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物课教学中有效提问之策略

2014-05-30 10:48杨继光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材思维

杨继光

一、有效提问的含义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提问的策略。具体是指通过师生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充分調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及期间的师生互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二、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常见误区

1、无效提问数量过多

课堂中过多的是一问一答,不假思索,简单提问,像哪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口头禅问题充斥课堂;一堂课问题贯穿始终,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看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无暇思考,更谈不上深刻理解,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提问不明确,模糊问题较多,课堂提问随意化

例如:个别教师在讲授“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时,指着DNA分子结构模型问学生:“请认真观察一下DNA分子结构模型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颜色非常鲜艳”、“结构非常复杂”、“它有两条链”、“它像螺旋楼梯”等等,而教师的本意是想通过教具引出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特点——双螺旋结构,但由于提问设计得含糊不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提出问题不给学生时间思考,等候回答时间过短,急于求成

在教研听课统计研究表明,有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的待答时间往往只有2-3秒钟,教师留给学生组织答案的时间太少,学生回答问题是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的,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而急于得到答案或者是准备解答,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小范围提问

提问不能能面向全体学生,只凭自己的喜好提问少数学生或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这样失去了反馈真实信息的作用。

5、惩罚性提问

课堂中发现个别学生不专心便突然发问:“某某”,刚才我说了什么?问题的提出对教学的本身和其他同学而言没有实际帮助,仅为规范课堂纪律而问,这反而可能导致课堂气氛不融洽。

6、提问不看对象,不讲求变通

一个问题能毫无变化地问遍全班,全班必须毫无保留地遵循一个固定格式的答案,或者干脆让几个优秀生承包。

7、提出的问题水平偏低,课堂提问低级化

如教师提问: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学生回答: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样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缺乏挑战性、探究性。

三、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策略建议

(一)、有效提问的准备策略

1、备教材、研究教材要“懂、透、化”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楚哪些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通过在备课时根据重难点来设计有效的提问,而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教材知识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 “实”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二)有效提问策略

1、提问要有激励性、情境性

这类提问方式可用于新课教学中,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在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被注意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思维冲动。

2、提问要有启发、探究性

教师提问启发要启而不露,启到学生的困惑点上,让学生产生顿悟;同时,要善于对教材内容通过巧妙的变换和设疑,使其更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例如:在教授《食物链与食物网》时,学生对食物链交织越复杂所形成的食物网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不能很直观的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举渔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

3、提问要有时机性

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最好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时进行。这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最佳时机。此时提出的问题如恰到好处,则有利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解决。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发育时,设计问题如下:已知番茄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一株黄果番茄接受了另一株红果番茄的花粉,所结果实是何颜色?学生多数都不假思索地答"红"。此时教师进一步设疑:果皮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是否属于F1? "这样,教师于无疑处生疑,在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势利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使先入为主的错误得以纠正。

4、提问要控制问题难易度,注意问题坡度,要有层次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教师在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

5、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公平性,并学会等待

6、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7、提问要控制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

8、针对学情,采用引岐式提问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综合素养及教学机智的具体表现,是源于教师、学生、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有效的问题,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石子,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阵阵浪花。教学过程离不开提问,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问”、“巧问”,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就一定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