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种企:从“想都不敢想”变为“不得不去想”

2014-05-18 10:18宋楚龄
种子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商业化种业福建省

◇李 珂 宋楚龄

福建种企:从“想都不敢想”变为“不得不去想”

◇李 珂 宋楚龄

福建省近期发布了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此举使得众多种子企业从“想都不敢想”转变为“不得不去想”。

育什么品种,不是听专家的,而要听市场的

“以前,由科研院所研发,但不负责推广,研发出来的种子不知往哪里卖,还得举办成果推广会。我们觉得不错的种子,就拿来推广。”福建省农科农业良种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仰星坦言,公司为国外种子公司做过品种代理,也卖过国内科研单位研发的种子,但自身一直没有研发能力,竞争力始终上不去。

“商业化育种的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育什么品种,不是听专家的,而要听市场的”,潘仰星说。

2012年起,公司开始担任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 “苦瓜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并和省农科院、福州市蔬菜研究所、莆田市农科所等组成育种创新团队。为了使育种目标更符合农业生产和消费者需求,公司连负责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都参与品种选育。

“我们看重商业化开发的前景,要求育成品种有明确的推广区域和市场定位。比如苦瓜,各地需求不一样,有的要耐寒,有的要耐热,有的要绿一点儿,有的要白一点儿。我们收集市场信息,以加强针对性和指向性”,潘仰星说。

目前大多数种企没有固定的育种试验基地,没有自有品种

“全省持证主营杂交水稻、玉米、蔬菜瓜果等的种子企业共有98家。这些企业并非以研发、育种为主要业务,从事的多为种子销售、配送等,具备自主研发新种能力的企业少之又少”,福建省种子总站种子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说。

2011年9月,我国新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新办法大幅提高了种子经营门槛。“这些硬指标,让福建种子企业感到压力很大。”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乐开富告诉笔者,水稻育种时间长、成本高,但目前大多数种企没有固定的育种试验基地,育种场所经常搬家,而且租金涨得厉害。

自有品种也是一道关卡。“新办法规定企业要有几个独立申报的品种,谈何容易?”福建金山种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华雄说,公司现在经营的品种权都是与合作研发单位共有,即使2013年开始以公司名义申请审定品种,也要3~5年才能满足自有品种这一硬指标。

政策的利好效应已初步显现,企业想生存、发展,就要用好、用足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政”推动下,不具备资质的种子企业会找靠山或抱团取暖。找靠山即寻求被大型企业兼并或控股,抱团取暖即通过合并重组以提升实力。“不进则退,良好的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乐开富说。

近年来,福建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此外,对于列入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省级重点种子企业的,省级财政将分别给予每年100万元和每年50万元的补贴资金;2011—2013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5 000万元,专项用于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重点扶持种业工程的基地建设、种苗繁育、技术集成、培训和推广。

“政策的利好效应,已初步显现。”潘仰星说,对种业而言,现在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种子企业想生存、发展,就要用好、用足政策。

猜你喜欢
商业化种业福建省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