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亿新中产人士可能重陷贫困

2014-06-16 23:18
商道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金融时报世界银行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有近10亿人面临失去新近达到的中产阶层地位的风险,这让人对过去30年令人瞩目的脱贫成果的持久性产生问号。

不平等加剧和全球经济增长更为缓慢,对大笔投资于新兴市场的企业有重大影响。

相关国家政府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更缓慢的增长对于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形成一个坚实的中产阶层意味着什么?许多人正指望这类国家在21世纪带动全球经济发展。

上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称,世界可能面临数年偏低的经济增长,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济学家也告诫说,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可能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平均低2至2.5个百分点。

在用购买力因素调整后,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将每天收入2美元的贫困线定义为进入新中产阶层的起点,而其他经济学家则认为,更稳妥的标准是从每天收入10美元算起。不过,英国《金融时报》对世界银行收入分配数据的分析清楚表明,在近几十年脱贫的数以百万计的人中,多数人处于上述两条标准线之间,用“脆弱的中产”(fragile middle)来形容他们最为恰当。分析数据来自122个发展中国家,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2010年(这是可获得数据的最近年份),发展中国家有超过28亿人的日收入处于2-10美元之间,占世界总人口的40%。这使“脆弱的中产”成为世界最大的收入群体。

此外,脱贫者中很大一部分人扎堆在略高于日收入2美元的比较捉襟见肘的区间。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表明,2010年,发展中国家有9.52亿人的每日收入为2-3美元,这一弱势人群是扩大最快的收入群体。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sation)表示,已经看到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的影响。2013年,全球极贫困劳动者的数量仅下降2.7%,为过去10年降速最缓慢的数字之一。

在一次采访中,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Kaushik Basu)警告称,近年来的许多脱贫者仍处于“非常容易”重新陷入贫困的状态。

此外,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包括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可能。即便这种风险没有成真,目前的增长也不足以使减贫速度回到近几十年的水平。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金融时报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为坦桑尼亚增贷3亿美元改善供水及卫生设施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世界银行PPP信息披露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 乾羽:房产依赖背后是中产阶层的“被中产”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