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

2014-05-30 13:11张蓓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幼儿教师幼儿园

张蓓

现目前,幼儿园课程教育回归幼儿生活已是当代幼儿教育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和不可逆转的潮流,以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逐渐被“把幼儿园课程还给儿童,让儿童成为幼儿课程教育的主角。”这一类的思想所主导。许多幼儿家长大都不再给学龄前幼儿安排诸如英语、珠心算、作文等基础课程,而是让幼儿自己选择参与涂鸦绘画、幼儿舞蹈、逛公园、春秋游等活动。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这话就一语中的说明了幼儿园课程应回归生活的思想核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幼儿园应该给孩子创造一种在生活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一、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意义

记得曾看过一部关于幼儿园的纪录片,摄制组花了一两年的时间跟拍了一家幼儿园里许多位不同特征的孩子的生活、学习。在每一天的上学、放学、寄宿、游戏中,反应出了许多的东西。但是看过之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该幼儿园园长当时那种顶着压力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主角,发掘他们每一个人的闪光点。至于最终她的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在幼儿园的那段时间里,那些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意义也可以算是一个哲学命题。生活是什么?杜威认为,生活的本性是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而认知又是什么?认知是一种意识,在唯物论中的解释就是意识是对物质能动的反映。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意义其实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出一辙。生活几乎包含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和社会多个领域的全部内容,要想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提高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幼儿园课程就必须得回归生活。课本上的知识不应该成为幼儿获取认知的主要途径,而这个主要途径就应该是幼儿生活。

(二)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怎样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笔者认为,现目前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是存在一些误区的。

1、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一些错误认识

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也并不是说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方式去学习、成长。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犹如船舵。他们时刻为幼儿的学习生活把关。试想,如果幼儿园课程完全由幼儿的喜好来设定,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又不同,那么整个幼儿园的秩序岂不乱了套?

此外,有的幼儿教师会认为按照既定模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会省去很多麻烦,杜威不是曾说,“教育即生活”么?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对幼儿的教育就是生活,何必再去谈回归?其实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但却不能代表幼儿的整个生活,既定模式是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幼儿园生活需求的,万事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都没法预知在接下来的教学时间里,孩子们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会提出怎样的要求。

2、 幼儿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一些错误认识

有人认为,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就是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模拟现实社会的生活环境,甚至模拟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环境。有的家长就让幼儿接触到超出他们年龄的生活内容。细细想来,这的确有些不妥。幼儿有属于他们年龄段的思想认知,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还不成熟。过早接触到属于整个世界,又特别是成人世界的东西对幼儿的良好成长是不利的。某媒体上曾发表过这样一篇报道,说现在有的幼儿过于成熟化,和成人一样的发型,同类型的衣服,同样的说话方式。表面上看来,孩子的确时髦、前卫,招人羡慕,但是这对原本属于幼儿的生活世界的影响是不可恢复的。极可能让孩子树立起偏离正规的价值观、生活观。

(三)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基本原则

谈到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基本原则,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学习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游戏化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着力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形式应该以幼儿活动为主;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应注重让孩子自己产生兴趣。

二、如何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

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幼儿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角,以他们的喜好和特点接受知识,认识世界。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也只有将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培养起来,幼儿园才能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不是仅仅成为他们打发时间的一个场所。那么,又如何让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呢?笔者认为,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主要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去着手。

1、幼儿园教学目标定位于回归幼儿生活

前人有言,“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真正让幼儿园课程回归到生活,在教学目标上的定位是不可或缺的。这里所说的幼儿园教学目标定位于回归幼儿生活,就是说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園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要树立起幼儿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角,课程的设计是活的,幼儿园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统筹和引导协调的作用。

其实大多数幼儿园课程都是既定的,比如什么时候学习什么,什么时候又学习另外一种东西,或美术、或舞蹈、或音乐等。其实这种既定的教学目标可以省去幼儿教师很多的精力,毕竟一个幼儿园班级的还是有那么多,幼儿园教师又有限,要时时刻刻去顾及到每一个幼儿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这里谈的要在教学目标上将幼儿园课程定位于幼儿生活上,指的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定位到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爱好生活中,至于具体的个体化的目标,应该有幼儿家长家庭教育的成分在里面,这里不多谈。

将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回归幼儿生活,这就在源头上保障了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额可能性。

2、幼儿园教学内容定位于回归幼儿生活

上面讲到了幼儿园的教学目标,笔者这里接着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其实也有一种事先确定的意思,就是说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可以是事先设计好的。只是这个设计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去设计。

在幼儿教师与幼儿接触一段时间之后,幼儿教师应该对大部分幼儿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当然,这也是需要广大幼儿教师注意的。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幼儿教师就可以在思考如何设计幼儿园课程内容上下功夫。幼儿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他包含了幼儿的整体特性。比如可能这个幼儿对美术涂鸦很敢兴趣,那么幼儿对音乐很感兴趣,另外某位幼儿又对舞蹈感兴趣。并且在他们平时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自己爱好的体验。曾经有一个小孩子,他在家喜欢用蜡笔画画,到学校了还是喜欢用蜡笔画画。笔者就设计了不同的用蜡笔画画的体验,让他尝试这用自己不同颜色的蜡笔去画出不同颜色的事物,并且找机会让他通过体验的方式去认识这些东西,这样一来,该幼儿的兴趣就来了,总喜欢讲不同的东西用蜡笔画出来。在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就紧紧贴近该幼儿的生活。这给他和给我带来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有一点是相似的,课程上我们都是比较轻松、愉悦的。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幼儿在幼儿园课程中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而幼儿在幼儿园所接触到的幼儿课程内容又往往起到了幼儿从课程内容中所得到的具体感悟和经验。

3、幼儿园教学实践定位于回归幼儿生活

其实在整个幼儿教学中,作用最明显的,还是要算实践。这里的实践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第二是幼儿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学习实践。

但是在幼儿园教学实践定位于回归幼儿生活这个问题上,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不管是幼儿课程的引导者,还是幼儿课程的参与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都应该将这个实践,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

“实践”是什么?实践在幼儿课程上的体现就是具体的“做”。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幼儿园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而对于幼儿老师来说,这个实践,有体现在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的思想来源于实践,它具有双重的最用,既可以引导幼儿教师和幼儿将幼儿园课程定位于生活实践,又可以在生活实践化的幼儿园课程中区探索幼儿园课程定位于生活的方式。

另外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是,幼儿园课程回归到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众所周知,幼儿都是很喜欢游戏活动的。将幼儿园课程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幼儿游戏体验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让幼儿接受、产生深刻的认知印象。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如果要教授幼儿画动物,那么来一次幼儿动物园观看各种动物的体验之后再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看法去绘画,会比老师直接画出一个个动物形象,让幼儿依葫芦画瓢学习,效果要来得更好。

总之,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是当下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不断地实践中也证明了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管在思想上行动上,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都应该有让幼儿园课程回归到幼儿真实生活中去的认识。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幼儿教师幼儿园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