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作用*

2014-06-12 09:40叶小艳
关键词:支气管炎疾病护理

叶小艳

(铜陵市中医医院内科,安徽 铜陵 244000)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问题食品大肆增加,慢性疾病乘虚而入,其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已成为慢性疾病之首[1]。慢性支气管炎为老年人呼吸道常见疾病及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得知[1],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继发病,由此可见,慢性支气管炎危害极大,我们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治疗疾病。临床治疗经验发现,在开展积极治疗之余,还应积极配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法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近年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做如下总结,旨在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自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本次临床探究的主要依据,患者均拥有完整临床治疗资料,平均年龄(65.2±9.8)岁,平均病程(9.6±7.5)年,临床症状: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喘息、咯痰、反复性咳嗽,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内科护理,患者均经详询病史、查体、临床症状、相关理化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次探究排除并发周身性严重疾病者及依从性差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后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资料具有相似性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根据护理等级实施一般内科常规护理,如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冬季开启取暖设备,防止病人受凉感冒加重病情,建议病人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若患者食欲较差,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至少保证3000 ml。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另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宣教 气温骤变时叮嘱患者增减衣物,鼓励并指导患者强化身体耐寒训练,该锻炼需从夏季着手进行,先以手部按摩面部,再以拧干后的冷毛巾擦拭面部及头部,再为四肢。体质较好者,可在周身行大面积冷水擦拭,可持续至九月份,之后则以冷水擦拭颈部及面部,冬季可用冷水清洗鼻部,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作次数[3]。同时,患者应避免接触刺激性花草、粉尘、动物及过敏原场所,吸烟者应劝解其戒烟。其次,应重视对患者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自我管理方法,讲解相关的中医知识,提高患者的疾病防治意识,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起居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过度,鼓励患者每日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及免疫力。

1.2.2心志护理 中医理论认为,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发挥着协调作用,但不适度的情志活动亦会导致相应脏腑气血的变化,引起七情致病,所以本院的临床护理中同样重视患者心志的护理[4]。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年迈体虚,机体免疫力低下,病情易多次反复,再加上该病病程漫长,病情绵延,患者易滋生抑郁、悲观、消极的心理,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对疾病的预后质量不抱希望,甚至放弃疾病的治疗,如此便加剧疾病的发展。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以便于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并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临床护理应耐心、细致、热心,在与老年患者进行交流时,应注意语气亲和,以拉拢护患间的距离,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自信,增强疾病治疗的依从性。

1.2.3给药护理 因本病多为老年患者,患者体质虚弱,肝肾功能逐步衰退,服药易产生药物滞留,产生药物中毒[5],故完善给药后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如经静脉给药后,应把握好输液的速度,快慢适度,防止给药引发的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使用镇咳化痰、抗感染治疗后应注意用药反应,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用药剂量,服用中药汤剂者,应告知患者正确的服用时间及服用方法,方剂无法正常服用者,可改为胶囊及药丸。

1.2.4按摩护理 从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而言,则属于咳嗽、喘症、哮症等范畴,外邪入侵,病者脾、肾、肺三脏失调,致使肺气上逆而致本病发生[6],针灸联合按摩可有效调理肺气,顺气活血,可以指按太渊、膻中、天突等穴约2 min,以患者酸麻感为度;揉按肺俞、风门、定喘等穴约2 min,以患者酸麻感为度;轻拍背部督脉穴直至背部发热,以皮肤发红为宜,可重复10次,以上穴位亦可辅以艾灸[7]。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可致痰液逆塞气道,改变呼吸频率,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实施腹式呼吸训练,以增加横膈活力来达到宣肺通气的目的。

1.2.5饮食护理 正确的饮食对于降低食物刺激引发的疾病加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营养补给及增强机体抵抗力来促进疾病康复大有裨益。故护理人员还应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向患者讲解正确饮食对于疾病恢复的意义,饮食应符合种类丰富、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热量适当的原则[7],禁食过热、过冷、过咸、干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基于中医养生角度而言,还可适当进食药膳以做食疗,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如阿胶、黄芪、百合、莲子、党参、山药、甘草等,均可制作为药粥、膏品及药膳汤服用。

1.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8]中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标准执行。无效: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呈现任何改善,或有病情恶化现象;有效: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得以改善,胸片显示炎性病变可见明显吸收,咳嗽等症状的间隔周期得以延长;显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正常,痰培养结果呈阴性,胸片显示炎性病变完全吸收,无复发迹象。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探究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疗效对比表

3 讨 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多数系外感风热、风寒,致使肺气壅塞而导致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至后期,气喘则较为常见,情节轻者呈现出活动性气短,情节严重者可出现喘息而无法平卧,面容发黑,面部及足部浮肿,中医考虑为肺肾两脏虚损,无法降气所致。严重支气管炎发作时还可诱发相关急性并发症,如肺气肿、缺氧、气胸、呼吸衰竭或心衰,反复发作若未接受长期有效控制治疗,易导致气道结构变形,发生不可逆的气道阻塞,直至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心病。众所周知,临床西药疗法是通过扩张气管来达到抑制咳喘的目的。成分多为抗生素,其主要目的为快速控制病情发展,但长期使用可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及药物毒副反应,如头晕失眠、心跳加快等症,严重时可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研究显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护理具有长期性,在治疗之余辅以专业护理极有必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时也应遵循中西医结合的原则,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开展腹式呼吸训练及按摩护理以提高治疗疗效,专业的饮食指导可避免因进食不当对疾病康复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此外,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式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于疾病有了正确的认知,自我管理与护理能力大大提升,患者情志也大为改善。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有效帮助消除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复发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1] 朱英,徐桂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45(17):265-266.

[2] 董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见性护理及康复训练[J].实用医药杂志,2011,14(7):122.

[3] 张纪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0,44(32):145-146.

[4] 李晓卿.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24(13);126.

[5] 罗春玲,赵云泉,吕宏.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26(13):118-119.

[6] 庄彦明.综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96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42(20):308-309.

[7] 潘传凤.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药,2013,26(6):1123-1124.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疾病护理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