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眼斑螳螂成长笔记

2014-05-30 10:48周伟徐康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4年6期
关键词:螳螂羽化交配

周伟 徐康

小读者们,你们见到过云眼斑螳螂吗?

动物园项目动物的饲养,需要饲养员精细的观察和记录,我们通过亲自饲养,把科学的数据提供给我们的保护教育人员,通过讲解让大众了解动物饲养员的工作,了解真实的保护教育内容。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一种作为项目动物的昆虫—云眼斑螳螂在动物园里饲养的过程。

云眼斑螳螂属于昆虫纲螳螂目花螳科,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其形态奇特、颜色鲜艳、观赏性非常强,因翅膀上有标志性的眼斑而得名。在我国分布于云南、江西、福建、湖北等南方地区。

云眼斑螳螂在野外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在捕食完猎物或休息时常用口器舔干足,进行自我清洁。一年一代,雌雄交配后,雌性螳螂会把卵鞘产在树枝或树干上。

新羽化的成虫2周后性成熟,就可以进行交配了。雌雄交配之后,雌性螳螂从腹部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泡沫状物质会很快凝固,形成细长条状的坚硬卵鞘。6周后小螳螂孵出。

因为是室内养殖,不存在过冬的现象,所以我们把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在50%~70%。

一龄:刚孵出来的螳螂身体柔弱,呈嫩黄色。约3小时候后,外壳逐渐硬化,体色变深。出生后的小螳螂第1~2天不主动取食,可以不进行投喂。1个卵鞘可以孵出幼螳约40只。为避免饲养环境内螳螂密度过大,第3天开始分开饲养,此时我们主要投喂果蝇作为小螳螂的食物。

二龄:身体比一龄增大增长,呈暗黄色。这段时期还是以投喂果蝇为主要食物。

三龄:身体腹背部中央出现一个眼斑。由于身体增大,食量增加,需要单独饲养,避免相互捕食,这时主要投喂黄粉虫、苍蝇等食物。

四龄:身体继续增大,只要不处于蜕皮中,都可以主动捕食,可以投喂蟋蟀等。

五龄:食物选择上偏好飞虫,可以多投喂苍蝇或者飞蛾。

六龄:胸背部有明显小三角翅芽。

成虫:蜕皮变为成虫,刚羽化时长出的翅柔软、湿润、卷曲,暴露于空气中2小时后,逐渐舒展,覆盖整个身体腹背,体呈绿色,颜色鲜艳,眼斑明显。雄性身体略细窄,雌性身体腹部宽大。

随着温度变化,若虫的成长速度受到影响。

28~30℃时:生长速度最快,捕食积极,状态活跃,每7~10天蜕皮一次。

22~26℃时:生长速度放缓、蜕皮间隔时间延长,但不影响若虫正常蜕皮和最后羽化。

20℃以下时:生长缓慢,捕食不积极,易死亡。

猜你喜欢
螳螂羽化交配
不同交配方式对家蚕种性影响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螳螂
螳螂
螳螂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当自由交配遇上自由组合的几种解法浅析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