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271长8油藏动态监测应用效果评价

2014-05-10 15:10姚莉莉马晓文王玉珍孙丽惠王继文
石油化工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井次试井水驱

姚莉莉,马晓文,王玉珍,孙丽惠,辛 娜,王继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刘峁塬长8油藏整体总体为一西倾斜坡,同时由北向南地层逐渐抬升;构造起伏较小,油藏北部以江29-49-江29-50-江24-51为界,地层相对凹陷20~30 m左右。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在局部形成起伏较小、轴向近东西或北东向(隆起幅度10~30 m)的鼻状隆起。该区长8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为主,河道主体宽度2~3 km,砂体厚度5~40 m。平面上呈西北至东南条带状展布,沿分流河道展布方向砂体连通性好,平均油层中部深度2 593 m,平均孔隙度为8.66%,渗透率为0.39 mD,主要含油小层为长81。

1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储层裂缝及非均质性的影响,姬塬油田耿271区在4年多的注水开发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主要问题:

(1)采油速度慢,地质储量采出程度低。目前地质储量采油速度只有0.6%,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只有2.27%。

(2)储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主向水淹井较多,产能损失严重。裂缝侧向油井水驱受效状况差,单井产能低。储层受天然裂缝发育,耿201、耿269单元水驱优势方向沿裂缝水淹方向,主向井压力高于侧向井,其中17口水淹,损失产能27.4 t。

(3)实施堵水、沿裂缝强化注水等技术,效果不明显。

(4)因裂缝性水淹,局部井网控制储量失控,剩余油富集。区域井地-ERT显示,因裂缝性水淹,导致水驱方向延裂缝发育方向,剩余油在裂缝侧向及局部富集。

2 动态监测方案执行情况

近年来,针对耿271区对裂缝发育主向井水淹,侧向油井不见效、平面压力分布不均、层内、层间矛盾等问题。加强压力监测、吸水剖面测试工作,提高对平面压力分布状况、吸水剖面的认识,同时对见水井安排示踪剂及水驱前缘测试,为下步平面、剖面调整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表1 耿271区2013年动态监测工作量统计表

3 测试资料应用效果

2013年,耿271区系统性的测试成果有效地指导了油田开发调整。全年应用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田生产现状共新增分注30口、剖面治理25井次、注采调整82井次、措施挖潜12井次、剩余油挖潜1口、累计增油0.9万吨。

3.1 试井资料的应用

试井在评价油井产能、求取地层参数、评价油水井措施效果等方面具有其它监测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试井可以促进对油藏的更深入地认识,更到位的精细注采技术调整等,从而达到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1.1 利用油藏压力测试资料指导油藏注采调整 利用试井资料大力开展精细注采调控,研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开发技术方案,通过精细注采调控,平衡注采,减少平面矛盾。主要原则是:针对高压区,采取温和注水或降低注水强度的方案,避免油井过早见水水淹,使油井生产状态保持平稳;对边部及低压区等未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区域实施加强注水,提高区块油井的见效程度。

2013年耿271长8油藏在注水调整上坚持以“宏观上整体强化与微观上精细调整”的技术开发思路。认真落实执行分区域开发技术方案,2013年共利用压力测试资料,实施注采调整10井次,其中强化注水7井次,弱化注水3井次,对应油井65口,见效油井13口,日增油3 t。

3.1.2 利用试井解释成果指导油井措施选井 在长期的试井资料应用中,总结了一套适合油藏增产措施的试井解释相关参数优选措施判别标准,利用此标准进行措施选井,最大程度保证措施效果,提高经济效益。2013年应用试井解释资料(表皮系数S、井底完善系数、裂缝半长Xf),结合油井的生产动态情况,利用试井资料指导措施挖潜,极大地提高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率。2013年利用试井资料实施油井措施6井次,有效6井次,其中重复压裂1井次,暂堵压裂1井次,体积压裂4井次,目前日增油11.7 t,累计增油1 149 t,效果显著。

3.2 注入剖面资料应用

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是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依据,可以准确地判断注水层吸水状况,分析各油层吸水是否均匀、地层注采对应性、油层注水有效性,监测注水井筒管串、工具是否工作正常;连续的吸水剖面监测,可以清楚地反映油层剖面吸水变化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调控措施,达到改善水驱状况、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3.2.1 应用吸水资料评价水驱状况 通过吸水剖面测试可以准确地判断储层的吸水状况,连续的吸水剖面监测,可以清楚地反映储层剖面吸水的变化和水驱状况,并根据资料,制定针对性的调控措施。

表2 刘峁塬采油作业区2013年注采调整效果统计表

表3 刘峁塬采油作业区2013年应用动态监测成果措施效果统计表

表4 耿271长8油藏注水井剖面吸水状况表

耿271区截止目前测试42口井平均单井吸水厚度由9.3上升到11.2 m,水驱动用程度由80.5%上升到81.6%,可对比井吸水剖面11口,平均吸水厚度由10.5 m上升到10.9 m。整体水驱状况稳定,均匀吸水比例由65.4%下降到64.3%。其中完成吸水剖面中7口尖峰状吸水,6口指状吸水,2口部分层段不吸水,27口均匀吸水。油藏整体水驱动用程度有所上升,但均匀吸水井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水驱状况较为稳定,水驱指数略有上升,由3.65上升到3.87,存水率保持平稳,维持在0.95。

3.2.2 应用吸水资料,实施剖面治理 针对注水井剖面水驱动用程度低,剖面吸水不均,积极开展注水井剖面治理工作:(1)对裂缝线含水上升动态特征明显的井实施化学调剖;(2)针对层内隔夹层发育,多段吸水但吸水不均的井,积极开展分注,精细小层注水,提高小层水驱动用程度。

化学调剖:针对油藏高渗区和裂缝发育区整体实施化学调剖,2013年1-8月完成化学调剖井4口(江68-25、江 32-51、江 30-51 和江 50-33),调剖对应井27口,见效井2口,累计增油 45 t,累计降水56 m3。江32-51调剖后存水率由0.86上升到0.95,水驱指数由4.46上升到6.04,江30-51调剖后存水率由0.52上升到0.54,水驱指数由4.29上升到4.47。

3.2.3 应用吸水资料,实施注水井分注 对于多层合注的注水井,根据注水井吸水剖面资料,发现层间矛盾,指导分层注水的实施,改善吸水状况,提高驱油效率。耿271长8油藏剖面吸水不均,局部油井点状见水等问题突出,为均匀剖面水驱,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通过精细注采对应关系分析,计划实施层内分注40井次。本年度累计完成25井次,目前分注井组整体生产动态稳定,单井日增油0.27 t。其中测试可对比井吸水剖面3口,单井吸水厚度由13.1上升到14.7 m,水驱动用稳步上升。

3.3 井间、区域监测测试资料应用

通过示踪剂测试、井-地(ERT)水驱前缘测试、井中微地震监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认识油藏平面水驱规律,指导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

3.3.1 示踪剂测试资料应用 井间示踪技术可以了解井间注采油层的连通状况,注入水各方向的推进速度,高渗透水淹条带的分布方向、位置情况等,为注水井的调剖和封堵大孔道提供比较确切的地质依据。

表5 耿271区2013年分注井吸水效果统计表

表6 江56-31井组注采调整效果跟踪表

2013年8月15日,在江56-31井投加尿素,随后对周边12口井的示踪剂产出情况进行跟踪监测。10月25日结束监测,分析样品数量852个,江55-32、江55-33见到示踪剂。经过数值分析,拟合计算得到了高渗层的渗透率、厚度、孔喉半径等量化数据。从监测结果来看,储层较注水初期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注水分配相差较大,江55-32相对注水分配率较高,为94.61%;江55-33相对注水分配率较低,为5.39%;江56-31主要见剂井为江55-32,存在较大厚度、较大渗透率的高渗带。江55-32井的来水以注水为主。江56-31至江55-33存在程度较弱的微裂缝。根据测试结果,11月2日对江56-31井弱化注水,配注由23 m3下降到18 m3,目前注水井组江55-32和江56-32含水下降,其它油井生产平稳。

3.3.2 井-地(ERT)水驱前缘测试资料应用 耿271单元油水井动态特征与井地-ERT监测结果表明,井组水驱前缘测试发现水驱前缘波及面呈不规则的长条状,水驱主流方向较为明显,基本上都呈东-西走向,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侧向,呈长条状分布。

2013年为落实耿271区注水推进情况,在江46-37—42-37水淹带侧向110 m处实施检查井江43-371。该井9月4日开钻,9月15日完井,钻井无异常,取芯17 m,褐灰色油斑12.7 m,油迹3.2 m,无水洗现象,表明裂缝侧向剩余油富集。

3.3.3 井中微地震监测测试资料应用 井中微地震监测可以确定裂缝分布的方位、长度、高度及地应力方向等地层参数。压裂时形成裂缝,裂缝扩展时,必将产生一系列向四周传播的微震波,微震波被布置在井周围的监测分站接收到,进而确定压裂过程中裂缝参数。为了较好地评估江62-28井的水力压裂过程中的破裂发生和发展状况,较好地评估压裂效果以及为了优化工艺参数和缝网系统,江62-28井的压裂微地震井中监测工作,监测结果缝网高度在压裂段上下都有波及2 609~2 639 m(测深),缝网北东侧较发育,西南侧欠发育。

图1 井中微地震检测图

4 认识

现阶段,耿271区主要以消减裂缝性油藏三大矛盾、延长中低含水采油期为目的,在监测方面以满足油田开发技术支撑为测试主要方向。

(1)针对油藏矛盾做好动态监测方案的整体设计,是测试成果有效指导油田开发的前提。

(2)测试资料的应用往往需要多种测试成果指向同一个目标,多种资料相互验证、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与动态较为符合的结论。

(3)针对油藏开发需求,进一步提高特殊区域吸水剖面测试技术攻关力度。目前油藏开发管理逐步趋于精细化,为了实现“六分四清”开展了细分单元、细分层系开发,对于物性较好的层段实现低注入量温和注水。

[1]张庆生,张文昌.国产SGI-10型高含硫天然气焚烧炉在普光D401-1井试气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11,(7):94-96.

猜你喜欢
井次试井水驱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抽油机井躺井中高温高矿化度治理技术
抽油机井躺井中高温高矿化度治理技术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黏弹性聚合物驱油藏渗流规律及试井模型探讨
反褶积试井技术在计算低渗储层渗透率中的应用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大港采油一厂合理优化举升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