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2014-06-12 09:40王守菊
关键词:脑组织黏度缺血性

王守菊

(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急诊科,山东 新泰 2712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类局部脑组织出现病变的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医疗机构要不断的提高治疗水平,有效减少患者的感染率以及死亡率。基础的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但是因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和途径导致的病症,所以单一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够完全帮助患者康复[1]。血栓通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它的主要药份是三七,功能为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我院就对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到我院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80例患者,这些患者都经过临床的常规化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45~78岁,平均(56±3.30)。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病变、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对使用药物有过敏症状和禁忌。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都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降低血压、血脂、血糖,以及抗血小板和治疗冠心病等[2]。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辅助治疗:450 mg的血栓通注射液加入250 ml的氯化钠静脉滴注,1天1次。两组的疗程都是半个月。

1.3观察指标 采用NFDS、mRS、ADL进行评分。NFDS表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分越高则缺损就越严重。mRS表示临床疗效,显著改善:-3;改善:-2;轻度改善:-1;无变化:0;恶化:≥1。ADL表示患者的日常活动评分。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同时研究组的疗效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比较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于患者在夜间发病的疾病,患者大多有四肢无力、手足偏瘫或者是意识开始模糊的症状,并且如果患者有动脉硬化的发病史,则病情会更加的严重[3]。患者脑组织中的动脉血流灌注出现下降或者是完全不能连续,此时脑组织不能正常的向机体提供氧气,血液不能循环,糖类物质缺少导致患者缺少能量而最终崩解破坏。患者的血脂和血压等都会急剧的升高,同时血液黏度会超出正常的水平。脑组织不能正常的供应氧气,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的现象。

中药能够在对人体全身进行调理的水平上活血化瘀,增强血液的流动,对血管进行扩张,从而降低血液的黏度,而这正好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症的关键之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就是血液黏度过高,血脂过厚。血栓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的提取物,它能够在改善胆固醇水平的同时降低血糖,增加新陈代谢速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利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1] 张福梅,白德成,李明生.等.血黏度增高大鼠血清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1):24-27.

[2] 向秋玲,陈健文,马仁强.等.三七中人参三醇皂苷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6):705-709.

[3] 陈健文,谭敏宜,向秋玲,等.三七中人参三醇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3):38-41.

猜你喜欢
脑组织黏度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