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4-05-14 04:16张顺
成人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对策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分布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之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其职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缩小我国城乡差异的有力措施,是解决我国“民工荒”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其利益相关方在利益方面的冲突引发了大量的问题。基于此,主要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利益相关方;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4-0033-02

【收稿日期】2013-12-29

【作者简介】张顺(1981-),男,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雕塑、环境景观设计。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利益相关方及其相关问题分析(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利益相关方简析

农民工、培训机构、企业以及政府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各利益相关方。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践中,企业以及政府是其主要的投资方,农民工在其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培训的对象,而培训机构则承担提供培训课程的功能。在利益相关方中,政府、农民工以及企业是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相关问题分析

1.企业的投入意愿低

企业是农民工的雇主,同时也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直接受益者。经过培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得到提升,成为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具有知识技能的合格工人,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率都得到大幅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它承担着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的社会责任。但在实际中,企业并未有效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使政府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定了相应的补贴办法,但企业对培训的投入意愿仍然不高。

2.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意识不强

由于本身的经济条件所限,农民工对自身以及未来的定位不明确,加之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所投入的时间以及精力较多,增加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成本。同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会占用他们大量加班赚钱的时间,从而使其收入减少。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了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不强。

3.培训方式、内容与实际脱节

培训机构在为农民工提供培训服务以及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时,忽略了农民工的主体性,而将政府作为其服务的焦点与对象,在这一错误认知的引导下,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方式以及内容不符合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导致培训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的产生。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探析(一)农民工流动性高,导致企业缺位

企业在其长期聘用农民工的实践中,已经走入了一种思想误区,即认为农民工是从事低层次体力劳动的廉价劳动力。这导致企业更换农民工的频率较高,农民工流动性较大,从而减少了其培训的投资回报率,极可能造成企业所不能承担的投资外溢问题。同时,企业认为通过增加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以及企业的生产效率、竞争力的作用不大,最终导致企业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意愿较低。

(二)农民工认识不足,导致其在培训中失位

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的主要驱动力,因此他们在做出各项决策之前,首要考虑的即是经济因素。而农民工的普遍薪资水平不高,他们为了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必然会选择长时间加班的方式获得额外收入,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仅会投入较多的机会成本,同时还占用了大量的加班时间,降低了其收入,这是农民工在培训中失位的最主要的因素。同时,我国城乡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资源缺乏平衡性,从而造成农民工的认知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即使农民工积极参与了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受认知水平的影响,长期坚持培训的人数也较少,从而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此外,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即使政府出台了许多关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优惠与补贴政策,但由于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使农民工对这些信息的接收水平不高。因此,导致了农民工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失位”。

(三)政府单方投入过重,导致其在培训中越位

在推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这一项目实践中,政府往往急功近利,出现了越位行为,使其在培训中单方的投入过大,从而实现了其角色的转变(监管者→购买者),从而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中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市场影响力遭到严重削弱,同时市场自行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也遭到削弱。

(四)企业与农民工参与度低,导致培训机构错位

由于政府的越位行为,使培训机构误将其作为培训的主要对象,从而使其提供的培训内容、方式、考核与评价指标皆以政府需求为导向,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际需求脱节,降低了农民工以及企业对这一培训服务的购买力。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作为主角的农民工以及企业参与度较低,就使培训机构在调整培训产品的过程中,失去了可靠的参考资料,使其培训服务的针对性更差,培训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提高,最终会使农民工以及培训机构两者被忽视的形势加剧。

三、解决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相关问题的思考(一)建立激励机制,强化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交流

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并根据企业特点与发展要求,积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全面推进企业升级。企业感受到升级的压迫感,必然会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来,并主动与培训机构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鉴定其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需要,为农民工参与培训提供费用支持,并通过获得合格的劳动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完成企业升级。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补助,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

企业与政府均需为农民工培训提供支持。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与政策,为其提供培训费用补助,使其无参与培训的心理与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大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力度,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同时,作为培训服务的提供者,培训机构要在开展深入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为其量身打造培训服务,使培训内容、方式等都满足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需求。

(三)政府明确自身定位,回归到监管者位置

在培训中,政府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扮演好“监管者”的角色,发挥其作用,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工与企业积极参与培训,并建立起与培训机构的对话机制,引导其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并留有充分的空间,发挥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政府的角色回归。

(四)加强第三方监督,强化信息交流

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企业与农民工要积极参与,从而转变政府成为培训服务购买者的角色,使农民工回归到服务购买者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来。政府与企业要加强对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服务的监督,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对话机制,加强三者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督促其提升培训服务的质量。此外,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培训内容与农民工的实际职业需求相符合,提高培训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盛立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8-94.

[2]陈翠玉,王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成因与对策[J].理论探索,2010,(5):100-102.

[3]马凯,潘焕学,秦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于供求框架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7):72-76.

(编辑/乔瑞雪)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基于公共管理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探讨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