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效益分析

2014-05-28 01:46雷元宽吴进明李根泽符明联李庆刚张美玲雷丽仙窦友萍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罗平推广站旱地

雷元宽,吴进明,李根泽,符明联,李庆刚,张美玲,雷丽仙,窦友萍

(1.罗平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罗平 655800;2.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罗平县常年种植冬油菜面积占全省六分之一,总产量占五分之一,素有“滇东油库”之称。2009年冬播油菜4.0万hm2,在严重干旱情况下,总产量3.566万t;2010年冬播油菜4.33万hm2,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实现总产量12万t,产值达5.3亿元;2011年冬播油菜4.67万hm2,实现总产量14.03万t,产值达到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已成为罗平县第3大支柱产业。自2009年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以来,罗平区域推广站认真组织实施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通过举办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辐射带动了全县油菜的生产发展。

1 油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研究

1.1 油菜新品种试验统计分析

罗平区域推广站4年共引进514个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试验示范区,其中,国家级油菜新品种(组合) 273个,省级油菜新品种(组合) 96个,新品种展示145个,最高单产达4693.5 kg/hm2,创云南省旱地油菜高产纪录(表1)。累计完成18组油菜新技术试验任务,涉及旱地油菜新品种播种期、密度、肥料、油菜封顶、化学除草、农药施用量、油菜病虫害等多项内容。通过大量的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攻关,集成了一批针对性强、简化高效的油菜生产新技术。

表1 2010-2013年罗平油菜新品种试验统计分析

1.2 6.7 hm2(百亩)核心区示范效果

从表2可知,罗平区域推广站4年累计完成27.201 hm2核心样板,总产量79.9272 t,加权平均单产2938.39 kg/hm2,比对照加权平均单产2292.97 kg/hm2,增加645.4 kg/hm2,增幅28.12%,共增油菜籽17.8842 t。

表2 2010-2013年罗平油菜6.7h m2(百亩)核心区与非示范区产量对比分析

2 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实施情况

2.1 66.7 hm2(千亩)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增产效果

从表3可见,罗平区域推广站4年累计完成油菜综合技术示范区样板276.67 hm2,总产量772.835 t,加权平均单产2793.3 kg/hm2,比对照加权平均单产2292.97 kg/hm2,增500.3 kg/hm2,增幅 21.82%,共增油菜籽140.863 t。

2.2 综合技术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成本对比分析

从表4可见,示范区平均成本5620.5元/hm2,非示范区成本平均成本6742.5元/hm2,比非示范区成本节本增效1122元/hm2,共节本增效30.581万元。

表3 2010-2013年罗平油菜66.7h m2(千亩)综合技术示范区与非示范区产量对比分析

表4 2010-2013年罗平油菜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成本对比分析

2.3 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带动效益分析

从表5可见,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共带动2868.48 hm2油菜生产发展,带动面积新增产量112.948万kg,带动效益521.78万元,示范及带动共增效552.305万元。

表5 2010-2013年罗平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带动效益分析

2.4 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培训情况

从表6可见,罗平区域推广站4年累计培训31期5453人次,其中培训科技人员1082人次,印发资料农户代表7200份,在云南农业信息网上报到油菜产业体系相关信息115条,为宣传油菜产业体系发挥一定作用。

表6 2010-2013年罗平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培训情况

3 讨论

(1)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罗平区域推广站4年来,通过试验研究筛选出一批主导品种,集成了旱地油菜生产的主导技术,并通过油菜综合示范区样板的举办,促进并带动油菜生产发展,为罗平油菜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旱地油菜生产集成技术应用到油菜高产创建样板中起到增产增收作用。2011-2012年在罗雄、板桥2镇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5713.2 hm2,平均单产2986.5 kg/hm2,增产361.5 kg/hm2,新增纯收益700.84万元,推广成效率46.83%,农民得益率1∶15.06,取得明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实施效果明显,旱地油菜集成技术的示范应用,提升了罗平油菜生产水平。在2010年遭受百年大旱的情况下,集成示范的70 hm2油菜综合示范样板,采取旱地油菜节本增效技术,测产验收平均单产达2092.5 kg/hm2。其中6.7 hm2(百亩)核心样板平均单产2172.0 kg/hm2,与非样板区平均产量1840.5 kg/hm2比较,增产331.5 kg/hm2,增幅18.0%;66.7 hm2(千亩) 示范区增产252.0 kg/hm2,增幅14.0%。

(4)罗平油菜种植存在以下问题:自然灾害对单产造成严重影响,选育筛选抗旱耐寒品种难度大,种植密度过大,基本苗过多,油菜倒伏现象突出,高温逼熟现象明显,油菜病虫害防治困难等。

建议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抗旱耐寒和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的选育工作,加速抗旱耐寒品种示范推广应用步伐,加快抗灾保产品种和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尽快出台在油菜生产自然灾害保险的政策措施或实施油菜生产自然灾害补贴,油菜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的直接补助,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大力推广旱地油菜“跟牛点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积极推进油菜机械化生产,充分利用冬闲田,增加油菜总产量。

[1]符明联,原小燕,汪 铭,等.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455-460.

猜你喜欢
罗平推广站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Synchron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by coupled photoacoustic cavity
回到“罗平”
The Battle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罗平记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