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油田池46区长8油藏见水机理及治理对策

2014-05-10 14:35苏小明刘春林纪耸峰吕勇胜
石油化工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韵律含水物性

苏小明,刘 可,刘春林,纪耸峰,张 波,吕勇胜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池46长8油藏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从沉积上看,油藏中部和北部位置为河道中央,沉积厚度较厚,油层厚度17~20 m,油层东部和南部属于河道侧缘,厚度在10~15 m,泥质含量增加,达到15.71%~15.78%。高于中部的14.69%。由于沉积过程中河流多期摆动,造成油层中部隔夹层发育,厚度在0.5~1 m,渗透率极差较大,中部为2.41,北部为1.71。突变系数中部明显高于其他各区块,达到0.29。

1 油藏分区见水特征及原因分析

根据流动单元划分依据首先将储层进行沉积分层,在沉积分层的基础上,再按岩石物理特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一般用孔隙度、渗透率、厚度、有效厚度、泥质含量、流体饱和度、沉积构造及岩石颜色等对储层进行划分。将池46区块划分为北部、中部、东部以及南部,各部位在物性和生产动态上均有明显差异。

1.1 油藏北部吸水剖面与沉积韵律相反,油井零星见水

油藏北部见水特征为零星小幅见水。油藏北部在所有区块里面物性最好,有效厚度平均20 m,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极差1.71,变异系数0.17。该区沉积时位于河道中央,除边部外厚度均匀,隔夹层不发育。油井投产初期产量较高,平均日产6.5 t。经过5年注水开发,油藏油井已基本见效,从区块见水特征来看:平面上表现为零星见水,零星分布于北部各个位置。从油井见水剖面上看: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幅度不大,一次见水通常从10%上升至40%左右,持续稳定,注水可控。

见水主要原因为注水井下段吸水,单层注水强度过大造成局部注水突进。池46长8油藏北部自2011年至今投注水井34口,测试吸水剖面显示剖面吸水不均16口,占总井数47.1%,主要是下段吸水强度大,上段不吸水或微吸水。其中,表现与沉积韵律呈现反向特征12口,占剖面下段吸水75.0%。通过对北部2口水井测试相关流量同样显示下段吸水较强,而上端弱吸水。而北部沉积韵律主要为均值韵律与反韵律,根据物性特征主要吸水状态应较为均匀和上段吸水较高。

表1 池46区油藏分区域储层物性对比表

造成这种与沉积韵律相反的吸水特征的主要原因为:(1)注水重力分异作用,下段注水压力略高于上段,造成下段吸水好于上段;(2)注水井管柱下入过深,由于注水井在日生产中,为了减少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遇阻问题,油管下入水井中通常过射孔段,造成注入水需从套管向上返时才能注入上段,从而需要克服重力作用,造成上段吸水较弱;(3)物性差异影响,虽然剖面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整体均值性较好,整体均匀,但从密度曲线以及感应电阻率曲线上看仍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为下段电阻率高于上段,下段物性相对较好的特征。

图1 池46区井组含水率与注采比、累计注采比关系图

图2 池46区中部油井含水与注水强度关系图

图3 池46区中部油井含水与采液强度关系图

1.2 油藏中部夹层发育,非均值性强见水加剧

油藏中部见水特征主要表现为由点到面的范围见水。该部位虽然物性较好,平均厚度18 m,但非均值性较强。渗透率极差2.41,变异系数0.29。沉积时期该区河道多次摆动,造成中部夹层发育。夹层分布频率较高但厚度较薄,平均为0.5 m。由于区块整体超前注水,能量较高但非均值性较强。造成部分油井投产即见水。从2010年至今,油藏中部见水井比例已达到63%。见水后油井含水上升幅度较高,初次含水上升即从10%上升到50%~60%,然后短时间内上升至100%。

见水原因主要为储层非均值较强。通过对油藏中部含水上升率与注采比和累计注采比关系统计得出,与注采比无明显相关性。同时含水上升率与水井注水强度呈直线相关性,和采液强度呈指数相关性。主要见水区块与采液强度在平面分布上具有良好的吻合度。而造成油井采液强度过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油井生产参数过大,主要由油井物性以及和水井对应情况决定。

通过对油藏中部物性研究分析表明:油藏中部储层主要分布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两者交替分布,即便是在同一个井组同时分布反韵律、复合韵律。曲线形态主要表现为漏斗形与钟形,同时还存在部分箱形。和水井组合结果复杂。通过对见水井剖面对比结果,油井见水主要原因井组内物性差别为:若复合韵律对应反韵律或复合韵律易见水,即油井中部物性较好对应水井上段物性较好或同样也是中部好时,油井见水加快。再从井组见水时间上来看,复合韵律最先见水,然后为均值韵律和正韵律,反韵律见水时间最慢。

1.3 油藏东部物性差导致注水突进严重,油井见水

油藏东部见水形式主要表现为井组内注水单向突进,东部整体开发水平较低,油井平均产量维持在1 t水平。物性较差起主导作用。该部位处于河道边缘位置,河道多期摆动影响该区隔夹层发育。局部发育鼻隆构造,构造差异大。渗透率极差达到2.61,隔夹层密度0.53,变异系数0.22。受物性影响,该区块油井见效缓慢,见效周期超过16个月,远高于油藏中部4~6个月。隔夹层发育导致井组内注水单向突进,含水上升,井组内其他油井则长期不见效。

2 治理对策及效果

2.1 改善水井平面非均质性,水井堵水调剖

由于油层平面非均值性由油藏沉积时形成,后期改变其物性比较困难,目前有效的主要措施手段是通过堵剂堵水来实现。但是堵剂体系的选择以及堵剂的适用性成为堵水效果的关键。从2010-2013年,从最初的设想封堵裂缝到目前的空隙性堵水;从单点堵水到区块堵水;再从水井堵水到油水井双向堵水。通过调整堵剂体系调整段塞组合,实施先侯凝后驱油,防止了驱油剂对主体段塞的过早冲刷。以先试注后分析再确定施工浓度;确保施工合理有效,防止压力提前爬升。针对地层情况水驱流向改变剂由小颗粒改为微颗粒。通过化堵前、化堵中压降测试,分析地层吸水能力,调整堵剂浓度;施工压力不能超过该井组干线注水压力,确保化堵后正常注水;堵剂用量根据油井效果调整堵剂用量。

通过2012-2013年化堵,油藏全年含水上升率控制在1.1%左右,相比2012年的2%下降了0.9%。油藏存水率从2012年底0.68缓慢上升至0.72,水驱效率提高。油藏含水上升趋势减缓。化堵井组整体含水呈下降趋势。

2.2 平面调整,抑制单项突进

对于油藏中部见水严重区域,通过降低地面参数,平面控制采液强度较大油井12井次,控制采液强度在0.6 m3/m·d以下,均衡平面采液等措施,抑制注水井单向突进。虽然在控制初期损失油量达到12 t,但有效延长油井低含水生产时间,通过抑制的低含水井组含水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同时通过抑制高含水采液强度,在平面上促进井组内其余油井见效,见效油井13井次,井组液面整体回升,日增油8.9 t,累计增油348 t。井组内油井产量基本恢复到控制以前,效果较好。

2.3 局部弱化注水,让油藏受注水控制

通过近4年的开发经验,由于池46区块井距较小,超前注水、地层能量高,油井见效周期4~6个月,由于油藏中部非均值特性,见效后见水矛盾为该区开发主要矛盾。所以对于油藏见水区域持续弱化开发注水技术,注采比持续维持在0.7~0.8。在见水矛盾大于递减矛盾的情况下,弱化注水防止油井见效见水。2013年见水损失产能35 t,产量下降影响25 t,合计影响60 t,相对2012年油藏中部仅见水损失产能45 t,见水井从2012年22口井下降至18口,整体含水上升趋势减缓。

3 结论与认识

(1)油藏北部主要分布正韵律,造成下段吸水较好,通过常规措施难以达到改善上端吸水状况。通过注采调整减缓上升速度,延长油井低含水生产时间。

(2)油藏中部见水主要原因为采液强度和注水强度,均为可控因素,通过对采液强度控制在0.6 m3/m·d以下,能有效减缓含水上升速度。

(3)油藏中部非均值型强,变异系数高(0.29),井组见水周期差异,通过化学堵水,能够有效缓解剖面吸水状况,达到均衡水驱,降低含水的目的,建议油水井双向实施,措施效果较好。

(4)在油藏储层物性主导油藏开发规律的情况下,通过油藏平面上调整,剖面上治理相结合,不断双向调整减缓油井含水上升。

[1]黄琼.姬塬油田池46井区长8油藏2010年开发方案[G].西安: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2010.

[2]李道品.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关键和核心[J].低渗透油气田,2006,(3):1-7.

[3]闵琪.低渗透油气田研究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韵律含水物性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