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4-05-30 13:11郝术江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思维同学

郝术江

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乃至入了迷,教师就欣然觉得自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岂不知,教师正处于“越位”位置,我们没有让学生经历过探求的欲望和让他们自己走完曼妙丰盈的心理历程,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不断用课程理念指导自己,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本着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聪明的学生更聪明的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而教学中我最大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采取多种办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课堂上,我敢于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进乐学的大门,达到学习知识的最佳状态。因而课堂上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挑战”的热烈、奋进的氛围屡见不鲜。例题写出来了,由学生思考、分析,到讲台上讲解;定理、公式写出条件时,鼓励学生想出它们的结论;再进一步,学生主动构造定理、公式;甚至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提出应该给谁以定义和如何定义;乃至对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都抢在前面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做的優点,将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同时,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历经艰难,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学生向老师挑战,如果思考失误了,将从反而加深对正确认识的理解;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然要大大改善只模仿老师一个人的局限性。另外,这种给学生们以在自己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将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学生积极追求的方式。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我也绝不越俎代庖,我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从自主探索到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的互助互补的优势,力求做到孔子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不以三隅反,不复也”,即教师要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期,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再给以及时的启发,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也真正让学生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实践中品尝到“山重水复”的困惑和“柳暗花明”的惊喜。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我通常分五步走:第一,留给学生十分钟左右预习新课,旨在使学生最快进入教学情境,对本节课有个初步的感知,也能够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与独立思考的品质。然后学生再带着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探讨二十分钟,第三,进行五分钟反思(反思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同学互相总结知识点,互相点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查缺补漏,第四,进行五分钟课堂小测试,主要测试本节课重要知识点,为防止同桌之间互相对答案,我一般出两套题,左边一套,右边一套,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规范学生书写,事先我为每人准备一张64开纸分发下去,要求每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只要你上课认真参与教学了,你就一定能答对,答对的不仅公布成绩,还要在班级量化上相应加分,这样的好事同学们做起来乐此不疲。最后剩余的五分钟进行讲评.这样,学生既能缓解45分钟的脑疲劳、眼疲劳和身体疲劳,更重要的是所有同学都能带着目标、带着责任、带着自信学习。同学们在这种责任、竞争、集体荣誉感的氛围中上下求索,不断进取,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与日俱增。

在习题课教学中,我都精心挑选习题,首先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自主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质,其间,我会主动的关注那些学困生,时而与他们共同探讨,时而给他们判个红红的对号,不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眼中有他们,也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心里距离,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在这节课中或多或少地获得了知识,像我班学生真正放弃学习的没有,也很好的控制了流失生。当学生自主完成以后,我再留给他们一些时间对答案,这时充分发挥了小组功能,学优生给学困生讲解的氛围蔚然成风,学困生也如鱼得水,虚心倾听。最后各组各选一名同学或板演答案,或口述答案,看哪组同学准确率最高,选出优胜组,适当为优胜组加分。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有争议的题目,可以鼓励组与组之间合作、交流,然后到讲台上为大家讲解,把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的成果献给大家,让全体同学一起分享。学生点评思路,或者要学生上台演板,这样一方面锻炼了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上有克题制胜的成就感。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很多时候教师也会从学生那里学会很多有效的、最优的解题思想与解题方法,常常令老师敬佩,令老师骄傲,因为我深信: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使自己崇拜的学生。

另外,创设纠错情境,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因而错误也具有不菲的价值。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我会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原因,寻找治错良方,以弥补学生在知识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由于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自由、安全开放的空间,无论是学优生,还是中等生、学困生,都敢想、敢说,把自己困惑的、错误的想法展示出来,不至于以后重蹈覆辙,也一改往日的僵硬课堂的局面,确实实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也符合了我的教育理念之一:即在课堂上,人人都有想法,人人都有话可说。也就是: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不能一问三不知。

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要把握好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那就是让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交流、自主、合作、健康成长的青天,让学生在这片“春色满园”的乐土上凸显自己的个性;让他们鸟儿般鲜活的思维飞翔在课堂中,让他们奔放的活力得到充分的张扬。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的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她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猜你喜欢
学困生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