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4-05-29 02:44孙晓晖王志平袁永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步行类药物

孙晓晖,王志平,袁永梅

近年来有关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很快,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先后经历了强心利尿阶段、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阶段以及神经-体液阶段[1]。我院应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60例,Ⅳ级30例;基础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106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 0例。观察组男3 2例,女2 8例;年龄3 3岁~78岁(59.89岁±11.70岁);心功能Ⅱ级17 例,Ⅲ级28例,Ⅳ级1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6岁~77岁(60.23岁±12.02岁);心功能Ⅱ级13例,Ⅲ级32例,Ⅳ级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睡前顿服;曲美他嗪20 mg,1 日3 次,饭后服。评价两组治疗前后NYHA 分级、6min步行距离和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6个月后评价效果。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 级;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NYHA 分级、6 min步行距离比较 两组治疗前NYHA 分级、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NYHA 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YHA 分级、6min步行距离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YHA 分级、6min步行距离比较

组别 n 治 疗 前 N YHA 分级(级)治疗后 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m)治疗后观察组 60 2.42±0.39 1.43±0.28 247.12±22.56 343.17±33.58对照组 60 2.43±0.40 2.02±0.32 250.91±23.56 303.21±30.53 t 值 -0.23 -2.67 -0.12 -3.23 P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随访期间患者无肌痛、肌无力等不适的表现,仅2例患者有腹胀,但不影响继续服药。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慢性心力衰竭对大众生命健康带来的影响逐渐突显出来,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慢性心力衰竭由于代偿、失代偿,心肌细胞膜β-受体下调,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减少,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其分泌物质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和细胞间质,心脏代谢异常,心功能和心脏结构改变,加重心脏负担[2]。

氧化应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共同特点,与炎症、内皮功能障碍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等有关,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和心肌细胞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水平显著增加,并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3],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推测其可能机制:他汀类药物调节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改善心肌细胞功能,通过改善细胞功能,促进缺血心肌新生血管形成,下调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从而改善心室重构及功能[4];他汀类药物还能直接抑制Ⅰ型、Ⅲ型胶原合成及其mRNA 的表达,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及其平衡,改善心肌间质的重构,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5];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效应和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清中CRP浓度,减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能进一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浓度,从而减缓心肌损伤的进程,保护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他汀类药物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保护缺血心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6]。曲美他嗪是目前唯一不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新型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β氧化中长链-KAT 和线粒体的作用,使氧化代谢底物转向葡萄糖,减少葡萄糖在心肌缺血情况下裂解制成三磷酸腺苷(ATP)再合成中需氧量,进而使心肌能量代谢改善[7];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舒缩功能,通过抑制脂肪酸的氧化,提高ATP的生成而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曲美他嗪还能减轻心肌细胞缺血时由于乳酸和氢离子堆积造成的酸中毒反应,通过增加磷脂的合成,降低心肌耗氧量[8];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曲美他嗪能优化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抗氧自由基,限制细胞内酸中毒、钠与钙的聚集,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能促进心功能恢复[9]。

6min步行试验能很好地反映研究对象的运动能力和心功能,能较准确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提高,但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更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耐力。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NYHA 分级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长期联合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疗效显著,观察组随访期间患者无肌痛、肌无力等不适,仅2例患者有腹胀,但不影响继续服药。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关键就是提高患者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该类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且该药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可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用药[10]。

[1] 常海萍,孔晓兵,郭晋,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07-1108.

[2] 周素平,杨成明.炎症和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3):493-494.

[3] 李俊民,郑彩霞,吕伟.辛伐他汀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12):928-929.

[4] 吕亚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66-3467.

[5] 陈思丹.他汀类药物临床新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54-1655.

[6] 常广磊,张冬颖,刘剑.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9,30(3):519.

[7] 王磊.盐酸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5):583-584.

[8] 杨丽媛,郭琳.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理[J].当代医学,2011,17(31):103-104.

[9] 沈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曲美他嗪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5.

[10] 冯晓娟,李永新.曲美他嗪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08,38(8):36-37.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步行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魔方小区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步行回家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老年人应用辛伐他汀安全性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