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墒情总体适宜夏种夏管

2014-05-22 09:05宗和
中国农资 2014年25期
关键词:中农墒情夏玉米

据近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全国墒情状况总体较好。东北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应加强水肥管理,趁墒追肥。华北墒情总体适宜,应抢墒加快夏玉米播种。西北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可采用造墒播种、先播后灌等措施。西南及南方其他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应及时中耕除草,适时追肥。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应做好防洪排涝准备。

东北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6月上旬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墒情适宜,吉林西部、内蒙古阴山南北麓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应加强玉米水肥管理,水浇地结合灌水早追肥,旱地要趁雨施肥;覆膜马铃薯应及时查苗、放苗,以免高温烧苗,做好移苗补栽。水稻田应推广控制灌溉技术,并采取叠水、晒水池、延长输水渠道、浅灌等增温措施,预防低温冷害。前期降水少、整地质量不高、墒情不足的沙薄漏地应适时灌水,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低温春涝地块应提早中耕,提高地温。

华北总体墒情适宜,利于夏种夏管。6月上旬以来普遍降雨,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4%-88%,墒情适宜。河北中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局部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墒情不足。据天气预报,近期将出现较强降水,有利于缓解墒情不足状况。目前麦收基本结束,应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晾晒小麦,做到颗粒归仓。墒情适宜地块应趁墒抢种夏玉米、大豆等作物;墒情不足地块可采取造墒播种或先播后灌的方法,亩灌水20-30方,确保秋作物一播全苗。已出苗地块应加强田间管理,查苗补种,间苗定苗,覆盖麦秸麦糠,抑蒸保墒。降水或灌水后适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西北部分地区墒情不足。6月上旬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土壤失墒较快,陕西陕北和关中,甘肃陇中和陇东、宁夏中南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墒情不足,环比下降4-12个百分点。冬麦田应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晾晒,成熟一片收获一片,防止霉变,做到颗粒归仓;小麦收获后抢种夏玉米,做到应种尽种。墒情适宜地块趁墒播种,墒情不足地块造墒播种或先播后灌,争取一播全苗,将夏玉米播在高产期。春播田块要加强管理,及时查苗补苗,适时灌水追肥。

西南及南方其他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据气象预报,近期江南、华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洪排涝准备,雨后及时排涝降渍。旱地作物田块应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加快散墒,促进作物根系发育,防止因雨水过多出现倒伏。

(宗和)

■|中农控股农化服务知识大讲堂

漯河中农:圆满完成今年夏收夏种工作

日前,漯河中农物流有限公司积极组织,合理调度,圆满完成了近3800亩夏季小麦抢收和4300亩玉米播种任务。

为做好今年夏收夏种工作,漯河中农以工作动员会的形式,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安排,漯河中农在当地和跨区提前调动了大型农业机械100余台,并对农机手进行了上岗培训,制定了统一的收种标准,明确了各组作业区域,保证了夏麦收割和玉米播种工作的有序开展。据了解,漯河中农在夏收后对今年小麦收成进行了统计,丰舞981小麦平均亩产达到1170斤、矮抗58小麦平均亩产也近1000斤,与去年相比,产量大幅提高,丰收几成定局。

夏季小麦收割后,漯河中农及时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力条件,进行秋玉米抢种,由于土壤墒情较好,播种完毕后又遇小雨,玉米出芽率达到优良标准,为玉米秋季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中农办)

蔬菜也怕热防御有对策

夏秋高温季节,不仅人易中暑,就连蔬菜正常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防御措施如下:

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合理密植,使茎叶相互遮荫。与高秆作物间作,利用高杆作物为蔬菜遮荫。越夏番茄整枝时,在最上层果穗上留2-3片叶,以遮光防晒。甘蓝、花椰菜等结球后,摘取其外围叶片盖在叶球上,避免阳光直晒。瓜类作物结瓜后,可用草上边盖、下边垫,防止出现日灼和烂瓜。

以水降温。适时灌水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使气温降低1-3℃,从而减轻高温对花器和光合器官的损害。中午“热阵雨”过后,及时用井水串灌降温,可以改善菜田土壤空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防止蔬菜死苗。

根外追肥。在高温季节,用磷酸二氢钾溶液、过磷酸钙及草木灰浸出液、天达2116溶液连续多次进行叶面喷施,既有利于降温增湿,又能够补充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水分及营养。另外,甜椒用30ppm对氯苯氧乙酸溶液喷花,对高温引起的落花具有一定防治效果;番茄喷洒2000-3000ppm比久(B9)溶液、0.1%硫酸锌或硫酸铜溶液,可提高植株的抗热性,增强抗裂果、抗日灼的能力,用2,4-D浸花或涂花,可以防止高温落花和促进子房膨大。

人工遮荫。在菜地上方搭建简易遮荫棚,上面用树枝或作物秸杆覆盖,遮成稀疏的花荫,可使气温下降3-4℃。(王玉堂)

本版编辑:崔海涛 电话:010-63702682 nzzk2001@163.com

江南进入多雨时段北方麦区多阵性降雨

中期天气预报

未来一周(28日-7月4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华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总降雨量有80-150毫米,其中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200-240毫米。另外,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雨量分布不均,一般有10-30毫米,其中华北中部、东北地区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50-70毫米。

东北、内蒙古:东北地区大部和内蒙古光照较充足,气温正常,有利于旱地作物生长和水稻分蘖,发育进程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长势较好。

西北、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山东半岛麦收区出现1-3天阵性降雨天气,对麦收影响不大;但华北东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的大到暴雨天气对麦收不利。华北、黄淮东部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有15-50毫米,部分地区达50-100毫米,土壤水分得到补充,山西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前期墒情偏差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春播作物生长、夏玉米和夏大豆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但河南西部部分地区降水仍偏少,旱情持续。

江淮、江汉:周初,江淮东部和北部出现中到大雨,不利于一季稻移栽,夏种进度也受到一定影响。安徽中部、湖北东部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对夏播作物播种出苗、春播作物生长及一季稻移栽返青不利。

江南、华南:江南中南部、华南北部周内出现较强降雨过程,降水量达100-250毫米,对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早稻开花授粉较为不利,易造成“雨打禾花”,导致结实率降低,同时强降水对春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蔬菜和热带水果等的成熟采收不利。

西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为25-100毫米,对土壤增墒和农田蓄水有利。但农区大部日照偏少、雨日偏多,对正值抽雄吐丝的玉米正常授粉不利,且高湿的田间环境易诱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东北地区应加强旱田作物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适时追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一季稻区要加强稻田水肥动态管理,适时追施分蘖肥和晒田。

西北、华北、黄淮地区要抓住降水间隙,做好夏收的收尾工作,并注意抢晴晾晒,防止发芽霉变;已收获地区要注意趁墒播种夏玉米、夏大豆,确保夏播按时完成。江淮、江汉要利用有利天气适时播栽,加快夏种进度。

江南、华南地区要加强早稻田间管理,遇强降雨天气及时排水露田防涝灾,尤其要防“雨洗禾花”影响结实率;天气转晴后,应根据禾苗长势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结实率;同时做好晚稻播种育秧工作。

西南一季稻产区要做好稻田水层的控制,并视水稻苗情长势适当增施分蘖肥,促进分蘖。同时,各地要加强旱地作物、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保持沟渠畅通,防御暴雨洪涝灾害。

猜你喜欢
中农墒情夏玉米
北京中农金海纳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中农金海纳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加强土壤墒情监测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山河颂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