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和血中药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4-06-11 03:38薛京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牙弓牙周组织牙龈

薛京伟,高 柠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

龋齿、牙周病、牙颌畸形是口腔的三大主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牙颌畸形定为牙面异常,它不但影响面部美观,而且影响口颌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以至成人的正畸治疗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正畸学已经成为建立和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医疗服务。

我国传统中医采用复方制剂,其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涉及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肾上腺等系统,使机体调节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从整体治疗的目的。中医在治疗口腔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据中医“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主齿、肾虚齿豁”的基本理论,中药的补肾固齿是一系列复杂过程。本研究是采用中药辅助正畸治疗,对其牙齿移动的速度进行干预,并对治疗牙颌畸形矫正中牙列排齐与整平过程中局部组织不良反应,对疼痛的程度与疼痛消失时间、牙龈炎症情况进行比较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口腔门诊就诊的正畸患者共1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1~24岁,平均年龄14.7岁;其中拔牙者6例,平均年龄15.1岁。对照组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1~24岁,平均年龄14岁。拔牙者4例,平均年龄12.25岁;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11~24岁,平均年龄14.35岁。全部病例均经知情同意后纳入实验样本。

1.2 病例选择标准

依据王翰章的《中华口腔科学》[1]。

1.3 诊断标准

牙列拥挤排列不齐的牙颌面异常者。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恒牙列期牙颌畸形患者;排除标准:混合牙列期替牙列期牙颌畸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日本托美(TOMY)托槽0.018系列直丝弓固定矫正器,加补肾和血中药免煎颗粒(江阴天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丹参、知母、续断、骨碎补、枸杞、女贞子各10 g,于每次加力后口服,早晚各1次,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日本托美(TOMY)托槽0.018系列(日本Tomy株式会社,国药管械(进)字2002第2630679号)直丝弓固定矫正器进行治疗。

2.2 观察方法

对牙龈炎症情况、疼痛程度与疼痛消失时间进行比较。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社隆齿科测量系统软件对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主要是牙弓宽度和长度的测量)。获取牙齿移动的变化量值数据,观察补肾和血正齿法对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的促进作用,取得一个客观的数字化量化指标,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观察反应

表1、2显示,我们对口腔正畸排齐与整平每次加力后,患者对疼痛反应和牙龈情况进行了6次观察。

3.2 测量分析

应用社隆齿科测量系统软件对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主要是牙弓宽度和长度的测量。

3.2.1 观察方法 使用数码相机对2组治疗前后牙模型进行拍照,牙模型平放于桌面与相机垂直,模型旁放刻度尺,拍照后获取图像输入计算机,进入社隆齿科模型测量系统,取得2组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数据移动均值,分别除以各自平均取模时间(月),获得每月平均移动量,进行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比较。

表1 疼痛程度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表2 牙龈炎症比较(%)

3.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t检验的方法将用药组与未用药组的月平均移动量进行比较,主要项目包括上颌弓长、上颌弓宽、下颌弓长和下颌弓宽。

结果治疗组上颌牙弓宽度、下颌牙弓宽度大于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与下颌牙弓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上颌牙弓宽度的月平均移动量较对照组的移动速度快(P <0.05);上颌牙弓长度、下颌牙弓长度及下颌牙弓宽度的月平均移动量较对照组亦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月平均移动量比较(月,s)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月平均移动量比较(月,s)

组 别 例数 上颌弓长 上颌弓宽 下颌弓长 下颌弓宽治疗组 7 0.26192±0.20525 0.29016±0.19665 0.15412±0.09763 0.22413±0.14939对照组 7 0.16832±0.17066 0.12668±0.11750 0.17810±0.20018 0.11620±0.08343 t 1.305 2.58 -0.439 2.269 P >0.05 <0.05 >0.05 <0.05

4 讨论

应用补肾和血中药方剂,观察口腔正畸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药对口腔局部牙周组织反应和牙齿位移程度的影响并做一粗浅分析。

4.1 关于正畸产生疼痛的情况

在口腔正畸排齐与整平及整个治疗过程中,疼痛的发生是普遍存在的。有报道认为,疼痛发生率为89.17%,一般发生在治疗后45 min至数小时,高峰为24 h,3 d后逐渐减轻,但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无关[2]。本组疼痛的发生时间与疼痛程度基本一致。在疼痛的消失时间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平均缩短24.25 h,治疗组用药后30 min症状逐渐缓解,随着牙弓排齐与整平,疼痛的发生时间与疼痛程度有逐渐减轻的趋势。

在口腔正畸排齐与整平及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固定矫正器在弓丝上加力,使牙齿在三维空间进行水平、垂直和转矩运动,其结果是使牙周韧带拉紧。牙周膜内血管受挤压和牵拉,管腔变色血流减少,使内部血氧浓度降低的病理过程产生破骨细胞,引起骨吸收而使牙齿移动。此时患者产生局部疼痛症状,影响咀嚼功能。中医学认为“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而当血管化反应表现为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流量增加建立新的微循环,恢复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疼痛症状随之减轻。中医学则认为“活血化瘀,通则不痛”。疼痛在正畸治疗过程的前期表现中尤为突出,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是正畸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药丹参有促进毛细血管增生和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等作用,促进正畸过程牙周组织改建中血管化反应,从而有利于牙周组织改建和牙齿移动[3],明显减轻临床正畸加力后疼痛的刺激症状。

4.2 正畸对牙龈组织的影响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矫正器的戴入,使牙齿不易清洁,特别是儿童,因自律性差更易造成牙菌斑堆积,而使牙龈炎症发生与患龋几率增高。当正畸力移动牙齿时会使炎症进一步加剧,甚至出现牙龈萎缩。因此在正畸过程中,有效控制牙菌斑、消除牙龈炎症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丹参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抑制作用;知母清热除烦、滋阴降火,为齿科要药,其抗菌谱广,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枸杞、女贞子滋肾益肝、乌发明目,治疗腰膝酸软、牙齿松动等病证;枸杞子可提高T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功能[4];丹参、知母则对口腔常驻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续断、骨碎补固肾坚齿、补肝肾、续筋骨,有助于组织再生之效,全方共奏补肾强骨续筋、和血散瘀健齿之功效。

4.3 关于牙齿移动和牙周组织重建

通过对2组拔牙患者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数据移动均值进行比较,牙弓长度、宽度及近远径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这些模型分析方法通常认为诊断价值是有限的。虽然如此但这一分析步骤在正畸领域仍广泛使用[7]。

通过对2组拔牙患者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和牙弓宽度数据移动均值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上颌牙弓宽度、下颌牙弓宽度用药组大于对照组。上颌牙弓长度、下颌牙弓长度无差异,临床上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的发育比值为2∶1,牙弓宽度增加而牙弓长度减少,在牙列排齐与整平过程中,说明中药对正畸牙齿移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牙齿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受压力侧产生破骨细胞使牙齿移动,牙周膜血管化明显,位于牙周膜与牙槽骨交界处最活跃,说明在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续筋镇痛之功效,有研究表明,其提取中分别存在着较高活性的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钙化的物质[8],能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在牙周根面上附着与生长,参与牙周结缔组织新附着的生成过程[9]。续断苷在一定范围内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有抗骨质疏松作用[10],可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的修复[11],从而改善牙周血液循环,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增殖,加速骨组织生长,促使牙槽骨、骨小梁的改建和骨的钙化等作用[12],有利于骨修复和牙周组织重建。

4.4 关于青春快速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研究中我们重点观察了青春快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有4个快速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0~7个月面部深度和宽度的增长;4~7岁为颌面深度的增长;11~13岁面部高度和宽度的增长最多;17~19岁接进生长完成。其中治疗组拔牙患者6人,平均年龄15.1岁,对照组拔牙患者4人,平均年龄12.25岁,2组年龄相差2.85岁。发育期的因素有重要影响,从性别上一般女性早于男性,另外遗传营养等因素也影响生长发育。中国人中女性在10~14岁、男性12~16岁处于青春生长发育期,但在正常人群中青春生长发育期的开始时间及高峰期个体差异相当大[13]。对照组中一位12岁患者身高170 cm、体质量65 kg,其牙齿移动速度高于所有患者,对2组间比较有影响。临床医师利用快速生长发育期进行矫治和确定矫治方案的设计是很重要的。

5 结论

补肾和血正齿法在辅助治疗牙颌畸形牙列排齐与整平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用药组与非用药组牙龈状况有明显差异,中药与调节牙周膜血流量及牙周膜微循环和间质液有关[6],而选用中药的复合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调节功能参与了牙周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缓解减轻正畸加力后的疼痛症状、预防和改善牙龈组织有明显作用;对改善牙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牙齿移动与牙周组织的改建,加速牙齿移动速度有积极的作用和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及发展前景。我们临床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患者达到满意的美丽微笑为最终目标。

[1]王翰章.中华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022.

[2]关晓航米丛波39例正畸患者治疗中疼痛与功能障碍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26(2):175.

[3]丁寅,陈华,徐如生.丹参对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血管化反应的影响[J].口腔正畸学,1997,4(3):106-107.

[4]徐国荣.口腔常用中药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0,234.

[5]邓婧,徐晓燕,等.丹参水煎剂对几种口腔常驻菌斑的体外抑菌试验[J].实用口腔医学,2006,22(4).

[6]段银钟.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巧[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51.

[7]口腔正畸诊断彩色图谱[M].田杰,林珠,主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7.

[8]陈顺,关延林.骨碎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0,25(7):685.

[9]常德有,董福慧.骨碎补研究概况[J].吉林中医药,2000,26(6):62.

[10]郑志水.续断对人成骨增殖和分化作用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388.

[11]刘斌,杨机和.骨碎补对人龈成纤维细胞体外附着与生长的影响[J].中华口腔杂志,1991,27(3):159.

[12]冯克敏,吴永生.药物对牙齿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6,26(3):232.

[13]徐宝华.现代临床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

猜你喜欢
牙弓牙周组织牙龈
微种植支抗对正畸拔牙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影响的研究
整平Spee曲线影响牙弓形态变化的研究
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相关研究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