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大佬的爱情故事

2014-06-16 23:59姜新
商道 2014年5期
关键词:陈天桥俞敏洪李彦宏

姜新

李嘉诚的太太月明是李嘉诚舅舅庄静庵的掌上明珠,比李嘉诚小四岁,聪明伶俐。月明以优异成绩从英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学,后来又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李嘉诚:一生只爱老婆一人

李嘉诚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北门街面线巷的一个教师之家。5岁那年,李嘉诚在父亲李云经的引导下,祭拜孔子,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

李嘉诚的太太月明是李嘉诚舅舅庄静庵的掌上明珠,比李嘉诚小四岁,聪明伶俐。月明以优异成绩从英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学,后来又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她的生活之路充满阳光和鲜花。但难得的是,她从来没有嫌弃过表哥。而且,她与李嘉诚两小无猜的纯真感情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变为热烈的爱情。她一 直牵挂着在香港拼搏的表哥。

李嘉诚踏上谋生路后,不管是当茶楼的堂倌、还是当钟表公司的学徒,月明对李嘉诚都是一往情深,她在精神上对李嘉诚的慰藉和支持,鼓舞着李嘉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长江”取意于“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李嘉诚的雄心壮志。月明更加欣赏表哥,并为他感到自豪。

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再一次体会到世态炎凉。危难之中,不变的是庄月明对表哥的一片赤诚之心。爱情的力量,将历经磨难的李嘉诚锻造成不屈的男子汉。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很快就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李嘉诚已经事业有成,他与庄月明的爱情也本该瓜熟蒂落,但好事多磨,若按世俗的眼光,他们并不门当户对。月明出身富贵名门,受过高等教育,才貌双全;而李嘉诚出身寒微,只读过初中,虽然事业初成,但将来怎样还是未知数。而庄静庵和李嘉诚母亲庄碧琴也表示反对。

转眼到了1963年,李嘉诚已经35岁,月明也已经31岁,他们对爱情的执著和真诚终于感动了庄静庵夫妇和庄碧琴,同时李嘉诚在商业上创造的奇迹也越来越让庄静庵感到惊奇,他们终于同意两人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一片祝福声中,李嘉诚牵着庄月明的手,幸福地踏上了红地毯。

为了让爱妻住得舒适,李嘉诚斥资63万港元买下一幢花园洋房,这就是李嘉诚现在仍然居住的深水湾道79号3层住宅。当时李嘉诚并不算大富豪,一下子 拿出63万港元很不容易,所以有人说,这是他送给妻子的最好礼物。婚后,庄月明加入长江工业公司,她流利的英语和日语、谦和勤勉的作风,深得同事的尊敬。

马云:太太是是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张瑛是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人,到杭州师范学院读书时结识师兄马云。马云毕业后分配至杭州电子工学院任教,张瑛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后不久,与“马老师”结婚。

马云初次创业是1995年。一次到美国的机会使马云首次接触互联网,他感到新奇、兴奋,回国后便创办了“中国黄页”,这应当是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张瑛辞去公职做起了公司倒贴薪水的老妈子。

2004年9月,阿里巴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马云称,这次调整主要是希望阿里巴巴向更专业的方向迈进。2004年年底,他劝张瑛从阿里巴巴中国事业部总经理的位子退下,回归相夫教子的生活。

辞职回家的张瑛比做总经理的时候还惬意……马云有一次跟雅虎公司CEO杨致远闲聊,杨致远问起了张瑛,马云说:“张瑛以前是我事业上的搭档,我有今天,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也一直把她当作生产资料。但现在我觉得,作为太太,她更适合做生活资料……”

李彦宏:“有问题,找老婆”是我的独门武器

在曼哈顿举行的大型庆祝晚会上,当无数闪光灯和话筒对准财富英雄李彦宏时,李彦宏温情地把妻子马东敏揽到前排,他举起酒杯,深情地说:“百度精神里有一种叫做勇气,而我的妻子马东敏博士,则是这勇气的来源。她总能在关键时刻,冷静地提出最勇敢的建议。”

1995年,李彦宏在纽约的一次中国留学生聚会上见到了马东敏。马东敏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两人认识时,她正在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看到马东敏的第一眼,李彦宏想到了“一见钟情”这个词,仅仅用了6个月,李彦宏如愿让马东敏成了自己的新娘。

李彦宏回国创业前,马东敏做出决定:让丈夫回国去,自己留在美国继续发展。“这样,即使他创业真失败了,我的收入还能保证,还支持得起这个家。”2001 年,中国互联网进入泡沫崩溃期,百度公司遇到创办以来的第一个冬天。巨大压力下,李彦宏沙哑着嗓子给大洋彼岸的妻子打电话,对未来的悲观情绪让他忍不住要去试探妻子的承受底限:“如果真的过上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的生活,你能承受得了吗?”

没有谁比自己更清楚丈夫此时的虚弱。李彦宏没有在电话里听到妻子的答复,甚至当他说完这句话后,听到的是电话被挂断的嘟嘟声。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妻子的态度?他苦笑。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挂断电话后的几分钟里,妻子已经买好了回北京的机票。

“你别忘了,Google那两个小家伙,还是你的学生呢,他们现在每个人都已经拥有30亿美元的身价了。”李彦宏站在机场,傻愣愣地看着仿佛从天而降的妻子,尽管迎头就是板着脸的训斥,但他内心甜蜜无比。

从此,“有问题,找老婆”成了他的独门武器。

李开复:妻子是一位很伟大的女性

李开复在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学生们做演讲时首次公开称赞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很伟大的女性。

李开复妻子叫谢先铃,和李开复拥有两个女儿:李德宁、李德亭。1983年8月6日,两人在台北举行了婚礼。

刚结婚时,他们租的房子很简陋,夫妻俩经常忙着赶老鼠。几年后,他做了教授,在匹兹堡买了房子,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简单装修后,这个家让他们倍感温暖。去苹果公司工作后,夫妻俩不得不把房子卖掉,搬到了加州。 在加州,夫妻俩看上了一幢很大的平房,房子坐落在一片林木茂密的山坡上,房子的价钱很便宜,却穷尽了他们的积蓄。“我和先铃都偷着乐了很久,因为这是一块罕见的7000多平方米的平坦土地,从山脚伸向山坡上。”

终于搬进了大房子,他们最快乐的事隋就是照料院子里的各种植物,尤其喜欢各种颜色的玫瑰花。

李开复对记者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得知我一辈子只有一份感情,或者说第一次恋爱就结婚了,都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对我2l岁就组成了家庭,感到有点震惊。其实,对于我来说,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感情依靠,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再感觉到孤独,也让我有了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搞科技研发的动力。”

在经历人生的疾风暴雨时,家人成了李开复最大的精神支柱。

结婚以来,谢先铃一直在家做全职太太,支持他的工作。他称她是坚强、伟大的女性:“她这26年来任劳任怨,对家庭付出很多,她总是充满着爱心,永无止境地奉献,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她的关怀。在我繁忙的时候,她照顾着我;在我专注工作的时候,她从不抱怨;在我职业生涯进入低谷的时候,她安慰着我。我遇到很多次职场的挑战以及生活地点的转换,都是在她的陪伴和支持下度过的。”

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周末的时间都是李开复的“family time”,他会选择在家里跟家人一起度过。为了全心全意地陪同家人并且不耽误一些事情,他常常在她们还没起床,或者她们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韩剧时,悄悄地在电脑前处理一些工作;而当她们召唤他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过去陪她们。

汪潮涌:老婆是我心灵的栖息地

1991 年9月28日,中国驻纽约领事馆举行国情招待会。汪潮涌笑盈盈地走进领事馆的大门,一个大眼睛的中国姑娘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纽约市专业律师事务中国业务顾问李亦非。”“这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评级师汪潮涌。”朋友的简单介绍,让两个陌生人在异国他乡相识了,虽然当时没有过多的交谈,但是拿到了李亦非名片的汪潮涌,心情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平静了。

在之后忙碌的几天里,汪潮涌的眼前总是徘徊着李亦非的身影。于是,一场男追女的爱情故事在华尔街上演,一天一个电话,在两人相识之后的第一个情人 节,1992年2月14日,99朵玫瑰从位于华尔街的标准普尔公司被送到了世贸大楼33层李亦非的办公室。浪漫的情人节让这对恋人的恋情有了新的进展。

一年后,这对恋人结婚了,被当时的华尔街誉为“两个优秀青年的完美结合”。

如今,即使这场相遇已经过去了20年,提起来,李亦非依然很兴奋。在李亦非的眼里,不管汪潮涌的身份如何变化,那个在下雨天会立刻脱下外套给自己披上,回家会给自己熬姜汤的汪潮涌始终没有变过。

后来,有记者追问汪潮涌,究竟为什么会被李亦非打动?汪潮涌笑说:“因为和李亦非在一起,对话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据了解李亦非的人介绍,李亦非其实非常聪慧,而且善解人意,每次汪潮涌讲话讲到一半,她就已经可以猜出后面的内容,所以,对汪潮涌来说,李亦非更像是心灵栖息地,在这里,他找到了理解和支持。

张宝全:老婆生气一定会放下手中工作去谈心

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和王秋杨的爱情在企业界是一段完美的佳话。张宝全来自农村,却爱上了高干子女王秋杨。“我喜欢她的性格,她虽然是高干子女,却没有很多高干子女身上的毛病。”张宝全评价说,“她自然、简单。结婚前话不多,小鸟依人状。结婚后发现她也未必小鸟依人,很有想法很有个性。”

王秋杨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家却是个小女人。如果张宝全说:“老婆,我腰病又犯了,帮我揉揉吧。”王秋杨再忙再累,会立刻爬起来,一丝不苟地帮丈夫按摩。而王秋杨生闷气时,张宝全一定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跟妻子谈心,直到妻子愁眉舒展。

最初,公司开会时,两人常为一个策划争得面红耳赤,到家后继续争吵,让孩子们受惊不浅。激动时,他们还动手打架。最终,两人达成协议,吵架一定在办公室里。离开办公室,纵使天塌下来也随它去。

潘石屹:太太的话总是对的

1994 年的春天,潘石屹结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当时正在内地寻找投资对象的张欣。张欣慧眼识英雄,她相信潘石屹终非池中物。同年10月两人闪电结婚。婚后,张欣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潘石屹衣柜里的所有衣服,全部按她的审美标准换新的。潘石屹不仅任凭张欣打理,还悄悄地努力学习。几年过去,潘石屹在《时尚》时装展览晚会上,被评为最佳男装奖。

婚后两人一条心,投身房地产事业,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尽管夫妻俩在事业上一样辉煌,在家事上,张欣要比潘石屹花费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家里大到买房子、装修、买家具,小到请阿姨、请司机、日常的家庭琐事,都是张欣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潘石屹毫不掩饰对张欣的赞许和欣赏。他说:“正因为有了这么一位贤惠与优秀的好太太,家务分工经常引起争端的问题,在我的家里几乎不存在。自己取得一些成就,是妻子给的。”

李国庆:和太太相濡以沫,从来没有红过脸

1996年4月,时任北京科文实业集团董事长的李国庆带队到美国哥伦比亚州考察,在饭局上邂逅了比他小一岁的俞渝,两人交谈甚欢,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饭毕,李国庆邀请俞渝喝咖啡。其时,李国庆成立科文实业集团一年余,利润薄,惨淡经营,又刚刚和女友分手,人生处于低潮期;俞渝,在纽约创办了“TRIPOD国际公司”,事业上小有成就,可是情感方面还处于空窗期,一不留神就成了大龄剩女。

两颗孤独的心灵瞬间迸出了火花。两个人从相遇到结婚,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婚后,俞渝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书,结果找书找得晕头转向,她想到了自己在美国上“亚马逊网上书店”购书的体验,觉得如果在中国也办一家网上书店,一定能够给读者带来便利。

李国庆也嗅到了商机,立马拍板和老婆大人一起创业。在创业中,两人历经坎坷,互相扶持。在生活中,两人相濡以沫,从来没有红过脸。性情中人的李国庆在微博上的火爆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俞渝总是站在自己丈夫的一边,她对自己丈夫的评价是:“李国庆就是一个性情中人,比较二的一个人。”

陈天桥:妻子是贤内助

了解陈天桥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顾家的人,礼拜六日基本上不工作,就陪着太太和女儿,在生活上非常保守。每年年底公司员工大会时,陈天桥的第一杯酒都是敬给妻子,感谢她对公司的贡献。直到今天,陈天桥也没有想过要淡化家族色彩。

陈天桥妻子雒芊芊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贤内助,了解他们夫妻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一个绝好的“黄金组合”,不光男才女貌,彼此对事业的执著创造出了巨大财富。平常陈天桥忙于外交,要参加各种谈判。而妻子负责打理公司内部管理,员工年纪都比较轻,很多人将她当做自己的朋友,公司内部都习惯叫她芊芊。员工的生 日,员工准备生小孩或者有出国念头,陈天桥也都会亲自打电话询问,董事长如此细心,据说是和妻子的提醒有关。

雒芊芊在媒体面前很是低调,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在公司中甘为幕后英雄,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个漂亮、贤淑的河北女孩,是陈天桥事业中最得力的伙伴。雒芊芊随和、不爱张扬,这对说起话就滔滔不绝、很有激情的陈天桥来说性格上正好互补。

周鸿祎: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的夫人

在有人问周鸿祎什么是他的最好的选择的时候,他的回答是选择了他的夫人。

当年周鸿祎老婆和他一起在北京南城租了三居室,住了其中的一间,其他的由员工住,夫人给周鸿祎极大的支持和理解。

周鸿祎和他伙伴们只是那个时代成千上万个创业者中的幸运者。而实际上,在很多认识周鸿祎的人看来,如果这些创业者中只有1%的人可以成功的话,周鸿祎显然不属于1%的范畴。因此,当人们今天看到周鸿祎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是,这小子的命太好了。

1998 年10月,周鸿祎从方正辞职出来创业的时候,他不是没有犹豫过。周鸿祎后来对媒体说:“那个时候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你要说马上就有办法挣到钱,风险投资一定觉得你是白痴。”那个时代,互联网公司最流行的活动是烧钱,周鸿祎很羡慕那些有钱烧的人和企业,但是他并不打算多烧一分钱——国风英特软件公司的启动基金是周鸿祎和几个伙伴的所有积蓄外加一笔不菲的负债。周鸿祎和他的伙伴们曾经互相讥笑说:为创业当掉了棉裤。

一笔不大不小的钱一旦落到互联网创业者手中,通常的命运是被迅速花光,然后创业团队散伙。周鸿祎起初并没有乐观到自己可以成为另类。但是他似乎输得起。原因是,在他决定创业的时候,夫人保证解决他的温饱问题。“你去做吧,我打工挣钱供你吃饭。”夫人说话掷地有声,她说话,周鸿祎从来没有怀疑过。

“太太对我的事业帮助特别大。”周鸿祎这样说,人们都能感受到他是真心实意的。在创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周鸿祎没有收入来源,全靠周鸿祎老婆打工赚钱。而周鸿祎老婆对于形势的判断是“我们这辈子不会挣不到钱。最不济,可以去打工”。

俞敏洪:希望时间驻留

在遇到爱情之前,俞敏洪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他参加了三次高考才考进北大的外语系,前两次高考英语成绩分别是33分、55分。

1980年夏天,当俞敏洪从江阴老家挑着两个麻袋行李来到北大之后,他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他是全班唯一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开学不久就被学校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学期间,即使在学生宿舍每晚的卧谈会上,他也没有自信地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更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学生社团。

更让俞敏洪孤独的是,他没有主动交往过女生,也没有女生喜欢过他。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尽管明显感到他的夸张,但是这句话确实可以表现出他当时的心境。

老俞的爱情来临,发生在1986年3月26日晚上9点。当时已经留校成为北大英语教师的俞敏洪,盯上了德语系的一个女生,据说对方还是系花,但他不懂怎样追女生,只能每天跟着去图书馆上自习。3月26日这天晚上,图书馆突然停电,一片漆黑,俞敏洪点燃了打火机。“嗒”的一声响之后,是俞敏洪在北大六年时间最耀眼的一刻,因为黑暗中唯一的光源照亮了俞敏洪与这个德语女生的姻缘之路。

短暂的视线相交,让两人坠入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里,这也是老俞至今唯一一次爱情经验,甚至在以后的日子里决定了俞敏洪和新东方的命运。

1991年,俞敏洪被迫从北大辞职,自己出来做英语培训班。因为宿舍被北大收回,俞敏洪与妻子只好租了农民的平房,为了抵消一部分房租,妻子还得为房东的孩子做家教。在新东方创办初期,两个人也曾经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骑着自行车跑遍北京去刷浆糊、贴广告。俞敏洪回忆起来,却认为那时是最幸福的时光。

在新东方赚到钱之后,家庭却面临新的压力。在1998年、1999年,俞敏洪连续经历了两次几乎丧命的抢劫绑架之后,他把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加拿大定居,自己独自留在国内,一家人不得不分居两地。

俞敏洪认为自己现在最大的挑战也是让工作和家庭有一个平衡。“孩子开始长大了,我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上。”俞敏洪每年能与妻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基本只有寒暑假的两个月左右。“寒暑假他们会回来,即使回来,也是早晨我出来他们还没有起床,晚上我回去他们已经睡着了。”新东方走上正轨以后,俞敏洪就不再让妻子参与公司管理,更不愿让妻子面对媒体镜头,“因为太辛苦。”

有人问俞敏洪:“你希望什么能重现?”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老婆年轻时的美丽容颜。”

编辑 匡希

《商道》杂志QQ⑧群号:287761989

猜你喜欢
陈天桥俞敏洪李彦宏
俞敏洪的坚持
李彦宏的AI观
陈天桥:有两个月我几乎每晚死一次
陈天桥:有两个月我几乎每晚死一次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Enterogenous inf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immunocompromised rats unde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陈天桥的“沉住气,成大器”
李彦宏冒险之前先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