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书香飘溢吾土

2014-06-16 16:23朱永新
新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书香全民读书

朱永新

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又如何保存和延续?如果说一个新生儿的身体可以通过乳汁、五谷得以发育成长,那么,孩子的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一起茁壮?我认为,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是实现上述目的的必由之径。多年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一句话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随着年岁渐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日益深刻。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必须始终与阅读相伴。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崇尚人文精神,且生命力顽强。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亡国两千年之后,又能重新复国;复国之后,能迅速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在全世界富豪榜中人数名列前茅,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比例……犹太民族创造以上一系列奇迹,已有研究证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犹太民族对阅读的酷爱。是酷爱读书,才使犹太民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民族;而热爱读书的民族,必定是个不断进取向上的民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也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封建科举制度的出现,传统读书人的阅读视野才渐渐狭窄化了。现在的应试教育,更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过早“文理分科”的做法,大大降低了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报考理科类的中学生早早停止了历史、地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无法充分接受人文心灵的启迪和思想的熏陶,固步于知识的单向度求索。这样的人,即使将来成为发明家、科学家,人文情怀和人生境界也有重大缺陷,缺乏大胸襟、大情怀的科学家,最终必然难以走远。

有鉴于此,从200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我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以来,我一直为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建立国家阅读基金、设立全民阅读国家委员会等呼吁。虽然建议仍然没有被采纳,但是,我们的呐喊多少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全民阅读也首次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报告之中。

非常荣幸的是,在为阅读鼓与呼的过程中,我从未孤单。许多有识之士一直与我同行携手,南京大学的徐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徐雁先生一直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当年,我正在组织力量选编《新世纪教育文库》,想为中国的学生和教师选择最优秀的图书。他与北京大学的王余光教授因为联名主编过《中国读书大辞典》,自然成为首先确定的专家,由此同时走进我的视野。

自那以后,志同心契,交往日多,逐渐了解到他们师兄弟在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界,素有“北王南徐”之称。王余光教授是中国历史文献学领域的专家,著述丰硕,而徐雁主编的《中华读书之旅》《中国图书文化简史》《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等,则是当代阅读学界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书。他个人的著作如《苍茫书城》《书房文影》《读书与藏书》《旧书陈香》《纸老,书未黄》等,尤其是早就出版的《中国旧书业百年》和即将问世的《中国古旧书文化史》等,简约的书名都含有一个“书”字,可谓爱书成痴,书香蕴藉。

我还知道他另有笔名叫做“秋禾”,别署“雁斋”。以这两个名号出版的读书随笔有《秋禾书话》《秋禾行旅记》《雁斋书灯录》《江淮雁斋读书志》等,也多为读书人和藏书家们所喜爱。他先后开在百度网和新浪网上的博客,称为“秋禾话书”,被誉为“读书人的博客”,是一个播撒读书种子、传播书香理念的重要网络园地。

作为中国阅读学会的会长,在不断著书立说的同时,徐雁先生还应邀到全国各地院校、图书馆、出版社和机关团体作过百余场讲座,面授其研求书文化的心得、与书为友的经验,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在《人生唯有读书好》《花香何及书香远》《文学阅读与人文传承》等品牌讲座中,他对诸多中外名著进行深度解读,对“人贵有读书之志”“左书右网,并行不悖;前语后文,流畅对接”“阅读积累知识,知识造就文化,文化改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等一系列阅读学命题的概括和阐发,深受听众的欢迎。

无论是在著作中,还是在讲座中,或者是接受记者访谈,他宣讲“悬疑解疑”“结网式”“提纲挈领”等传统读书法的要义,提倡“个人要有基础性藏书,形成自己的阅读结构”,呼吁一个“小康之家”不仅要有“机房”(指电脑),还应建构好“书房”。他还在研求前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读无字书,悟有字理”等哲言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大阅读观”。对于“全民阅读推广”这个概念,他也有自己的认识,剖析了其三方面内涵:一是对社会群体来说,各行各业、各阶层都应该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二是对个体来说,阅读是人生全过程的阅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学了之后人生才有活力;三是对图书馆、书店来说,要对全品种的读物进行推广,它们所能拥有的所有图书资源都应成为全民阅读推广的对象。

由书及人,因书为友,和徐雁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我才发现,我们还有许多共同之处。苏州是我们共同的家乡,他出生在书香浓郁的文化古城苏州太仓。我们都是民主党派成员,我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员,他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成员,我担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他担任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参政议政的主题也经常围绕全民阅读展开。我们都是大学教授出身,学问都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

不久前,徐雁兄告诉我,他的新论集《阅读的人文和人文的阅读》即将在科学出版社问世,希望我能够为他的新书写点文字。我自然不敢违命。从书名可以得知,这又是一本以书为主题、以阅读为宗旨的著作。该书基本上分为书人、书事两大内容,徐雁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新颖的见解,阐述朱熹、孙犁、姜德明、曾祥芹的读书生活,对鲁迅、巴金、莫言的著作进行读者接受分析,研究书目、文学名著、“文学疗愈”、诺贝尔文学奖图书与全民阅读推广的关系。这本资料丰富、可读性强、富有情趣的著作,对读者培养阅读情趣、提升阅读品位、获得阅读启迪,大有裨益。

读完全书,不禁想到2012年年末《中国新闻出版报》评选的4家年度阅读推广机构和4位年度阅读推广人。徐雁名列推广人第一,对他的“致敬辞”是: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主张“因人阅读”理念的徐雁,多年来将专业学识服务于社会大众阅读需求,在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行走在任重而道远的全民阅读推广之路上。为着“通过全民阅读这种方式和手段,最终走向文化创意、科学创新和社会创造”的目标,徐雁始终奋力前行。

这番评介,徐雁先生当之无愧。徐雁先生不仅是一个有才有学的阅读推广人,更是一位为建设书香中国且思且行的耕耘者。有幸并肩阅读推广之路,祝愿书香飘溢吾土!

(责任编辑:黄常棋)

猜你喜欢
书香全民读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全民·爱·阅读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可持续全民医保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