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2014-05-30 18:35赵舵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

赵舵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就要努力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模式和现状都要进行重新的思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对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使中学体育真正发挥对学生的培养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价,就导致体育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忽视了体育课程的作用和价值。体育是“副科”的观念在师生、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作用就是缓解一下学习压力,放松一下身心。对于体育考试也不会重视,都认为体育课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一些学校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甚至取消体育课,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普遍不高。师生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课不被重视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教学方法陈旧,制约教学发展

体育教学改革虽然在不断地推进中,但是一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法都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这样教学质量就直接受到了影响。很多体育教师还重育体、重竞技的传统观念里,对体育教育中的“育心”和“普及”这两个概念不重视,这都不利于发挥课改下体育教育的作用,也不能正确培养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的意识,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无法满足新课标下体育教育的要求。

3、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时, 只是以教学考核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按照规定性的标准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这样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符合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从观念上彻底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加强对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求的理解。切实注重在体育课堂上,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努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也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课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身体健康指标为目的的,而不是放松的途径。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对中学生身心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以后对健康和运动的重视观念。

2、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需求

教学方法应能为学生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提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选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由学校体育教研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的专长、学校的场地与器材等实际状况,并考虑教材内容等情况,结合学校体育传统项目,选择各年级适合的体育项目,并在每学期初制定学生选项报名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一至两项喜爱的体育项目。项目数目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校体育教师的人数和各年级的班级数,不宜过多。初中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及经验,并且自认为有一些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在学习的兴趣上有较高的积极性因而学得更好,如在七年级投准教学中,教师讲授了投准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了几种投准的方法后,让学生通过选择教师提供的方法及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得到自己希望的结果。

3、增强对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视程度

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教学,尤其要重视动作要领的教授。体育教学中的动作要领是在体育运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体育研究者总结出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非常强。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动作要领准确表达给学生。学生在充分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就会更熟练、更准确地完成各项体育动作。比如教师在教授立定跳远时可以这样讲解:落地之前膝盖一定要前顶,尽量把脚向前伸,千万不能先用脚尖着地。落地时双脚不要并拢,这样做重心不稳,容易摔倒。正确的动作是双脚距离与肩膀的宽度大致相当。教师还要注意纠正学生技术失误和不规范动作,尽量让学生摆脱原地小跳以及双脚踩踏起跳线两个技术性失误。

4、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两两合作学习,四至六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好朋友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果经常采用一种合作学习方法,学生当然就会感到厌烦,合作学习时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涨,讨论的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合作学习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这次四人小组讨论,下次可以找好朋友商量,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讨论时热情高,讨论得出的结果当然也会不错,合作学习的目的就能顺利达到。而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体育老师经常用到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发现当老师布置完讨论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小组干脆说起了闲话,等到交流时就哑口无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我忽视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没有自己先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理解意思,怎么能进行合作学习呢?大伙儿在讨论时说些什么,又有哪些结果呢?这都说明没有自主学习,就不可能进行好合作学习。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5、完善体育教学评价考核机制

不再以传统的固定标准这类评价机制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从不同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对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进行考核、评判。注重过程教育,不以最后的结果作为下定论的唯一依据。在教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因时利势地协调好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手段入手,合理的选用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把新课程理念融入现实的教学之中,让体育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