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高官会晤“很严肃”

2014-06-19 16:44
环球时报 2014-06-19
关键词:西沙杨洁篪钻井

● 本报驻外记者 于景浩 青木 李珍 杨明 ●本报记者 谷棣 ●陈一 甄翔图片说明:18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河内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举行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团长会晤。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昨日访问越南,这是上月初中国“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勘探以来关系恶化的两国最高层级的会晤。杨洁篪向越方重申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原则立场:中方在西沙的石油勘探“合法合理合情”,越方应停止干扰、停止炒作分歧、停止制造新争议。有越南官员向西方媒体透露,双方在会谈中“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没有任何突破。悲观者称,中国绝不可能停止勘探活动,越南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立场,因此中越争端短期内无解。乐观者则认为,相对于中国在对日领土争端上“拒绝会谈”,中国对越谈判意愿上的些许松动,本身就释放出一种善意的信号。越南会领情吗?杨洁篪访越前一天,越南用宣布与俄罗斯一家公司联合勘探南海油气作答。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18日对《环球时报》说,越南一方面要求中国不要单方面行动,自己却单方面采油捞取实惠。而中越会谈当天,中国另一个钻井平台在南海“异动”的消息迅速引起外界关注。中越关系面临“困难局面” “空气中可能蕴藏着电闪雷鸣的信息。”法国《回声报》18日这样描述中越官员河内会晤的氛围。报道称,杨洁篪当天在河内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举行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团长会晤。这是中越因中海油钻井平台在西沙作业引发对抗6周来双方第一次高层接触。 杨洁篪在会谈中重申中国的原则立场,指出当前中越关系正面临困难局面,这是由于越方最近一个多月来持续非法干扰中方在西沙群岛近海的钻井平台作业造成的。杨洁篪说,西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存在争议。中国企业有关作业位于西沙群岛近海,是10年来在同一海域勘探活动的自然延续,“完全合法合理合情”。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当务之急是越方停止对中方作业的干扰,停止炒作有关问题,停止炒作分歧、制造新的争议,处理好前不久在越南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善后事宜。美联社称,在南海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范平明重申,两国用会晤显示致力于解决南海复杂局势的意愿。 法国电视五台报道称,杨洁篪此访属于中越两国例行的外交活动,两国外交负责人每年都会举行互访,但此次背景特殊,因此不寻常。不少媒体通过察言观色审视双方的态度。越南媒体在选取双方会晤图片时相对均衡,而西方媒体大都选取了会谈时的“严肃照”。路透社称,中越官员在记者面前握手,没有笑容,在记者离开前没说什么。会谈大楼外没有悬挂中国和越南国旗,按照惯例,有外国高官在河内参加会议时会悬挂国旗。杨洁篪当天晚些时候会见越南总理阮晋勇和越共总书记阮富仲,随后参加范平明主持的晚宴。 多数分析认为,此次会晤旨在缓解两国紧张关系。越南前驻广州领事杨明夷18日对“美国之音”说,中国似乎想逐渐为局势降温,“如果中国在看到越南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批评后开始明白事理,它最好撤走钻井平台。”但美联社18日引述了解会谈的消息人士的话称,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越南官员说,越中双方在会谈中各执己见,毫不退让。《纽约时报》援引河内外交人士的话说,杨洁篪一向毫不隐讳地宣传中国在南海的利益,不可能向越方让步。杨洁篪并不是来谈判磋商的,而是要重申中国当前立场,加强中国对钻井平台所在水域的主权声索,并谴责越方向国际社会声讨中方的举动。 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的话说,中越高层举行会谈是个积极的发展,但双方能否降低对抗的烈度,仍有待观察。此次会谈只能视为“一个稳定形势的初步试探”。日本《外交学者》评论称,目前似乎妥协余地不大。如中方同意撤走钻井平台,在国内将被视为一种退让,这是中国民族主义者不能接受的。与此同时,越南政府已决定在中国架设钻井平台这件事上画出红线,这或许会成为压倒越南专属经济区的最后一根稻草。考虑到国内的愤怒乃至此前的暴力骚乱,越方如果不让中方有所退步将很难下台。鉴于上述,外界不太可能看到解决当前危机能取得任何实质进展。不过,不管这次磋商结果如何,都是回归外交常态的一小步,外交常态虽然本身不是灵丹妙药,却是解决危机的必要条件。 18日的越南媒体继续渲染中国“981”钻井平台和舰只带来的“威胁”。不过,越南《年轻人报》网站称,越海军军官表示,“981”钻井平台旁边的中方船只17日的侵略性有所减弱,这似乎是因为一个多月来面对越方的坚强抵抗,中方感到非常疲劳,也可能是因为天气状况恶化,还有可能是杨洁篪正在越南访问,中方或许希望缓和紧张局势。“至少敞开了对话大门” 前马来西亚总理秘书胡逸山18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东南亚各国对于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有很高的期望,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越、中菲之间因为南海问题而日益紧张,引发本地区众多国家的不安。这次会晤也凸显中越两国关系所具有的韧性。在当前这一敏感时期,中国没有取消与越南的例行性双边会谈,而是选择继续到越南进行会谈,这让所有东盟国家都感到欣慰。德国“每日新闻”网称,无论如何,两国至少敞开了对话大门。文章说,尽管两国关系处于20多年来的最低点,但中国顶级外交官突然访问河内,传达出两国意在改进关系的信号。在与周边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岛屿争端愈发激烈之时,中国领导人早前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呼吁建设和平、稳定的新亚洲。 日本TBS电视台评论称,中国一直表示“已经数次表明立场和原则”,中越之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头绪并不容易。不过,中越双方都称这是充满建设性的一次会谈。“南海争端是长期问题,不可能寄希望于一两次中越高层会晤平息。”法国《回声报》还分析说,菲律宾寻求通过国际法庭解决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主权纠纷,令中国感到不安,中国反对在和邻国的主权纠纷中引入国际调停和裁决因素,杨洁篪访问越南,是避免在国际上同时应对越南和菲律宾的诉讼纠缠。 日本关西地区一名从事东南亚政治经济研究的学者18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政府在对待与越南的南海争端问题上,不同于对待菲律宾和日本。中国对菲律宾和日本是完全不进行对话,不回应日本任何对话邀请,态度上强硬到底。而对于越南,中国还是有要和越南协商的想法,这也是中国不希望南海上反对中国的东南亚国家增多。越南政府和菲律宾阿基诺政府不同的是,越南政府不会真正亲美。 《纽约时报》17日称,杨洁篪会告诉越南领导人,不应向美国寻求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支持。让越南头痛的是,究竟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向国际社会寻求支持。据信,其16名政治局委员中有一部分持亲美立场,其他人则仍倾向于中国。中越两国海警船只每天在这座钻井平台周围发生摩擦,让一些美国官员颇为警觉,担心此类事件会演变为冲突。不过,奥巴马政府中一名熟悉中越两国舰船的官员表示,过去几周,局势似乎有所缓和,变成了“危险的稳定状态”。中国又一钻井平台开赴西沙? 就在杨洁篪动身访越前一天,越南油气集团宣布已同俄罗斯一家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在越南芽庄外海富庆盆地的125号、126号两个区块展开联合勘探作业。《华尔街日报》称,这项协议签署的背景是越方正对中海油在西沙架设钻井平台提出抗议。越南油气集团最近与在越南外海开展项目的一些国际石油公司举行会晤,埃克森美孚、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等都表示愿在此继续开展作业。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近年来,越南在标榜维护中越关系大局的同时,一方面要求中国单方面不采取任何激化矛盾的行动,以维持现状,捆住中国手脚,另一方面越南自己却加强单方面行动不断捞取实惠。吴士存表示,在石油掠夺中,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越南主要靠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西方大国石油公司联合开发南海油气资源,并借此增加大国势力的介入,使南海问题国际化,造成中国面临多方面牵制的局面。 除了南海采油问题,两国之间还传来农产品贸易不舒畅的消息。日本电视台18日报道称,越南正在为眼下的荔枝销售问题发愁,因为这个国家每年收获19万吨荔枝,其中四成依靠出口,而中国是最大消费国。越南《青年报》网站同一天称,调查发现,胡志明市从中国进口的大量柑橘、梨和苹果存在农药残留,消费者正在抵制从中国进口水果。越总理阮晋勇此前要求大力发展国内市场,使进出口市场多样化,避免过度依赖中国或其他任何经济体。 日本《外交学者》17日援引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的话说,如果将钓鱼岛问题和南海争端综合起来看,中国的确是无辜的一方,都是对方先单方面改变现状,然后中方被迫做出一些反应。但无论中国如何辩解,美国及其相关国家并不接受。文章说,只要紧张局势持续,中国的“反应式强硬”策略迟早都必须转化为更加主动的策略。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海南海事局18日发布航行警告,6月18日至20日,“德泇”轮拖带“南海9号”钻井平台自海南岛南侧向西南方向前进。文章推测,“南海9号”按照航线看将进入西沙海域作业。在此中越敏感时刻,“南海9号”赴西沙恐再引发中越冲突。不过,据吴士存判断,从经纬度来看“南海9号”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再去西沙,一个原因是西沙目前没有别的成熟的矿区,“981”钻井平台是经过10年勘探后才过去作业的。他说,经海南海事局证实,“南海9号”这次是例行出行,只在海南岛近海作业,与西沙无关。▲

猜你喜欢
西沙杨洁篪钻井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海上钻井平台
浮式钻井平台将迎来史上最大拆解潮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
振华重工研制国内首个钻井VFD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