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说存诗探究

2014-06-10 03:03张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言文人诗歌

张巧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古小说存诗探究

张巧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小说中的存诗更是为小说增添了很多美感。古小说存诗受到了诗骚、史传文学和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又与文人诗互相糅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因此古小说用诗的手法一直对后世小说的创作有深远影响。

古小说;文言小说;存诗

一、古小说的存诗情况

程毅中在《古小说简目》中说“古小说相对于近古的通俗小说而言,称为子部小说或笔记小说”。根据鲁迅的《古小说钩沉》来看,古小说是指唐前的小说。而黄霖《古小说论概观》中认为古小说等同于古代小说。相对白话小说,古小说时代较早,文体较古。本文将以鲁迅先生的定义为准则,以唐前的文言小说为研究对象。在这个小说发展的初级阶段,诗歌这个重要的文学载体,它在小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小说的存诗上接《诗经》《楚辞》之遗韵,下启盛唐诗风之先端,为小说增添了许多美感,也推动了古小说的发展。

古小说被保存下来的不多,参看了程毅中的《古小说简目》,宁稼雨的《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和袁行霈的《中国文言小说书目》,以及鲁迅的《古小说钩沉》,唐前的文言小说有《山海经》、《穆天子传》、《燕丹子》、《博物志》、《小说》、《列异传》、《鬻子》、《世说新语》、《异苑》、《拾遗记》、《汉武帝洞冥记》、《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海内十洲记》、《神异经》、《西京杂记》、《旌异记》、《集灵记》、《冤魂记》、《因果记》、《冥祥记》、《补续冥祥记》、《感应传》、《齐谐记》、《续齐谐记》、《幽冥录》、《搜神记》、《荀氏灵鬼记》、《孔氏志怪》、《志怪》(祖台之)、《研神记》、《神录》、《近异录》、《述异记》、《古异传》、《启颜录》。虽然有些小说的原本已亡佚,但在后人的辑佚中仍然可以看到。在这些古小说中,依然有一些诗歌被保存下来。

根据诗歌总集对古小说中存诗的辑录,我们得知古小说存诗的一个大致情况。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具体情况如下:《穆天子传》存诗5首,《搜神记》存诗8首,《汉武帝内传》存诗3首,《世说新语》存诗8首,《拾遗记》存诗6首,《异苑》存诗4首,《周氏冥通记》存诗6首,《山海经》《燕丹子》《博物志》《汉武故事》《西京杂记》《续齐谐记》《幽明录》《述异记》中也散存着一些诗,只是数量不多,每部古小说中存诗一首。而且逯钦立先生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还收录了一些古小说中歌、谣、杂辞,虽然它们不是完整的诗,但都具有一些诗的特征。

二、古小说存诗的具体分析

古小说中的存诗具有多种体裁。《穆天子传》、《燕丹子》、《山海经》中的存诗创作时是明显受《诗经》影响的,通常都是四言诗,而且有重叠递进的句式。而汉代文言小说的存诗又多受骚体赋影响,常使用带有“兮”的语句,而且抒情性很强。魏晋时期文言小说的存诗既有受《离骚》《楚辞》影响而创作的骚体诗,也有受《诗经》影响的四言诗,还有受《古诗十九首》影响的五言诗,但《拾遗记》中的存诗却是七言诗,这也是唐前文言小说存诗中仅有的七言诗。早在曹魏时期我国的七言诗就已经成熟,这也是文人七言诗对文言小说存诗的一个重要影响。而南北朝时期的存诗也多为四言和五言诗。古小说中存诗体制多样性,由此也可以看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发展很活跃。

古小说中的存诗题裁也是具有多样化的。有仙道色彩的诗歌,在《汉武帝内传》中这类诗歌居多,小说使用了大量的赋文来描写求仙问道的玄幻物象,铺张扬厉,用丰富炫彩的语言营造了仙界之盛境。而文本中的存诗也有此特点,诗赋文的结合使文言小说的故事性和审美艺术性融为了一体。也有抒发爱情的诗歌,《搜神记》中的《崔少府女赠卢充诗》则是借助诗歌描摹人物风貌,来增强抒发的情感的。吴志达说它“文字朴素清俊,而情深义真”是“魏晋时代极好的五言诗”。也有写民生时政的诗歌,《黄竹诗》,这完全是一组哀民诗,穆天子以诗言志抒情,寄希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意向。虽然古小说中存诗的题材没有文人诗那么发达,但是也足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迅速发展对古小说引诗具有促进作用。

古小说中引入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增强小说的抒情性。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审美特点。中国古代的小说在描写人物风貌,自然景观时不像西方小说那样刻画得很详细,而是往往以诗歌的形式粗略地临摹状貌以获取神韵。在唐前文言小说中借助诗歌粗略地描摹自然景观,以增强故事情节抒情性和读者想象的存诗很多,如《拾遗记》中的《娥皇歌》,《汉武帝故事》中的《秋风辞》,《拾遗记》中的《招商歌》等。《穆天子传》中就借助诗歌描摹自然景观,以便增强所要抒发的情感,从西王母与穆天子之间的一组对答诗来看看《穆天子传》中的存诗特点。《白云谣》前四句都在描写景物,苍茫的大地间,高耸的山峰与白云相交融,层层叠叠的山峦中隐现出悠长的道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寥廓的意境。最后一句则倒出了殷切的希望,虽然世事无常,但仍希望能再会。这些存在于古小说中的诗歌内容很简单但很纯然,大大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

在古小说存诗中也有一些叙事性强的诗歌,它们平铺直叙,有些甚至是很口水话,但是依旧为文言小说深化了主题,增添了审美艺术。这类口语化很强的诗歌在《异苑》中较多,大概与小说文本内容是记录怪异之事,而且篇幅都很短小有关。《搜神记》中的《紫玉歌》叙事简练,却能把诗歌与故事情节融合在一起,增强了小说本身的故事性。因此,无论是借助诗歌描写人物风貌,自然景观,还是述说故事,都是为了增强古小说的抒情性和叙事的艺术性。

古小说的存诗依附于小说文本,它既向着文人诗发展,但又

具有自己的特征。

三、诗歌与文言小说的关系

闻一多的《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维系封建精神的是礼乐,阐发礼乐意义的是诗,所以诗支持了那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化”。由此可见,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也正是受到《诗经》《离骚》和楚辞的影响,在文言小说的叙事中开始出现了一些诗歌,使叙事增加了抒情化。

古小说受诗骚和史传文学影响很深。陈平原认为中国小说是史传传统和诗骚传统的产物。而吴士余也认为“中国小说文体的产生和演变,始终受着史传叙事文体与抒情文体的影响。”古小说的产生与史传文学有密切联系,因此古小说中出现诗歌也正是受此影响,这也是小说文体和诗歌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首先,小说中诗歌的运用就是直接受诗骚这个抒情文体影响的,而且文言小说中诗歌的产生也是对我国诗歌这一主流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穆天子传》中的五首歌谣和《燕丹子》中的《琴女操》就是深受《诗经》影响的,这些诗歌引述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作者再对语言进行加工,使小说的情节更具有韵味和诗味。此外还有《搜神记》里的《淮南操》,《西京杂记》里的《黄鹄歌》都是受《离骚》的影响。此外,我国的小说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被列入了“诸子略”中,此后小说在目录学中一直都在子部和史部中,而《四库全书总目》中,小说依然在子部中。由此也可以看出文言小说与先秦诸子散文关系密切,特别是先秦叙事散文对文言小说的影响很大。受到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文言小说和小说中存诗呈现出一种韵散结合的特征,诗歌的抒情性和韵文化也经常在文言小说中使用。而且唐前文言小说中的韵文和骈文是很发达的,语句措辞精美,多用对偶,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也经常使用,由此也可以看到先秦诸子散文中语言的押韵,节奏还有抒情性对古小说语言的诗化是影响很大的。古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骈文和韵文,把小说的语言赋予了诗话的特征,而且文言小说的散文化语言也为诗歌渲染了诗意的氛围。

古小说中引入诗歌是受了史传文学借《诗经》成句而歌的影响,只是到了汉代,又受到乐府诗和辞赋影响,因《诗经》成句而歌就走向了文人诗的转变。小说中的诗歌是受小说的具体情节制约的,它依附于小说;而文人诗的引经据典是为作者的抒怀寄情服务的,也就是说小说中的诗歌是以作品人物出发的,而不是从作者的角度。尽管文言小说中的存诗与文人诗有差异,但是小说存诗不仅展示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而且使文言小说的内容雅化了。

在《燕丹子》中还有两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诗虽然是小说中的诗句,为小说渲染了一个很悲壮的离别画面,这两句诗还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诗化的环境,在秋风萧瑟的清晨或是黄昏中,荆轲在易水边与太子丹告别。在这个画面中,一个“寒”,为离别的场面渲染了悲凉,表达出了离人的痛楚和决绝。这个环境的描写也为整个小说奠定了一个凄凉的氛围,似乎使读者能隐约感觉到这个故事的悲剧结局。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环境的描写,都是为推动故事发展的。而文人诗引用历史典故是诗人寄托情怀所需,例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昔日太子丹在易水边送别荆轲,今日骆宾王亦在此处送别友人,虽然都是送别,但两首诗的侧重是不同的。《燕丹子》中的两句诗是为了渲染故事情节,是为小说的具体情节而服务的。而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是诗人借这个典故来抒发自己苦闷情怀的。

但古小说存诗又受到文人诗的影响,而有些文言小说的作者又是很有名的文学家,例如《续齐谐记》的作者吴均就在诗文上很有才华,他的诗文清拔有古气,自成一体,形成受当时世人模仿的“吴均体”,他的诗是文人诗,但在小说中也有存诗“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歌繁霜,侵晓幕。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009页)委婉的表达出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无法表达的情感,使小说本身增加了无尽的抒情性,这就使文言小说存诗具有了文人诗的特征,大大提升了文言小说的艺术性,也使文言小说达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审美诉求。作者使文人诗进入文言小说,就是为了使小说诗化。甚至有些文言小说的存诗跟文人诗是相通的,在《世说新语》文学篇中“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第134页》)这首诗在《世说新语》中出现,是作者刘义庆直接借鉴了曹植的《七步诗》,这正是小说存诗对文人诗的直接引用。

总之,古小说存诗虽然与文人诗有所差别,但是受到史传文学和诗骚影响的小说存诗在唐前文言小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把诗歌和小说相结合,发挥出了诗歌的极大功效,也让小说这种通俗文学得以审美艺术的提升,使文言小说诗化和雅化。

[1]程毅中.古小说简目.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页.

[2]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第154页.

[3]王运熙.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4]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153页.

[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山东:齐鲁书社.1996年.

[7]朱一玄等.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8]王根林等校.汉魏六朝笔记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9]鲁迅.古小说钩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10]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I242

A

1005-5312(2014)08-0005-02

猜你喜欢
文言文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文人与酒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文人吃蛙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宋代文人爱睡觉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