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赤字,谁来买单?

2014-05-08 06:12曾申申
世界环境 2014年5期
关键词:买单赤字足迹

生态赤字,谁来买单?

The ecological deficit, who will pay?

“赤字”通常代表亏损、超支、入不敷出,人们最常听到的就是“财政赤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近日公布:地球超载日从2000年的10月1日提前到了2014年的8月19日。地球生态超载日(Earth Overshoot Day),又被称为“生态越界日”或“生态负债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

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与消耗的有效工具。通过将生态足迹与地球的资源可再生能力(即生物承载力)做对比,可以追踪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按照全球足迹网络(GFN)的测算,人类只用了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就花光了2014年地球整年的生态足迹“预算”。那么也就意味着,今年我们的地球生态又出现了赤字,而且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生态赤字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大,这不禁让我们担忧,谁来为这项千秋万代的生态赤字买单?

回顾1961年,人类一年只消耗大约2/3的地球年度可再生资源,大多数国家还有生态盈余。然而随着全球消费及人口数量的逐年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超过了地球资源再生的能力,1994年的地球超载日为10月22日,2003年提前到了9月20日,2014年为8月19日,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已经远远超越了地球生态的临界点。2012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每年消耗着1.5个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且到2030年之前将达到2个地球。在生态系统开始退化并可能崩溃之前,生态超载只能维持有限的时间。如果我们继续采用这种“吃老本”的透支方式来维持当前的资源需求,恐资源耗尽之日,便是“秋后算账”之时。

生态赤字的主要后果就是气候变化——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吸收能力。生态超载必将导致森林萎缩,渔业资源衰退,土地退化,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大自然是人类安居乐业的基础,而我们过度地消耗地球上的有限自然资源,必将导致生态失衡,人类终将难逃灭亡厄运。

而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过度增长以及人类的过度消费。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生态足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尽管现在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大大低于欧美国家,但已经是其自身生物承载力的2.5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2.5个中国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需求;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已高居全球首位。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经济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带来的双重压力。WWF中国首席项目总监李琳博士指出,“中国人亟需从现在开始改变消费模式,适度消费,减少浪费,选择资源节约、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标准的产品。”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上升,洪涝、风暴潮、飓风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曾经的“印度洋海啸”、我国的“汶川地震”、还有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害——“卡特里娜飓风“、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以及近日各地的暴雨、旱灾,马达加斯加的蝗虫肆虐……我们正在收到生态讨债的不断警告,越来越多的政府官方数据显示,自本世纪以来,全世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已达2500亿美元之多。正所谓“自作自受”,人类最终要为自己的挥霍买单!

只是“地球不仅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更是从我们的后代那里借来的”。如果对地球资源的使用持着“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野蛮态度,无异于走上一条断子绝孙之路,我们总要留一点资源给自己的孩子们……

文/曾申申

插画/宋柳

猜你喜欢
买单赤字足迹
成长足迹
足迹
我要试一试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必买单品就是她!
春的足迹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