面上,已拆用的注射器闲置时应垂直倒立于台面内侧。跟班、进修、实习人员带教由各班次老师具体负责,配液组长起监管作用。

1.3 卫生工作制度

日清洁消毒制度:对于器材清洁、消毒,清台时配置人员用75%乙醇擦拭消毒、清洁不锈钢设备、层流操作台面及两侧内壁、酒精喷壶,成核人员负责治疗车、椅凳、传递窗门、把手及内壁6面、控制面板、门把手二更台面的擦拭消毒。空安瓿回收桶的垃圾袋应每日更换(双层黄色垃圾袋),溅出的污渍应及时处理干净,由成核人员负责。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防目眼镜应用中性肥皂水清洗,不得使用任何化学溶剂消毒液消毒镜片,待风干或干净的棉布擦干。为防止配置时手受伤另加戴布手套者,应于每日配液结束后自行用肥皂水清洗、晾干,不能带出净化区。每日配液结束,砂轮用完后,先用流动水冲洗,晾干,再浸泡于75%乙醇缸内消毒,每周二、周五由配液组长负责更换消毒液、缸。每周二、周五将酒精喷壶清空,酒精纱布擦拭,晾干,置操作台上紫外线消毒,由配置人员负责。

地面清洁、消毒:先用常水清洁地面后,再用消毒液擦洗、消毒地面,由保洁人员负责。消毒液定期轮换(5%84消毒液、20%金星、健之素片),使用前现配现用。工作时必须戴厚口罩和防护手套;拖把拧干后,倒挂于洗涤间墙壁的钉子上。

1.4 周清洁消毒制度

配置台的回风槽垫单周一、周四更换(除化疗台外),由配置人员负责。每周一网套及护士好帮手由配液组长负责传出,保洁员清洗、消毒,晾干。每周二、周五由保洁人员清洗洁净区专用拖鞋。每周一使用吸尘器内的安瓿碎片由配液组长清理,晾干备用。

2 效果

优化前后配置间消毒灭菌情况见表1。

表1 优化前后配置间消毒灭菌情况比较

3 体会

由表1可见,在持续实现净化的环境中,洁净空气、生物安全柜、酒精喷壶、洁净室内门把手、配置人员手部的细菌监测结果均合格。因此,优化PIVAS配置间管理制度,可最大程度地保证静脉用药的无菌性,防止微生物污染,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了PIVAS安全、优质服务。

配制间环境不达标、操作不规范是导致静脉用药物污染的主要因素[4]。应充分重视微生物污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可通过环境与环节的控制加以预防,通过优化配置间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水平,大大降低配置间环境的污染及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面对工作量巨大、责任风险大的压力时,如何保障PIVAS的运行质量并确保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优化配置间工作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8.

[2]修建平.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安全配药的实践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1(1):77-78.

[3]吴莹芳,郑群英,周金花.静脉化疗药物配置中的职业防护[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8-80.

[4]陈红燕,韩庆福.我院建立PIVAS的实践及体会[J].中国药业,2011,20(2):53-54.

猜你喜欢
消毒液手套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棉手套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84消毒液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消毒,大头有话说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