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度效” 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
——以《信阳日报》“关注老城拥堵”相关报道为例

2014-06-07 05:50向炜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信阳市老城区老城

□向炜

(信阳日报社,河南 信阳 464000)

把握“时度效” 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
——以《信阳日报》“关注老城拥堵”相关报道为例

□向炜

(信阳日报社,河南 信阳 464000)

党报如何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既是传统媒介环境中的一个旧话题,又是新的媒介环境下亟待解决的新命题。对于提高舆论引导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把握“时、度、效”,这是对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精髓和核心的高度提炼,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方法论。《信阳日报》的两组“关注老城拥堵”相关报道对此作了有益探索,发挥了以新闻宣传报道为深化改革、凝聚共识的作用。

新形势 时、度、效 党报 舆论引导力

有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舆论引导的主要阵地,党报面对当下新媒体迅速普及、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各种观念不断碰撞等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党报舆论引导能力?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易于接受并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闻媒体主动出击、把握尺度、力求实效,提升舆论引导力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河南《信阳日报》于2014年1月17日起相续刊发了该报记者向炜采写的两组共六篇系列报道,旨在推动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些报道主题鲜明,对“时、度、效”的把握准确到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鸣,不仅缓解了部分群众的抱怨情绪,而且引起了信阳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2014年的信阳市“两会”最终分别将“发展城市交通”、“解决城区拥堵”确定为一号议案和一号督办提案,推动了这一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适时发声,及时回应群众关注

“时”是对舆论引导最佳时机的把握。也就是把握好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依据后续发展跟踪报道,以合适的时机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2014年春节期间,广大务工人员返乡,信阳市的人流量、车流量达到峰值,信阳市老城区停车难、无序停车、道路拥堵等诸多问题显著暴露出来。一方面,市民对此现象出现了抱怨情绪;另一方面,也让负责监管的交警们疲惫不堪。一时间,停车难、道路拥堵已成为市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信阳日报》及时抓住这一热门话题设置选题(参见表1),以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关注老城拥堵”为话题,通过报道问题、分析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如此推出的报道自然备受关注。

表1 2014年1月《信阳日报》对“关注老城拥堵”的报道

从表中可以看出,《信阳日报》于从1月17日至21日在要闻版面相续推出《老城区停车现状令人堪忧》、《机动车无序停放之危害不容忽视》、《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需齐抓共管》第一组三篇报道,率先提出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道出群众近期关心的焦点问题,从而引起公众较大的关注与反应,成功设置“关注老城区拥堵”新闻议题。

此时,针对广大市民反响强烈的老城区拥堵问题,记者继续进行了专题调查、走访和民意访谈,对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一线执勤的交警和一些市民进行交流和沟通,寻求治理信阳市区拥堵问题的良策,写下第二组三篇报道:《信阳老城区,堵!》、《为什么这么堵?》和《为信阳“治堵”找出路》,力求为信阳“治堵”找出路,报道分别在《信阳日报》1月22日、27日、28日要闻版刊发。

有理有度,引导群众科学认知

“度”是对舆论引导尺度的准确把握。在网络舆论、微舆论等自媒体兴起的新形势下,面对舆情复杂的热点问题,党报只有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不迎合不越位,掌握报道基调、规模、力度和分寸,才能充分反映民意,正确引导舆论,搭建出“公众了解和表达热点难点问题的可信任渠道”。

“老城区道路拥堵”是近几年信阳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的“老大难”问题之一。这些热点问题是关乎民生利益的重要问题,在采写这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要多看多想,尽可能客观公正、科学理性地把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有价值的探索提供给广大读者。

在《老城区停车现状令人堪忧》、《机动车无序停放之危害不容忽视》报道中,对于停车难的问题根源,采取不回避的态度,直面揭示问题存在的原因;在《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需齐抓共管》、《为信阳“治堵”找出路》中,综合多名相关当事人的合理意见,得出五项解决老城区停车难的可行性措施。

这组报道通过采访不同的当事人,使报道观点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就是注意到了“度”的把握。在定位自身媒体角色时,《信阳日报》做到了“有定位”、“不乱语”,让读者科学认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一个无法回避,也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有为求效,推动问题合理解决

“效”,就是要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新闻报道既要及时回应受众的关切,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真相,又要善于因势利导,推动问题合理解决。

作为主流媒体,党报理应在这方面有更大作为,为公众有序参与政治搭建有效平台。在《为信阳“治堵”找出路》中,记者就直接将市民的心声表达出来,道出市民的期待后,该报记者又于2014年2月信阳市“两会”召开前夕,通过答记者问的方式,再次对这一广为关注的话题进行全面梳理,推动问题的进一步解决。由于记者调查走访深入,报纸重要版面大篇幅及时予以刊发,“关注老城区拥堵”的几组报道一经刊发,就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引发了政府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重新思考。在随后召开的信阳市“两会”上,不少信阳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出解决老城区道路拥堵的相关建议和提案,并最终作为市人大代表一号议案、市政协一号督办之提案提出,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党报适时发声,关注民生热点,让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党报媒体得到充分体现,进而推动相关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信阳日报》的这几组报道,充分体现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无疑也是党报把握时、度、效,提升舆论引导力的成功范例。

(本栏编辑:尚志鹏)

猜你喜欢
信阳市老城区老城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信阳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