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民国读本:以儿童的眼光溯源小学语文教学

2014-05-26 15:13顾士伟
江苏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文学儿童教学

顾士伟

【摘 要】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代表的民国读本近些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热捧,而“民国读本热”背后的原因是因其奉献了儿童的文学,教材所渗透的理念是培养“文学的儿童”。面对“民国读本热”,我们一线教师应更理性对待,挖掘其蕴含的历久弥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追本溯源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为当下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国读本 儿童 文学 教学

近年来,以20世纪30年代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为代表的民国读本受到家长及部分教育者的热捧。学生爱读,学者推崇,媒体引发热议……一套语文教材如此受到好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公众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材是教育教学思想的物化体现,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决定了什么样的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民国读本热”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蕴含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是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次触动。虽然民国读本不具有现实普及性,不能完全取代现今教材,但它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却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挖掘、践行。

一、民国读本的教材特色:奉献儿童的文学

“细细的春雨比丝还柔。滑滑的道路像泼了油。满树海棠花戴起珠子,一朵朵默默地低着头。”这是课文《春雨》的内容。虽然短短的几句话但却隽永秀丽,读起来回味悠长,在《开明国语课本》中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课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叶圣陶特别重视《开明国语课本》的文学属性:“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从儿童周围开始,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渐拓张到广大的社会。与社会、自然、艺术等科企图作充分的联络,但本身仍然是文学的。”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奉献给儿童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作品,也就不难解释《开明国语读本》受欢迎的原因了。

1.从儿童本身出发,贴近儿童语言与生活。

接近于儿童的说话方式,切合儿童生活的内容,易于贴近儿童的心灵。作为教科书,它的受众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文章的语言和内容与儿童生活实践相联系,才更有生命力。统计《开明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共十二册四百来篇课文。有一半的课文内容都是与儿童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诸如儿童能体验到的校园生活、师生情谊、家庭生活等。而以第一人称的“我”“我们”或拟人的“我”为主语的课文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如《我们的学校》《一封电报》《母亲的生日》等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展现生活细节,渗透真情实感,拉近儿童与文本距离,容易促使儿童与文本产生共鸣。

2.洋溢开放的精神,靠近儿童思维与心理。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在思想上强调人本意识,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开明国语课本》一改中国传统教育向孩子灌输空洞道理的做法。放下居高临下的说教姿态,试图通过文本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接受教材中渗透着的公平、正义、自由、爱与被爱等最基本的价值观。课文没有“标准答案”,不只传达道理,更教给孩子探究的方法。洋溢着开放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真正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辨认外界的事物,使之真正养成具有自省能力、反思能力以及独立人格的个体。民国读本的这种开放自由精神,并不是真正放弃了社会伦理规范和道德操守,恰恰相反,它通过培养孩子自由开放的精神,潜移默化中践行着此前道德说教无法实现的教化重任。

3.文字插图相交融,亲近儿童兴趣与习惯。

文学作品应该透露出的是向美向善的审美宗旨,儿童文学作品更应考量儿童的兴趣和审美习惯。《开明国语课本》每课都配有插图,且课文内容和图画融为一体。丰子恺先生的画作简洁生动,或抽象或具体,契合儿童审美习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引发儿童阅读兴趣。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和内容”。对于形象思维发达而理性思维较弱的低年级儿童而言,如何让课本首先呈现出鲜明的形象,是吸引学生进一步追究内容和意蕴的前提。如图1、图2,内容和插图融合,符合儿童阅读习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

二、民国读本的教材理念:培养文学的儿童

课文全部由叶圣陶创作或再创作的《开明国语课本》,目的在于以其属于儿童的文学作品培养充满生命活力、具有生活情趣的美的感悟者、欣赏者和表达者,即培养“文学的儿童”。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观善为保留,一方面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冶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象,实际生活能和艺术生活合而为一,自然是最合理想的事。”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摒弃单单培养道德的儿童、记忆积累等工具性的儿童,培养富有文学素养的儿童,既是《开明国语课本》深藏的教育理念,也应是当下语文教育的主要追求。

1.培养阅读习惯,发展儿童母语能力。

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即我们所说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言语材料,它是儿童获得言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更贴近儿童的心理,表现儿童真实的情感,切合儿童语言习惯,因此很容易让儿童受到感染和影响,他们也更容易从阅读过程中进行学习。儿童文学语言所展现的形象性和个性化特点,容易成为儿童书面语言学习的“范本”,促进儿童语言获得,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母语的文字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开明国语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初小第四册课文《玻璃瓶》《这里是池塘》《海》,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小金鱼寻找探究大海的故事,三篇课文既独立又相联系,儿童在童趣横生的阅读中,不仅明白了“玻璃瓶”“池塘”“海”的特点,还感受到了“烦闷”“畅快”“期待”心情的表达,体会到“吗”“呢”以及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2.丰富审美情趣,培养儿童人文精神。

儿童的文学素养的重要维度就是其审美素养,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儿童在审美活动的同时,获得自身精神成长必要的营养,提高儿童的人文精神。在《开明国语课本》中,从儿童的审美需求出发,杜绝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作用,拒绝让成人的想法、误读去影响学生的阅读,真正培养儿童的人文精神。

在《开明民国课本》第一册中:“先生讲话,小朋友听。小朋友讲话,先生听。小朋友讲话,小朋友听。”儿歌般富有节奏的语言,生活化的场景,开宗明义地宣扬着民主与平等,并渗透于日常行为规范中,落到儿童行动的实处。

三、民国读本当下的借鉴:以儿童的眼光教适合儿童的文学

上文所述,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代表的民国读本,秉持儿童本位理念,在选文上侧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着力培养儿童文学素养。当下,虽现有教材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大体选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教师以何种理念研读教材,以何种思想和方式展开教学是推进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

回读民国读本,追溯语文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更具建构意义的是:针对儿童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儿童自己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儿童的眼光教给儿童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最终让儿童用科学的阅读方式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方法,从而滋养儿童的生命成长。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以成人对文本的解读替代儿童自身的解读,语文教师对教学文本解读是否合适,直接关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解读作品身份必须从“教师”转向“儿童”,以儿童的视域去欣赏、去体会。

1.关注儿童的生活阅历。

儿童的生活阅历要浅薄于成人的阅历,这就决定了儿童解读文学作品的深度和角度迥异于成人。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能只从自身出发,还应考虑儿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正如古希腊柏拉图所言“艺术一经排斥对生活的实际意义,它就像一切并不具有这样的意义的东西一样,在思想家眼里就成为空洞的玩乐了”。那么是否也可以这样说,一经排斥儿童生活的实际意义,一切教材中优美的文字也将沦落为“空洞的玩乐”。所以教师还要思考,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味是否适合向儿童解释?儿童能够理解到何种程度?儿童去阅读,他们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可能不懂?他们会误读吗?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最后一句话“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很多教师认为“心境”指的是作者在姥姥的感染下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心情。“梦境”指的是作者对姥姥的怀念、对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和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的怀念。而儿童却直白地认为表达了作者对姥姥及家乡的魂牵梦绕、日思夜想。

2.关注儿童的阅读心理。

顺应儿童的视域解读文本,教师要尊重儿童的阅读心理。儿童的阅读心理表现在:对文本充满幻想和想象,喜欢按照自己的幻想和想象解释不理解的内容;对文本阅读充满游戏、娱乐精神,不喜欢枯燥乏味的说教读物;阅读文本有强烈的参与心理。因此,在儿童的内心世界,文学作品的阅读仿佛在与玩伴交流、对话。相反,成人的阅读心理可以称得上是“冷静的第三只眼”,往往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作品。现实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作为成人心理的文本解读容易破坏儿童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对话,造成儿童机械地听从成人的分析。

如由叶圣陶改编的《牛郎织女》一课,儿童很容易以一种“信以为真”的阅读期待和接受心理进入文学作品,充分想象,与文中的牛郎、织女共命运,为他们的结合感到幸福,为他们的分离而感到痛心,从而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而很多教师却是在明知是假的阅读心理下分析作品,机械冷静地分析人物形象,剖析文本内涵,造成儿童与文学作品的疏远,教学效率的降低。

3.关注儿童的阅读审美取向。

儿童文学本质上是成年人与儿童在审美领域进行生命交流的一种方式和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地与儿童交流、对话,在审美领域同儿童保持相对一致是重要前提。关于审美的取向,儿童与成人是有差异的。在文学领域,儿童的审美取向一般可以归纳为:童趣、夸张和想象。因此,需要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儿童审美心理出发,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阅读空间,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品质。

如苏教版第八册《走,我们去植树》一课,学生很容易通过朗读诗句进入愉快植树的情境。教学伊始,针对儿童的审美取向,教师先让学生充分读诗,组织学生尽情讲述想象成的画面,在讲述想象画面的同时点拨学生将诗歌中富有美感的词汇逐步构成一个个彼此有联系的意象,进而由意象再到意境,最后让学生去表述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文学儿童教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留守儿童
文学小说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六一儿童
教育教学
文学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