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5-29 12:34赖雪梅彭晓雄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4年3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初学者能耗

赖雪梅,彭晓雄

(四川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成都 610017)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要求对“千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各省市也相继对本地的企业提出相应的要求,作为一项“摸家底”的能源基础性工作,“十二五”期间依旧得到国家的重视并要求深入推广。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地大力发展能源服务公司,能源审计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其中不乏很多年轻的初学者。因此,能源审计报告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1 能源审计报告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能源审计工作的整体认识不够

能源审计是专业性工作,属于管理审计范畴。大部分能源审计工作是在节能主管部门的要求和企业的委托下进行。能源审计的目的一是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节能监督支持,二是为企业服务。通过能源审计,将企业能源利用的现状、能源消耗、管理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能源财务、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情况通过对标和评价,查找出企业能源浪费的环节及其原因,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整改措施,制定节能方案。由于初学者容易片面理解能源审计的内涵及作用,片面应付主管部门,单凭同行业一份模板走过场,能源审计报告千篇一律,深度不够,分析不透,对企业降低能源效率无益,对节能主管部门而言,也起不到相应的监督作用。

1.2 对能源审计涉及的专业知识理解不够

从能源审计的定义可知,能源审计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很多,既涉及国家和地方有关的节能法规、政策、标准和消耗定额,也需要能源利用和财务综合分析的专业性知识。一份完整合格的能源审计报告涉及众多知识面,并且需要熟练灵活的运用。初学者容易出现基本概念不清,对二次能源、耗能工质划分,当量值、等价值理解,以及能源转入转出机理等都存在认识偏差,导致在计算企业综合能耗时出现各种错算、漏算和重复计算等问题。在终端产品数量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计算单位产品能耗,从而造成单位能耗指标计算不准确。在计算节能量时,甚至还出现基准数据混乱等问题。这都是由于从业人员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专业知识面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的。

1.3 对企业的认知程度不够

随着节能工作的逐步深入,纳入各地能源审计监管范围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小,相较于”千家企业”而言,小规模企业普遍对自身节能工作重视不够,节能意识较差,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和能源岗位管理人员,企业自身的基础性资料也不尽完善。企业计量器具的配置、完好率、配置率都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统计计量。能源审计启动时,普遍存在基础资料收集困难和能耗统计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影响对企业能源利用的分析。同时,由于初学者自身从业经历所限,对企业所处行业了解不深,加之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的认知程度达不到能源审计的要求,甚至还出现没有去过企业现场的审计人员仅凭企业提交的部分资料就进行能源审计的现象。因此,能源审计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质量可想而知。

1.4 对能源审计的评价标准了解不够深入

由于节能基础工作的滞后性,我国节能的相关标准、能耗定额制订工作还不全面。现有能耗标准针对性不强,有些标准或者指标没有考虑到行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如规模大小、产业链的长短、原材料质量好坏等,均可能造成产品能耗指标的可比性受到削弱。许多行业缺乏耗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只能凭借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来做比较,但这两个指标存在不可比因素太多,已经失去实际比较意义[1]。各地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等价与当量折标的要求不尽一致,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在能源审计报告编写中,初学者对能耗指标的对标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找不到相应能耗标准对标,或者有标准,但标准非企业常用的标准,比如水泥行业的可比能耗指标,需要进行可比能耗计算后才能进行比较。

2 做好能源审计的方法

2.1 深入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能源审计涉及能耗数据的计算、计算方法、能源转入转出的科学原理;能源购入储存系统、加工转换系统、输送分配系统及终端使用系统的工作原理;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财务指标、物质及能量守恒等。能源审计报告既涉及生产工艺、耗能设备的专业性知识,又涉及能源管理、统计和财务等数据处理知识。能源审计人员对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定义和区分必须十分清晰,能熟练掌握折标系数的选取,耗能工质的区分以及当量值和等价值概念的区分。节能量是个相对的概念,即某水平线与基准线的差距,不要纠结于负号还是正号,将基准线和水平线核实清楚后,是否节能一目了然。因此,从事能源审计的人员,尤其是初学者,在吃透基本概念的同时,应对每个概念知其根源,能随时查阅相应的概念释义。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仔细核对每个数据并且熟练灵活运用,才能准确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科学评价单位产品能耗和产值能耗。

2.2 深入了解企业状况

能源审计工作者一定要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能源审计启动后,“走现场”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现场的走访,摸清企业的基本现状、生产工艺和设备,能源计量的配置、能耗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等。由于各个企业节能工作差异较大,而能源审计所需要了解或者企业提供的资料又比较繁杂,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审计人员应指导和帮助企业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各类所需资料。另外,通过在企业现场和相关人员进行的充分交流沟通,掌握能源审计所需的第一手材料。

2.3 正确处理和判断数据

对数据的准确判断是基于能源审计人员对企业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了解。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财务成本核算中,一般只核算原材料和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柴油、汽油和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有的企业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审计报告中给予修正,将各种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图表中进行标注和说明,在分析中可抓住重点进行;对企业重复计算、漏算的部分应及时更正,按照正确的处理方法在能源审计报告中反应。

2.4 细仔查找问题

当各项数据计算准确后,初学者对已有评价标准要认真了解标准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并仔细对标;对无国家标准的,应从地方和行业中多做了解,实在没有对标数据时,可暂用产值能耗和增加值能耗进行说明。

根据对标情况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对问题进行查找。总体原则是在对企业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把审计工作着眼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2]。查找问题应从管理、工艺、设备、运行、环境因素以及操作人员素质等方面综合进行。找到问题以后,就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3 结语

笔者相信,通过做好以上工作,能源审计者必须抱着切实为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把好脉和为企业服好务的宗旨,踏实工作,能源审计报告编写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大幅提高,能源审计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加深入和广泛。

[1]马勇.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9,(6):81.

[2]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初学者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轮滑冰球初学者运动体适能与专项技能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信息使用者视域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优化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水下飞起滑翔机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阻力学理论视角下成人游泳初学者泳姿的选择
我国拟推行新的审计报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