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情感教育

2014-05-30 08:42刘淑伟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历史课爱国历史

刘淑伟

初中历史课是各门学科中最富于民族性,最能启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最富于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的一门学科。利用历史课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仅就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教育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导语,以疑激情

教师如能在新课的开头精心设计导语,产生一种独特的教学情境,就会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也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在讲授七年级下《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我说:“唐朝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个朝代。每当提到它,就会想到很多隋唐英雄的故事,大家说说你们都会想到什么?”学生纷纷回答之后,我补充说到:“还有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渡海来华的日本遣唐使等。它的灿烂文明千余年来影响着东方世界。这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的开创者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导语把学生带到了多彩的唐朝历史场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本课和以后几课内容打下基础。

此外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感 ,也是诱发学生爱国激情的极好材料。在教学八年级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始前,我先播放了一段港、澳回归时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片断,一下把学生拉回到曾经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时我抓住时机提出,“港、澳的顺利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而且回归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是什么政策铺就了这条回归之路呢?今天就让我们打开第12课,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

另外运用谜语引入,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也很有利。

二、设置情境,寓情于中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设置情境。首先,动之以情,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使其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如八年级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节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言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在近代还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一百余年中,流淌着无数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许多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894年那个盛夏,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其次,教师要善于打破时空限制,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地这样设计:假如你是历史中的人物,面对此情此境你如何想?怎样做?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最后,欲说还休,欲言又止。记得小时候听单田芳老师说评书时那种“如痴如醉”。究其原因除了单老师高超的口才之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单老师特别善于在每一段评书结束时都留下一些悬念,说到关键时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每让人牵肠挂肚,甚至连做梦都在想着下回故事的情节。我想单老师对于听众心理的研究可谓透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够运用一些技巧,想方设法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在每节课结束时都有意猶未尽、回味不绝之感,那么我们何愁历史课铃声响起,学生不趋之若鹜?其实,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关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是我们在设计课堂结束环节时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渗透教育

在深入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如何在历史课中将历史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生活相结合,已成为历史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让历史贴近我们的生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四个方面:

1、创设历史情景,让历史与学生生活接轨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创设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把古与今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生活,从视听觉、心理等多方面给予信息,有助于将抽象、枯燥的历史事物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由今忆古,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如在讲授《中华文明的勃兴(二)》一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假设孔子、庄子和韩非子今天做我们的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他们各自会如何处置?你觉得哪一种处置办法更好?”由于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进行了颇为激烈的讨论。这个情景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通俗地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同时使学生发现了他们所学东西的现实意义,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联系历史

从学生身边生活或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出发,联系实际,把历史尽量生活化。如讲《鸦片战争》时可以联系当今毒品泛滥的形势,由毒品的危害联系到近代英国输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以及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和当今禁毒的意义。又如讲《血肉筑长城》一课时,可以联系“钓鱼岛争端”的新闻,并提出疑问:“我国为什么会出现大范围的反日游行等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感受日军的残酷血腥以及他们发动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巨大民族灾难,意识到中国人民只有发展自己,奋发有为才能摆脱“亡国”的危机,更容易理解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众志成城,英勇抗敌史实,体会当时全民族抗战的悲壮精神。这样贴近学生生活,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3、从社会的热点中让学生关注历史

学生希望了解每天都发生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热点等现实问题,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历史教师虽要博学更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丝缕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热烈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同时,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探究。

总之,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培养爱国情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教学单元有集中设计,课课有落实措施,以扩大爱国情感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历史课爱国历史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