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汉沽的螳螂拳传人

2014-06-09 18:18李瑞林
搏击·武印文踪 2014年6期
关键词:双刀形意拳武艺

李瑞林

本文要介绍的人物叫李玉广,天津汉沽人氏,是笔者的同族本家。说起李玉广与螳螂拳的渊源,得从李家的族谱(文革中被毁)说起:

族谱有记载,约1850年左右,有我先祖李四、李六(万恒)兄弟二人随船出航,途中在山东龙口李万恒患病,李四陪同六弟下船诊治。

耐心伺候李万恒的李四被医病的郎中及其独生女儿相中。在郎中的撮合下,李四与郎中的女儿定终身,落居在龙口。郎中还经营有药铺,由女婿和女儿经管。

郎中会螳螂拳技艺,李家兄弟俩跟着学练。李万恒艺成归乡,立下只在家族中传授武艺的规矩。

当时宁河县崇仁里第五保的营城村甲长邵某,祖籍浙江,先人曾受命任海防千总之官职,带兵驻防京师汉沽营城,死后葬于此地。邵某担心祖墓被盗贼挖掘,一直寻找看守坟茔的人,就找到了以打鱼维生的李万恒,让其为邵家看护坟茔,以无偿住房、无偿耕种坟茔四周的荒坨土地为回报。万恒答应,全家老少出动,开垦荒田40亩,种植了高粱、玉米。

乡保听说李万恒种地不交租,就来苛刻盘剥。李万恒气愤不过,熬油写状纸,裹了几个饽饽,鸡叫起身,徒步去八十里外的宁河县县衙鸣冤喊屈。

不料县太爷接受了乡保的贿赂,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派了两位捕快来营城,进屋伸手要拿李万恒。李万恒自然不服,一前一后站在门口。有一个捕快起步就势借力一个螳螂捋臂,把捕快引了一个前扑大趔趄,另一个捕快也伸手去抓。还没有来得及行动,照样被李万恒瞬時打倒,之后李万恒窜出家院,飞身越壕,钻入芦苇圈里。

自此“李六”李万恒有功夫的名声传遍汉沽,多有登门求艺者。李万恒恪守立下的规矩,螳螂拳艺不外传。

李万恒之子李宝祯,(1875—1977),自幼受父辈熏染,继承衣钵,刻苦练艺,身体健壮,为人侠义,是远近认可的十爷(家族排行)。

日寇侵华时期,“偷盐换粮”,是当地贫苦百姓的一种无奈举动。已经年过六旬的李宝祯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到日本人管理的盐场“偷盐”,换得粮食维持全家生存。汉沽、寨上、营城的穷苦百姓被逼无奈,也纷纷效仿,以偷盐求生存。这些偷盐的百姓,都愿意请艺高胆大的十爷李宝祯当主心骨,做保驾。李宝祯总是痛快地答应,在偷盐人群的离开后自己再“偷”,绝对谢绝“偷盐人”的馈报。

对尾追而来的盐警,李宝祯施展身手,打得他们鼻青脸肿,甚至抛入水中。后来,盐警看到有成群的人偷盐,就知有“克星”李宝祯助阵,装作视而不见。或待偷盐的人群走远后,再做敷衍。李宝祯102岁寿终。

李宝祯的儿子李发德,是汉沽化工厂的一名起重工人,从小就跟着家族长辈学螳螂拳艺,武艺高超,武艺高超,动作利索。孙子辈分的有李国友、李国良、李国臣等多名练艺者。

李家的螳螂拳艺传到重孙辈传人李玉广手中,与时俱进,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李玉广幼年即得家传,在实行义务兵兵役制的第一年服役,退役后继续和家族前辈学艺。玉广头脑灵活肯吃苦,悟螳螂拳之奥秘,在家族中首屈一指。

形意拳大师唐维禄的艺高弟子董佩庭,是李宝祯的小舅子,受过薛颠的指点,武艺非凡。董佩庭常来姐夫李宝祯家切磋、交流拳艺。见重外孙李玉广习武认真有灵气,对其它门派武艺也感兴趣,从内心喜欢他,练艺场上难分辈分,爷儿俩结下了忘年之交。虽然由于辈分的限制,董佩庭不能接受李玉广的拜帖。但爷儿俩的武艺切磋、交流从没有停断过,直至董佩庭老先生于1980年在津去世。

经过董佩庭武师的点拨,融入形意拳艺的螳螂拳艺,让李玉广的功夫更是百尺竿头又上一步。他一改前人的规矩,对外传授家族承传武艺。

汉沽自打有了习武人,逢年过节都要出少林会助兴,热闹非凡,成为汉沽的一道风景。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习武的李玉广,自然成了这一活动的领袖人物,逢年过节组织门人,外邀其他门派的高手,组织汉沽的少林会,一展汉沽习武人的雄姿与风采。

少林会上,李玉广的每个弟子都有几个表演节目:高庭发:春秋刀、虎头双钩、单双刀、形意拳、梢子棍、拦八截进枪;

刘阳:单、双刀,绳镖、提篮枪、五虎断门枪、花枪;祝利元:螳螂拳、小石拳、大洪拳、单刀、空手夺枪、推手、散手、三节棍、单鞭;

李俊欢:大洪拳、金刚拳、燕青拳、蟠龙棍、虎头双钩、钢鞭;

包建会:形意拳五行、十二形、连环拳等;

刘宝月:八卦绵掌、形意拳、单刀、三节棍、双鞭;

邓立凤(女):形意、八卦掌、龙形八卦掌、单、双刀、鞭;

李家志:乾坤圈、剑术、三节棍过枪、形意拳、八卦掌。

刘爱林:芦花拳、双刀、蟠龙棍、单刀、三节棍进枪、空手夺枪、绳镖。还喜爱京剧,根据京剧五虎荡的动作,把绣球领狮动作改变成双刀领狮。这个节目,在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天津市全民运动会上做表演,得到如潮的掌声、好评。

猜你喜欢
双刀形意拳武艺
双刀进枪项目双刀拨枪动作的训练方法及手段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
李兰娟
武艺 沈月是很自然不矫揉造作的女生
太谷县形意拳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双刀盘直齿锥齿轮铣齿机
“故事”与“新诠”——对话武艺
武艺 二十四孝图
三轴双刀架数控车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