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栖于梧 振翅待冲天

2014-06-16 16:23李锐温
新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畲族长廊校园文化

李锐温

曾有专家说,三流的学校靠校长,二流的学校靠制度,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笔者对此深表赞同。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更是学校发展的主题。如何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的人文校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应该重点思考的。

我所在的坂中小学坐落于美丽的富春溪畔,这里是畲族人口聚居地。学校的畲族学生占33%,是全市畲族学生数占比最大的学校。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所有的历史传承都是靠口口相传。由于与汉族人民混居,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的青少年一代几乎不会说畲语,更别说唱畲歌,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了解也甚少。深厚的畲族文化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因此,我们认为地处畲乡的坂中小学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特殊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掘传承畲族传统文化“忠”与“勇”的精神内核,致力于把校园打造成全新视野的民族特色校园。

一、校园处处畲乡情,山哈歌言齐唱响

1. 营造文化氛围,共享民族资源。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育学生团结互助,渗透民族平等意识;班级开设“畲语广角”,提倡讲畲族语言,让汉族学生有机会学畲语,感受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开辟“民族文化快餐”黑板报一角,丰富畲族文化知识。这样,整个校园文化洋溢着畲文化的气息。

2. 开发民族课程,畲族文化与学校课程相结合。教学中,把畲族文学、服饰、民歌、舞蹈、武术等与语文、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有机整合,并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畲歌、畲舞、畲族武术进课堂,畲族服饰进校园的尝试。收集畲文畲歌,挖掘畲乡文化,开发并完善《畲乡情》校本教材,作为地方校本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3. 发挥地方资源,构建民族文化体系。我校被评为省级“乡村少年宫俱乐部”,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成立了“小山哈礼仪队”、民族舞蹈队、“畲拳”兴趣小组等社团,组织学生考察畲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特点,构建开放的学校文化体系。

4. 多维活动,体验畲族文化。坂中乡是福安市三大畲乡之一,这里畲族文化资源丰富,畲族文化内涵深厚。学校立足畲乡地域优势,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坂中乡副乡长雷金梅和教师进修学校刘雯老师为校外辅导员。开展畲族文化传承活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周为学校的对歌节,用歌声表达畲族人的无限热情,传递彼此美好的祝福。“六一”儿童节,以“畲乡情、满校园”为主题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畲族艺术的独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环境时时唱新曲,梧桐也须用心栽

我校在整体布局、楼房设计、绿化美化,小到教室桌凳的选配、标牌的制作、活动园地的命名等,都努力突出民族性,又体现开放性和现代化。

文化长廊——和谐大观园:一是畲族特色文化长廊。利用学校围墙、花坛,设计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化墙等景观,普及畲族的历史、名人、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相关知识,让学生驻足流连。二是人文文化走廊。举办成语文化书画作品长廊、学生手工作品长廊、师生作品长廊、班级专题文化墙,展现学校新风采。三是健体类文化走廊。展示历届运动员与获奖运动员一览表、体育竞技类知识等让学生开阔眼界。学校还将开发建设“绿色教育”人文景观,渲染“绿色教育”文化氛围。

楼道文化——重在养成教育:力争把校园建设成一本活的教科书。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广播站等媒介传播我校的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师生共同参与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班级文化——张扬学生个性: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切入口,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炼班级特色,宣传图片、名言警句,设置作品栏、读书角、卫生角、荣誉角、温馨提示角……真正让班级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堂。

场馆文化——装备现代化: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素养,我校完善少年宫23个专用馆室的建设和器材配备,涵盖面广,最大限度地提供最好的条件。注重发挥这些馆室的功能作用,除在正常的教学时使用外,把每周二下午定为少年宫活动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开阔视野向未来,时代平台助腾飞

1. 立足“四节”活动,搭建成长平台。一是阅读节。“让书香飘满校园”阅读节,异彩纷呈,为期一月,诵读经典作品、同读名家著作、课外知识大比拼、阅读手抄报、千人吟诵会等一系列活动,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二是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有绘画比赛、书法比赛、小歌手比赛和合唱比赛,“六一”表彰会上通过歌舞、器乐、健美操、集体舞、大合唱等形式,展示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三是体育节。“体育节”中通过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负重往返跑、集体过独木桥等一系列阳光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实践“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四是科技节。“拥抱健康、放飞梦想”校园科技节,放飞的更是学生创造的世界。科普知识长廊、科学讲座、科学实验、科学家故事、科普读物进校园,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让学生徜徉科学海洋,探索科学奥秘。

2. 凭借三大阵地,丰富精神文化。一是办校报,开拓文化视野。2012年9月,学校创办校报——《星光报》。每月一期,八开四版,设有“校园动态”“活动写真”“佳作欣赏”“书画共品”“知识天地”等栏目,报道学校的最新动态,是教师、家长、学生交流心得,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二是开播“小山哈广播站”和“小山哈电视台”,成立小记者站,及时播报校内校外信息,让孩子主动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事,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全球视野。三是唱校歌,形成文化特色。我校邀请福建省国家一级作曲家萧斌老师为校歌填词、谱曲《金凤凰成长的摇篮》,体现我校校园文化独特的风采,并在全校传唱。

实践证明,从实际出发,将畲族文化打造成学校最闪亮的名片,让畲族歌言在校园里唱响,有利于传承畲族文化,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和谐融合,也有助于推动学校发展上新的档次。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猜你喜欢
畲族长廊校园文化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漫画长廊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