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舒通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2014-05-29 02:44艾云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心脑高脂血症心脑血管

艾云艳

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脂血症会导致动脉硬化等多种其他疾病的发生,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是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对高脂血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多采用西药降脂,疗效确切的降脂类中药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脑舒通胶囊的降脂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明确诊断为高脂血症的门诊患者104例,其中男54例,女50例,三酰甘油(TG)水平≥1.70 mmol/L。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53.05岁±3.08 岁;对 照 组52 例,男26 例,女26 例,年 龄58.16岁±2.90 岁。两组病程均为6 个月至25 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排除其他严重心脏、肝脏、肾脏、胰脏等疾病。

1.2 方法 在低脂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次/日,3粒/次,3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1]。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测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20%,TG 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20%;有效:血液流变学指标部分改善,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10%且<20%,TG 下降≥20%且<40%,HDL-C下降≥0.104mmol/L 且<0.26mmol/L,LDL-C下降≥10%且<20%;无效:症状、体征、血脂检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均有所下降(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DL-C有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 <0.05。

?

3 讨 论

高脂血症患者一般早期临床症状少,没有及时就诊,出现头晕身重、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已损伤血管,以中老年多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引起全身或者局部的微循环问题,是心、肝、肾等内脏的供血不足,引起原有疾病恶化[2]。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脂血症还会导致脂肪肝、动脉硬化及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有他汀类降脂药作为常用药物,能够抑制脂肪的吸收和减少脂肪的生成。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和“痰湿”“血瘀”等有关系,多因过食肥甘厚腻,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积久生痰,日久成瘀。“血凝而不流,血瘀滞不行”,血流不畅通会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故而阴阳平衡失调,百病丛生。高脂血症多为本虚标实,脾胃失运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所以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的办法,针对痰瘀内阻、肝失疏泄、脾胃失运等进行辨证论治。心脑舒通胶囊的成分为蒺藜总皂苷,是药用植物蒺藜的主要成分,最早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性温、味苦、无毒,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扶正固本等功效[4]。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的黏度增加,使血流阻力增加,同时引起血管壁的一些炎症反应,导致血栓和缺血等的发生,最终出现肢端麻木,头晕,四肢沉重等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心脑舒通胶囊可以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增加心肌细胞收缩,改善心脏缺血,改善全身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同时改善脂代谢,具有活血化瘀,舒利血脉的功效。同时可以治疗胸痹心痛,改善处于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以及动脉硬化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舒通胶囊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的状态,治疗后血脂和血液黏度都有明显降低(P <0.05)。这种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改善末梢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171-172.

[2] 唐雄.临床血液流变学治疗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8-149.

[3] 郭艳,殷惠军,史大卓,等.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6):541-544.

[4] 浦波,陈影,曹艳华.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2):136-138.

猜你喜欢
心脑高脂血症心脑血管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卜算子·诗之恋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