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审美形态

2014-06-10 00:03袁海海
艺术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形式美

袁海海

摘 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舞蹈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对于舞蹈艺术的美学形态界定,对舞蹈艺术的鉴赏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针对具体的事例,通过对舞蹈本身审美品位分析总结,概括出舞蹈所具有的四种概念性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形式美 内容美 至纯 至朴 物我两忘

舞蹈文化随着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对于这本身既有历史又随时代变化的艺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其表面的视觉层面上,对于其审美意义上评判,可谓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样社会现象的背景中,相对蓬勃的舞蹈艺术来说,对其艺术的理解与审美认识就显得缺失和滞后,造成舞蹈艺术受众体在接受上的千差万别,从而引起美学评判、审美界定上的混淆和无章。针对于舞蹈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状,有必要通过舞蹈作品的个例品味形态进行界定和归纳,为舞蹈艺术的审美提供一认识视角。

一、 整齐划一的形式美

“整齐划一”的审美形态的舞蹈,多指群舞,这样的舞蹈形式的作品,我们屡见不鲜。此类舞蹈力求在形式上创造出震撼的视觉形象,表现的内容不复杂,表现的情绪较单一,主题动作简单鲜明。具有可纵性的单个动作元素,在齐跳的画面形式中,突现出壮观的气势。演员在富于变化的调度中穿梭往来,交替轮回,在不停的重复中强调明了的意思,营造出特别的气氛。在整齐的舞蹈形式中处理出层次,如从单人舞到双人舞,再到三人舞,再到众人齐舞,运用了单个动作元素由寡到众的集体扩大化,点到面整齐化的编导技法。演员在作品里只要求很好地完成预制的规范性动作,无需太多的内心挖掘,在流动过程中,熟练的完成预设的场景,烘托出场面,给观众以视觉冲击。这类具有整齐性,熟练性,操纵性,动作语言预设性的作品,我们把它归为具有相同审美艺术形态的舞蹈。

这类舞蹈作品我们接触的很多,例如力士杯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新阿里郎颂歌》、《军中蛟龙》等一些作品,突出的表现了作品在舞蹈形式上的追求,整齐画面中表现出层次,流动中渲染出明了的情绪。作品《军中蛟龙》中,象征操练射击式的主题动作语言,不断的,整齐的反复重现,由单人到双人再到多人,不断放大动作元素,阐释出军人与沙场的特殊纽带和氛围,彰显出军人如蛟龙般的艺术形象。整个舞蹈紧张激动,舞姿飒爽,威慑感人。再如:《千手观音》,此舞蹈作品突出的表现出整齐性的、画面性的美。它没有复杂的情节,只通过对演员以及演员对舞姿的控制,用整齐而富层次的语言变化,营造出神仙般的气氛,倾诉出东方文化所持有的奥妙情怀。

二、创设情景的内容美

人的肢体动作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它是舞蹈编导用来叙述故事,描绘情感的手段和载体,并结合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空间调度,节奏控制,环境的营造等,呈示出丰富多样的内容。在肢体动作语言风格方面,编导和演员可采用芭蕾舞语言,古典舞语言,现代舞语言等;在叙事的结构风格上,可采用散文式的,记叙式的,歌辞式的等等来表现。这类舞蹈作品多注重过程的叙述,多注重细节的描绘,多注重动作语言的提炼和刻画,内容重于动作语言的量化,在语言的力度上着重倾诉,突出演员内心的独白以及肢体语言所要表达的信号,明确所要表达的信息,给予观者以体会得到的意味。

此类舞蹈形式不限,体裁也不限。例如张继刚的前期作品《好大的风》,舞蹈语言运用东北秧歌,独舞双人舞群舞相结合,矛盾冲突明确,展开有序,并以悲剧的方式将舞蹈情绪推向高潮,并将矛盾在悲剧中解决。其中,男主人翁对旧势力的抗争,与恋人相处时的快乐场面,以及男主人翁性格形象的描绘,鲜明准确;女主人翁,她对爱人的依恋,对压迫婚姻的抵抗,到自己拔刀自刎,塑造出在命运中挣脱桎梏,身单力弱却内心刚强的女子形象;以及作品中对代表着黑暗势力的众人与傻子新郎的刻画,揭示出悲剧的根源。整个舞蹈,动作语言精炼,叙述明确,条理清楚,表情达意,结构严谨,故事性强,是舞蹈作品在内容上追求美的典型代表。再如:《咱爸咱妈》,双人现代舞,此舞蹈作品采用形散神不散的塑造风格,特写式的将父亲与母亲的形象展现在舞台。它紧密围绕着两者在社会家庭中的特殊关系,通过一根扁担将他们牢牢牵连在一起,突显出父与母之间的共同命运和感情纽带。舞蹈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刻画,动作洗练,有明确的感情符号信息,观者极易理解。《咱爸咱妈》是一部创设情景,力求内容美的成功作品。此类舞蹈突显对作品内容的锻造和对演员修养的需求。

三、至纯至朴的审美形态

至纯至朴的审美形态类的舞蹈作品多从人民劳动生活中自然产生发展演变过来,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区域性特点,是这类舞蹈艺术作品的社会性来源。此类舞蹈渗透着浓浓乡土乡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动律特征,演员的动作语言直接而坦荡,无矫揉造作,情绪宣泄直白,表现就出具有原汁原味的、至朴至纯的美。这类舞蹈大多未被商业性质的开发,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古朴状态,保持着舞蹈艺术在源头上所具有的纯洁美。

如:江苏苏北农村的葳花船,就是一个有着地方特色的舞蹈个例。此舞蹈节目是在逢年过节时表演的群众性的舞蹈。《葳花船》有两个主要角色,一般一男一女,男撑船,女乘船,(女在船中,船是木结构的,轻便的可以用绳子挑在肩上),紧随其后的是由锣,小鼓,二胡等乐器的小型乐队。在音乐的伴奏下,演员在模拟行船的过程中,逗趣表演。舞蹈风格活泼滑稽,表现出苏北农村公公带着儿媳或者男人带着自己的女人赶集等生活场景。动作语言紧紧围绕动律——葳(象失去重心的感觉),表现出船在水上,人在船上赶集场景。演员肢体动作丰富至朴,生活气息浓郁,大众化。展现出苏北农村水道上的劳动生活。

再如:《云南印象》,是个极具影响的例子。杨丽萍将云南村寨里流传至今,但面临灭绝的舞蹈抢救挖掘了出来,她利用田边耕作的农民当演员,服装道具就地取材于民间,音乐撷取村寨田头劳作时的小调和欢庆时的鼓乐,原汁原味的将民间的舞蹈搬上舞台。动作语言原始而富激情,直接而富变化,舞蹈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原生态的美给人留下深刻的、震撼性的印象。

力求至纯至朴的审美形态,是舞蹈艺术发展的旨归,也是舞蹈艺术追求溯源的一种体现。此类的舞蹈作品,我们归至为至纯至朴的美。

四、物我两忘的随性美

此类舞蹈是舞蹈的高级境界,也可谓舞蹈的终极形态,多指独舞(只有独舞才有可能达到舞者自我内心的自我观照,才有可能做到变化随性)。舞者在舞动过程中,舞姿表现出超然,通透,随性的质感美。舞者几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空灵通达。肢体感觉与心理境界达到了和谐统一,身及是心,心及是身。姿态动作变得纯粹,随心所欲,无法而又有法,每一个内心的激动都准确无误的通过肢体传达了出去,并向四周扩散出去,让观者极度感染和为之动容。

例如力士杯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独舞《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书韵》。其中《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运用维族舞蹈语言,糅合进舞者自身的心境和娴熟的舞姿,使得整个舞蹈酣畅淋漓,色彩饱满,浑然一体,无人为的匠气,风格纯厚。《书韵》运用古典舞的风格语言,借书法为底蕴,将书法的意境与古典舞的韵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书法的奥妙与舞蹈的飘逸。舞者轻盈洒脱,舞姿圆润通达,一气呵成。整个风格随风而飘,随径而行,连绵翻转,晶莹而富质感,混纯而富力道,缥缈而富内涵。

对于舞蹈艺术形态的审美评判和鉴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阐释,如果从舞蹈的主体—舞者和舞蹈的意味—风貌来进行品味的话,可将舞者在舞蹈中流动的质感和品质与舞蹈整体外貌上的风格品相综合起来,可以给其在艺术造诣上划分为具有金字塔状的三个等第。

追求形式上的审美形态的舞蹈,注重动作的操作与累积,大多表现单一的情绪状态,强调场效和画面,舞者自身的参与表现境界不是很高,此类舞蹈归为一范畴,在艺术造诣上当属三个阶梯中的底层;追求内容美的舞蹈,注重作品的思想和演员内心的活动,注重动作语言细节的描绘,强调情节与诗史的效果,舞者在流程中的状态相对较高,此类舞蹈归为一范畴,在艺术造诣上当属三个阶梯中的第二层;具有原生态审美的舞蹈,风格质感至朴至纯,无雕凿的痕迹,透彻明亮。舞蹈品相较之追求内容的舞蹈作品有胜出之处,而舞者的心境与舞蹈风貌几近纯洁,此类形态的舞蹈归为一类,在艺术造诣上也归属三个阶梯中的第二层;舞者将人的精神和某种思想与肢体完美的融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整体风貌随性通透,行云流水般的审美形态的舞蹈当划为一类,此类舞蹈质地和风韵几乎完美,在艺术造诣上当属三个阶梯中的顶层。

此四种类型,概括性的将舞蹈艺术从鉴别鉴赏角度进行了归纳,对舞蹈的审美形态进行美学分析和类别划分,有助于提高舞蹈美学的评判和界定的艺术水准,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鉴赏起到规范性的启示作用,对人们欣赏舞蹈艺术起到消费的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形式美
舞蹈艺术中形式美的思考
现代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形式美的探析
论庆阳香包的图案设计特色
装饰性绘画的美学原则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拴马桩石雕艺术的形式美探析
情之所至,舞之于形
浅析艺术设计的形式与传统
浅析诗词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