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策划 本土化 增创意
——浅议地市级晚报封面版的编辑技巧

2014-06-07 05:50董洪富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9期

□董洪富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多策划 本土化 增创意
——浅议地市级晚报封面版的编辑技巧

□董洪富

(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报纸的封面版如同报纸的“脸面”,一张报纸的“脸面”漂不漂亮,是显示办报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报都把封面版做得美观大方。既有很强的可读性,又能彰显媒体责任,吸引读者的眼球。作为地市级晚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不少媒体都在新闻采写、版面设计、稿件编排等方面下功夫。作为一张报纸“脸面”的封面版,如何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发挥引导读者的功能,需要编辑具备几种意识:多策划、本土化、增创意。

策划先行,根据内容对版面量体裁衣

在西方国家,封面版一向被称为报纸的“橱窗”,至于“橱窗”里陈列什么商品招徕顾客,是封面版编辑面临的重要课题。既然封面版如同一个新闻“橱窗”,就需要编辑要把当天发生的最重要、最精彩、最有趣的资讯在封面亮相,既达到推销新闻产品的目的,又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一般来说,封面版的付印时间都比较迟,往往等到其他版面都付印了,封面版才开始构思设计制作。一份地市级晚报至少有十几个版面,等后面的版面全部付印已是凌晨一两点钟,编辑此时才开始构思封面版的内容不免有些仓促,一边是印刷厂等着付印,一边是编辑匆忙做版,否则影响报纸能否按时送到读者手中,这要求封面版编辑首先要具备策划意识。

每天下午谈版会上,当各位编辑报题目的时候,封面版的编辑要有筛选意识,注意选取当天重大的、有影响、有价值的新闻,作为当天报纸的主要卖点。采编部门需要及时策划,根据稿件的内容安排合理的版面。而作为地市级晚报的封面版,应该选取本地重大决策、民生问题、社会新闻等稿件,作为当天的重磅新闻推出,占据封面版的主要位置。一个好的封面版能否吸引读者,不仅要有本地发生的一些本土新闻,还应包括当天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让读者在同一版面迅速了解当天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继续翻看后面版面刊发的新闻。

此外,编辑对封面版的图片导读也应具有策划意识。根据稿件内容设计或选取精美的图片。图片导读在美化版面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图片就像是报纸的眼睛,精巧的图片设计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图片导读起到了强调新闻事件,引导读者阅读的作用。如果一份报纸的“眼睛”不好看,势必会影响报纸的吸引力。只有会“打扮”、会化妆的报纸,才能吸引读者“眼球”。

打造本土,主打本地新闻凸显地方特色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随着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加快,报纸上的国际国内文化体育新闻在网络、手机等媒体终端已报道过多次。唯一不同的是报纸重磅推出的本地新闻、独家报道等。封面版导读的本地新闻多不多?关系到报纸对读者有没有吸引力?本地新闻、独家报道是地市级晚报独特的优势,是对同城媒体的独特竞争力,也是对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不少地市级晚报都注重打造本土新闻,本土化新闻是一个极大的卖点,往往要占大半个版面进行导读,封面版的导读设计应优先主打本土新闻,把地方新闻作为报纸的一大卖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提是当天国际国内没有重大的新闻发生。封面版导读国际国内新闻,也要注意增加本土视角,每个环节尽量彰显地方特色。

如果遇到重大的突发事件,封面版要不惜版面重磅推出。比如,在编发江苏出台沿海开发文件时,封面版及时把政策落地,把涉及连云港的政策进行解读,并把涵盖连云港的九个城镇进行图片导读,让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

在导读地方新闻时,要把关系民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的新闻放在显著位置。比如地方出台重要政策,适当设计图表,还要注意排列组合,把一些同类的、有联系的新闻进行巧妙编排,让读者看到精彩的版面语言,感受到编辑的匠心独运。

此外,编辑要选取有价值的新闻图片,如遇到地震、空难、重大伤亡等天灾人祸,要不惜版面重磅推出。比如在编发马航客机失去联系稿件时,编辑把飞机飞行的示意图标出,并把失联名单上的连云港人进行导读,整个封面版既有标题导读,又有图片导读,色彩丰富,线条粗犷,气势磅礴,极富视觉冲击力。

增加创意,“导读式表达”彰显媒体责任

一份好的地市级晚报导读少不了编辑的创意,不同稿件标题的排列组合,经过编辑的巧妙编排,的确能起到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这需要编辑具有创新意识,设计精美的版式,让读者在翻阅报纸时,把当天发生重大的、可读性强的稿件集中到一起,根据版面情况进行取舍,用不同字号、色块、底纹进行有效排列组合,通过抓取新闻内容的关键词,经过重新整合包装,使新闻获得新的内涵。让整个版面图文并茂、版式疏朗大方。

《纽约时报》时任总编辑阿贝·罗森塔尔说:“封面版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只是一些重要新闻,还包括本报编辑们对重要新闻的判别能力。封面版不仅是新闻,而是新闻+《纽约时报》声誉”。可见展现报纸价值观的“导读式表达”必不可少。编辑要和相关版面编辑及时沟通,学会在导读中表达立场、态度,在简短字句中展露报纸的社会责任、人文关怀,能够正确引导舆论、塑造报纸品格,将图片、文字等编排元素组合在一起,更好地表现新闻事件。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对封面版显得尤为重要。编辑应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一定要把标题做得精练、精彩,尽量与后面版面的标题不同。封面版的标题制作得是否精彩、抢眼,决定了这张报纸吸引读者的程度。此外,封面版编辑要学会一些做版技巧,不能全指望组版和美编来设计版式,美编往往是注重版式美化,不一定能体现出编辑的创意和思想,而作为封面版的编辑,一定要先仔细阅读当晚付印的报纸,从中选取有价值的新闻作为导读,封面版做出来之后,再请美编进行适当的美化,这样做出的封面版,如同一张精美的“菜单”,色香味俱全,读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在长时间的实践摸索中,封面版导读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披沙拣金,筛选有价值、可读性强的好新闻;第二步是创意创新,根据筛选的内容,重新整合包装,巧妙安排导读;第三步是在导读中适当表达媒体的立场。除了具备上述几个方面的意识之外,要整理出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真正适合报纸自身的定位和特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编辑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把封面版做得更可读、更美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