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014-05-30 13:11叶荣琴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爱国主义语文课堂

叶荣琴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在这里谈爱国主义情感,很多人自然会想到不是有思想品德课吗,你在这里瞎操什么心?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學则是主渠道,不仅思想品德课要承担这项任务,其他学科也要承担这项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语文课堂上面对学生时,如果只是空洞地大谈爱国主义,叫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恐怕连我们自己都会感到语言的苍白无力,甚至遭到学生的白眼。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就需要我们探究更适合于学生的方法。根据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学生在学语文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接受了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如何能将这种潜移默化提升到最高值,达到较佳状态的育人的效果,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音乐与画面结合起来,再融入到我的语文教学中去,很多时候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还回收获意外的惊喜。例如在我的一次公开课上,我选择的是《土地的誓言》这一篇课文,它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写的。学生由于生长在和平年代,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再加上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因此在教学之前,务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我先引导学生在课前广泛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有关资料,了解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之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通过画面展示“九一八” 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再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了大量展示东北原野极其丰饶美丽富有个性的景物画面和在日寇铁蹄下山河破碎的场景,我然后把这些画面重新组合排序,以形成强烈的对比。与此同时我还下载了几个日寇屠杀中国人民的视频和《松花江上》、《保卫黄河》这两首音乐。当学生们在柔和的轻音乐中深深地陶醉于东北的迷人风光中时,我利用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导入到遥远的战争年代,当轻音乐变成了悲怆的《松花江上》,看到美丽的山河在铁蹄下被揉碎,看到腹中的婴儿被挑在了刺刀尖上,灭绝人性的鬼子在杀人比赛中哈哈大笑时••••••,学生们彻底被激怒了,内心感受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保卫祖国把敌人赶出中国去的爱国热情。当黄河怒吼的画面和一组解放军痛击敌寇的图片在《保卫黄河》的音乐声中出现时,整个课堂完全沸腾了,孩子们都想成为画面中手拿钢枪的战士,让老师看到了他们那一颗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在这种情形之下,还需要我们喊学生们去爱国吗?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表情已经告诉自己是炎黄的子孙,是中华儿女,他们会用手中的铁拳捍卫祖国的尊严,绝不容许历史重演!在结束这堂课的文本教学后,我再给孩子们上了一课,引领孩子们关注国际国内实事,让他们明白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什么叫寸土不让,什么叫捍卫祖国的尊严••••••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表情庄重严肃,身上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大大地增强了,对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在语文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并不只限于这种内容的题材。比如我们在教《岳阳楼记》的时候,可以运用音乐与画面让学生去感知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在《过零丁洋中》去感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博大的爱国情怀;在《黄河颂》中领略祖国雄奇壮丽的山河,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安塞腰鼓》中用画面展现它恢弘的气势,用音乐体现它铿锵的节奏;在《口技》中感受传统民间的艺术魅力••••••。

在语文的课堂上,我们不需空洞的说教,把音乐与画面巧妙地融入教学当中,感受音乐与画面的特殊魅力,让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让爱国的情感深入孩子的世界。我们运用好音乐与画面的辅助功能,在语文的课堂上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爱国主义语文课堂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