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六性”原则绽放作文命题之花

2014-06-16 16:23戴文峰
新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六性动情植树

戴文峰

如何提高作文命题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六性”原则。

一、触发情点——情感性

这里的“情点”就是“动情点”,是指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叶圣陶先生有句精辟的话:“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所以,命题者要独具慧眼,善于挖掘和捕捉学生动情点,并通过作文命题触发学生动情点,拨动学生的喜怒哀乐之弦,点燃他们的写作火花,让他们不能不情动于中而形于文,抒写出人生的真性情。一是命题要能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我县一次六年级质量检测的作文试题:回忆自己生活甜酸苦辣的经历,或回忆亲朋好友对你的倾诉……那一刻,你或许感受到了美,或许感受到了情,或许感悟出了理……都会让你怦然心动,让你铭记于心。请围绕“心动时刻”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这样的命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回忆,触发学生的动情点,使他们释放浓浓真情。二是我们不仅要经常地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和家务劳动,参加志愿者服务、节日庆典及婚嫁丧祭等活动,还要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等等,许许多多的事物都能使他们产生新鲜感,牵动他们的感情,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我们就此命题,也容易触发学生的动情点,如《我爱家乡的龙潭公园》《敬老院里的联欢会》《小区里的垃圾》等,进而学生把动情点转化为写作的兴奋点,文思泉涌,一吐为快,写出内容具体、感情充沛、富有新意的文章。

二、顺应需求——针对性

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师命题必须切合实际,摸清学生头脑中的‘积蓄,触发其表达欲望,使之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这样,乃可使练习与实际一致,命题作文与自发作文无殊。”这番话就是对命题应顺应需求,要有针对性的最好诠释。学生头脑中的“积蓄”这里是指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因此,作文命题要求写的事物必须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物。学生只有碰到自己平时生活中熟悉、关心、喜欢的事物,才会有写作欲望,才会有话可写,才会抒发真情。比如写《那一次,我错了》《童年趣事》《我爱〓〓〓〓》《我得到〓〓〓〓》等,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那些怪、偏、全的作文题只会让学生望题生畏,见题生厌,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尊重个性——层次性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文命题中,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题目,让学生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如,写植树活动,根据认识事物的深浅,由易到难可命题为:《记一次植树劳动》《一次愉快的植树劳动》《“小树苗自述”》《植树所想到的》等。又如,就是同一题目,教师命题时要根据学生习作水平分层提出要求。对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放低要求,让其从基础起步,鼓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赶上去。像写《我的童年》,中下生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中等生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优等生要求“事例典型,构思新颖,文字优美”。这样,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区别,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既可使中下生和中等生练有所得,又可满足优等生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觉得有用武之地,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注意心理——趣味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好的作文命题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语言表达形式,都应该引起学生的美感,符合学生的心理、情趣的需要。因此,作文命题要激发儿童兴趣。命题前要研究儿童心理,留心儿童生活,去发现他们幼稚、天真、好奇、逞强、任性等心理特点。命题时应抓住这些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的作文题,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指导写一篇介绍小狗的作文,我就命了一组富有童真童趣的题目:《贪玩的小狗》《爱睡的小狗》《撒娇小狗》《好斗的小狗》等,供学生选用。这些富有童趣的题目,一下子撩起儿童观察、写作的兴趣,他们和小狗交上朋友,那些可爱的小狗也就一只只跃然纸上了。

五、扩展空间——开放性

传统的作文命题比较平面化、单向化,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习作缺乏个性,缺乏创新。因此,作文命题要注意扩展空间,尽可能地开放,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有想象的空间,有更多的选择,让学生习作个性绽放,异彩纷呈。例如,我指导学生写“我的理想”作文,命题为《三十年后的我》。文题扩展了想象空间,给学生留下了遐想的余地。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激起写作的激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写作的蓝空。又如指导学生写“感恩”的作文,命题为: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行;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请以“感恩”为话题,把你的感恩说给你所要感恩的对象听。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样的命题富有新鲜感,具有材料自选、立意自想、题目自拟、文体自定等特点,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写起来感到轻松愉快、游刃有余,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意表达。

六、命题“实”而“小”——具体性

儿童的观察视野狭小。作文命题,如果不照顾儿童的实际,一味贪大求深,则事与愿违。记得,一次国庆节前夕,我让学生以《祖国颂》为题写一篇征文。题目大而空泛,让学生无处着手,作文自然写不好。从那以后,每次命题,我都告诫自己:力求面小、实在、不空泛。如《婚礼》《捉田螺》《钓鱼》等题目就比《暑假见闻》小得多,具体得多,针对性强得多。又如作文命题《运动场上的“飞毛腿”》《你的坚强鼓励了我》《她用微笑面对失败》《你赢了》等,要求写的是一件件具体的事、一个个实在的人,具体可感,就比大而空的《记一次运动会》好得多。学生写出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六性动情植树
红外成像产品设计研制阶段六性管理工作思路初探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植树
植树真快乐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植树鸟的来信
孟冰 “动情”“动心”“动气”是写戏的三大境界
倾听夏日里最动情的声音
七二二所开展以六性为中心的品质保证模式推广导入培训
装备用电池“六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