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加粗盐循经络热熨在腹部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1)

2014-05-30 04:03周春姣杨丽明杨艳婷冼敏玲
护理研究 2014年20期
关键词:热熨粗盐吴茱萸

周春姣,杨丽明,杨艳婷,冼敏玲

腹部手术后常因麻醉、操作而损伤脉络,使气滞血瘀、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不能升清降浊、气机运行受阻,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1],影响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可加快病人快速康复,减少病人痛苦及费用。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之功,常用于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我院普外科已普遍运用吴茱萸加粗盐热敷治疗,对于改善腹胀、促进排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充分利用中医学循经感传的理论与中医护理的优势,将吴茱萸加粗盐热熨根据子午流注时间,循经络热熨腹部,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来自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外科,于2011年10月—2013年3月腹部手术后无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的病人共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阑尾切除术9例,肠粘连松解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结肠癌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肝癌切除术2例,嵌顿疝还纳补片修补术2例,胃穿孔修补手术9例,小肠异物取出术1例;手术时间(1.5±1.3)h,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术后护理相同。纳入标准:①芳村外科腹部手术病人;②手术时间4h内,麻醉时间1.5h~4.5h;③年龄16岁~80岁。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晚期出现恶病质者;②术后第1天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有严重感染者;③孕妇或哺乳期病人;④合并心血管、肾、脑、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有精神疾病者。将4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临床病症疗效判断标准。

1.2.2 材料 吴茱萸、粗盐各250g,用铁锅炒热后装入自制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温度为60℃~70℃)。病人术后24h内即开始应用至胃肠功能恢复。

1.2.3 对照组 按腹部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将适宜温度的吴茱萸和粗盐热熨袋置于病人腹部神阙穴位区域热敷,每次20min~30min,每天1次,连续5d为1个疗程。

1.2.4 治疗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袋循经络热熨治疗。①循经取穴:以脾经、胃经为主取穴,由上而下循经络走向热熨。由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反复热熨3 min。胃经自关门至水道穴,脾经自腹哀至府舍。②热熨时间为子午流注时间(09:00)。每天1次,连续5d为1个疗程。

1.2.5 观察指标 以术后出现肠鸣音且肛门排气为消化道功能恢复的主要指标。①肠鸣音恢复时间:热熨后每2h由专人听诊病人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4个区,每区每次听诊1min,如在两个区听诊发现肠鸣音,每分钟3次或3次以上则为肠鸣音恢复,并记录其最早时间。②排气时间:手术结束至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

1.2.6 疗效标准 治疗72h有肛门排气,无腹胀不适为有效;治疗72h以上无肛门排气者,视为无效或效果不显著。

1.2.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s) h

表1 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s) h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对照组22 48.88±21.12 59.04±23.62 70.47±32.61治疗组 20 36.70±16.78 45.30±16.90 70.75±23.15 P 0.046 0.037 0.276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不适,未发现局部皮肤过敏、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认为,腹部手术由于本身以及麻醉可使胃肠受损,出现气滞、血瘀、热结、寒凝等使胃肠气机不利、腑气不通、气滞于中、清气不得上升、浊气不得下降,从而发生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异常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术后病人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温中散寒、疏肝止痛、燥湿止泻的功能[2-4]。足太阴脾经相关穴位主治腹胀、胃脘痛、嗳气、胃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足阳明胃经具有温经散寒、理气活血、健脾和胃、行气活血的作用,主治胃肠病。人体气血流注于经脉过程中,随时间的进展而有周期性盛衰变化规律,表现在十二经脉的原穴和腧穴及人脉交会穴上,有周期性开阖规律。本研究通过在传统吴茱萸热熨治疗的方法上,结合子午流注时间及经络调节原理优化方案,增加了循经络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并依据子午流注时间段选取气血盛开的腧穴热熨腹部,更好地结合了人天观、整体观的理念。胃经最旺盛时间为07:00~09:00(辰时),脾经最旺盛时间为09:00~11:00(巳时),因此治疗时间选在09:00进行,因该时间为辰时与巳时的交汇点。操作时要注意温度,以60℃~70℃病人感觉舒适为宜,避免烫伤,要注意避开腹部伤口。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特色疗法护理配合子午流注时间及循经络治疗,对于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较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吴茱萸加粗盐循经络热熨腹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该法安全、简便、易行,易为病人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1]邹嘹南,陈志强,曹立幸.中医外治法在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99.

[2]张凤玲.吴茱萸的现代研究[J].北方药学,2011,8(8):106.

[3]吕萍,杨凌,张超元,等.中药小茴香、吴茱萸热敷对子宫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B):684-685.

[4]杜雪飞,黄琪,戴秋安.吴茱萸热慰法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C):489.

猜你喜欢
热熨粗盐吴茱萸
韩国粗盐翻倍涨价
八珍汤加味序贯中药包热熨治疗气血两虚型子宫腺肌病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0例的临床观察
热敷温熨消寒止痛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中老年人莫名腰疼应查查血常规
砭石热熨背部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
吴茱萸敷腹治疗婴幼儿腹泻及护理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