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探讨

2014-05-30 10:48杨继光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教师

杨继光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前奏,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如果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欲”和“求”;而他们一旦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生物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关系;那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感情投资,激发兴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流和沟通。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参观生物标本室,诱发兴趣

根据初中同学性格活泼,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等心理特点,在开学初有意识带领学生参观本校的生物标本室,通过学生自己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教师逐一做简要介绍,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并由此产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

三、把握好第一堂课生物课,开启兴趣的大门,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物第一堂课教学的成败,将会对后续教学的好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第一堂课教学必须努力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教师在上第一堂生物课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入课题。

1、结合第一单元的标题《探索生命的奥秘》,从生物进化论入手,介绍生物进化实例,引起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从学生熟知的知识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结合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让学生从身边生物谈起,了解到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的种类大约有150多万种,生物的形态各异,趣味无穷。

3、关注生活热点,产生关注生物学的兴趣。如:结合目前世界上面临的几大社会问题(环境、能源、粮食及人口问题)与生物学的密切关系,了解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沙尘暴到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艾滋病到“非典”,从克隆羊到转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学生产生关心周围的生物,产生兴趣。

4、了解自身发展,关注生物前沿。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让学生了解此项计划的重要意义。揭开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了解生物前沿的最新热点、焦点和进展,感知生物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促使他们带着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以新颖的方式导入每一堂课,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負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导入的方法有多种,如提问、讨论、设疑置问、选讲故事等等,可根据内容特点灵活运用。如:用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导入《基因控制性状》一节,就能牢牢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

五、开展好生物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对生物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组织成立生物兴趣小组,以他们为骨干力量,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如生物故事会,生物讲座,生物竞赛,生物课外实验,生物野外实习等等。丰富的生物课外活动,使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上,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和发展学生兴趣,而且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学习,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不算太难,难的是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学习兴趣,尤其是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成绩没有提高的话,兴趣更难维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学生的学习得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学习的效果就好,学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由于成功感能源源不断地得以强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方法,最好办法是诱发学生自己去探究,找答案。

七、加强观察、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观察、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离开了实验,什么概念、原理都失去了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观察实验教学;通过展示直观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等来创设直观情境,以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探索兴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生动有趣的实验过程面前,引发思维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转化、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观察探究实验。

八、与生活接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生态保护等方面密切联系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课堂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想了解而未了解,想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是否需要氧”的教学内容时,有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菌类生活是厌氧的,这里就可以让学生说家里是如何腌酸菜的,这样就很直观的将问题讲清楚。再如:针对学生坐、立、行、走姿势不够端正的现象,在学习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经常训练,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九、利用多种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学中,能合理地使用实物、模型、录像及课件等多种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将生物情景用声、光、电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形象、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跳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目了然,获得新奇感受,也能强化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要巧妙运用多种手段,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能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启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让学生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设计好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定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正确而持久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教师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最美教师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师如何说课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