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机采献血者综合性护理效果*

2014-06-12 09:40李诗敏
关键词:机采献血者血小板

李诗敏

(茂名市中心血站,广东 茂名 5250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师对血液成分的认识不断提升,血小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机采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由单一献血者的血液中采集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实现临床的治疗量,将高浓度、治疗效果好的血液成分制成,将其它成分还给献血者本人[3]。由于其采集的特殊性要求,导致符合机采条件的人群并不多,而临床上对其需求却在持续增加,因而对机采献血者进行全面、周到的照顾,促使其再次献血显得十分有意义。首次机采献血者由于对机采献血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存在诸多的心理疑虑[4-5],如何做好这部分人群的有效护理对于解决血荒问题有重要帮助。我血站在首次机采献血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减少献血反应率,提升满意度方面获得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554例献血者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将2013年1-6月期间进行首次机采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2月进行首次机采献血者为综合护理组共249例。554例献血者中平均年龄(28.4±14.5)岁。体重45~76 kg,平均体重(52.7±6.8)kg。PLT:150×109~350×109/ L,Hb男≥120 g/L,女≥110 g/L,男性HCT正常值0.40~0.50,女性HCT正常值 0.37~0.48。

1.2采血方法 采用美国MCS+血细胞分离机及995E一次性密闭式管道(美国Haemonetics)采血,血液保养液为ACD-B(费森尤斯卡比)血液保存液。献血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血小板采集。

1.3综合护理方法

1.3.1献血前护理 ①献血者在常规检查符合要求后,先到室外放松,缓解紧张情绪,以尽可能减少献血的不良反应。②献血前嘱献血者进食白粥、馒头等低脂食物,预防献血者空腹献血;献血前、中分次给予献血者50ml葡萄酸钙口服液口服,预防枸橼酸钠进入体内引起的低钙反应。③保持采集室内的空气流通,整洁,温湿度控制良好,尽可能给献血者营造宽松、温馨、舒适、安全及专业的献血环境。护理人员穿着整洁、动作缓慢、态度亲切,叮嘱献血者排小便。献血过程播放轻柔缓和的音乐。④向患者详细说明机采的方法、目的、时间及采集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知识讲解步骤为:介绍血小板的功能→采集血小板的目的→采集过程→激发献血热情。期间护理人员还要根据献血者的学历、年龄、职业及献血的相关知识水平对说明方法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⑤心理问题应对:首次机采献血者不同程度存在机采的安全性、采集后的不良反应及是否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等疑虑[6]。在对献血者进行机采血小板后,有2.4%的献血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引发不同愿意的献血反应,且初次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7],因而献血过程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我们要求护理人员献血前必须详细向献血者介绍献血环境及采血用品的安全性,明确说明机采献血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安抚其紧张、焦虑情绪。

1.3.2献血中护理 ①穿刺取血护理保持献血的舒适体位,选择弹性良好、表浅的肘部血管进行穿刺,穿刺前对选择好的穿刺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灭菌,护理人员具备好精湛、扎实的穿刺技巧,尽可能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采用无菌敷料覆盖针孔,妥善固定好管路。献血中,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切勿随意弯曲、移动手臂,防止针头脱落及其它不良事件。②由于机采血小板献血时间较长,献血中可让献血者用采血床的多媒体电脑上网,分散注意力,避免产生烦躁。③穿刺成功后血液经由身体流出,部分心理脆弱的献血者可能出现恐慌,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主动与献血者沟通,密切关注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作出相应的心理疏导。④若发生献血反应,立即停止采血,喂服温糖水并指导献血者自我调节方法,如:深呼吸、身心放松及四肢按摩等,护理人员要求表情关切,与献血者手部皮肤接触。献血反应消退后方可继续进行采血。若出现严重反应,立即经由另一静脉通道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

1.3.3献血后护理 ①在拔针后护理人员指导献血者以进针处针孔为中心,按压10 min以上,护理人员检查穿刺部位处皮肤是否出现渗血、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观察献血者的面色,询问献血者是否有口渴、饥饿感觉,及时为献血者递上牛奶、水、八宝粥等食物,在用餐时间待献血者用完餐20 min后再离开,防止迟缓反应的发生。②献血者离开时嘱咐其多注意休息、多饮水、忌酒,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及重体力性劳动,加速血容量的恢复,若出现意外情况,立即就近就诊。

1.4常规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的护理,严格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规定进行筛选。献血时,热情接待献血者,按照操作规程采集血液,献血后交待献血注意事项。

1.5献血反应观察方法 ①轻度反应:紧张、焦虑、头晕、面色苍白、冷汗;②中度反应:具有轻度症状,还伴有眼前发黑、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③重度反应:视物模糊、晕厥、抽搐、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献血结束后现场调查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献血反应结果 对照组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14例,反应率4.6%,其中轻度反应12例、中度反应2例;综合护理的献血者中,仅发生3例轻度献血反应,献血反应率1.2%,没有中度或以上反应。综合组献血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献血反应结果对比

注:两组比较,χ2=5.28,P<0.05

2.2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综合组献血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是对比

注:两组比较,χ2=24.83,P<0.01。

3 小 结

机采血小板时间较长,首次机采献血者对机采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心理疑虑较大,加之机采的管道较多,采集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献血反应,因而对首次机采献血者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次研究结果证明:对首次机采献血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献血反应,而且可提升其对献血的认可,对机采的认可,增加二次献血可能。这对于目前我国医用血液紧张的缓解有较大的帮助。

[1] 刘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单采后血小板数量的变化[J].中外医疗,2013,7(19):48-49.

[2] 张华,黄鹂,卢爽.机采血小板献血过程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22):2013-2014.

[3] 邱玉霞,赵彦燕,李雪英.预防机采献血者献血反应的护理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22):121-122.

[4] 方春英,刘明慧,李璐璐,等.采血量不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1):29.

[5] 龙永梅,李俊杰,张高丽.机采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300-6301.

[6] 张学昇.心理干预在初次机采献血者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增刊):39-40.

[7] 谭虹.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76-177.

猜你喜欢
机采献血者血小板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棉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机采棉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对比分析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