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流和大数据对物流模式的变革

2014-06-27 12:48梁红波
中国流通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物流客户信息

梁红波

目前云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是以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运营商、工业链和物流链为依托,通过企业共同使用的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程序处理、调度和指挥各类物流资源(铁路、公路车辆、港口海运、航空运输机、中央仓库等),将货物从供货商运送至客户的系统。云物流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云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建设云物流系统,可形成互利共赢的工业集群,改善企业的生态环境,提升工业群体的竞争力。

一、云物流和大数据的内涵

云物流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在云平台上,所有的物流公司、代理服务商、设备制造商、行业协会、管理机构、行业媒体、法律机构等都集中整合成资源池,各种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大数据是一个体量巨大、数据类别巨多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它可以实时为企业撷取、管理、处理、整理数据,生成企业所需的数据资料。大数据在近几年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是因为我们已经有较成熟的技术进行存储和有效的数据分析,其产生的洞察力可推动生产力发展。大数据具有4大特点:一是数据体量巨大,相当于我们宇宙天体数的3倍;二是数据类型繁多,如视频、图片、文本信息、网络日志、地理位置信息等等;三是数据知识的聚合能够产生大量的价值,虽然价值密度相对较低,但商业价值很高;四是数据处理速度快,遵循“1秒定律”,企业可以实时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资料,这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大数据被喻为与蒸汽、电力、石油一样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材料,企业都会有目的地搜集、处理、分析、索引数据,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优化相关业务的关键,能为企业产生不可预估的价值。

云物流平台利用大数据和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依靠大数据处理能力、标准的作业流程、灵活的业务覆盖、精确的环节控制、智能的决策支持及深入的信息共享来完成物流行业各环节所需要的信息化要求,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实施云物流和大数据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缓解紧张的物流资源并减少物流资源浪费;能满足客户高附加值、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能够整合物流资源、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二、云物流和大数据提升物流效率的机理分析

云物流和大数据提升物流效率的主要表现是: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收集、处理客户的订单,抓取、分析客户需求信息,提交物流管理平台去调度和整合各类物流资源,以最快捷的速度交付货物,云物流联合大数据充分体现了高效协同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绿色环保节能、信息安全保障、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各物流企业在云物流环境下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团结协作,能够创建智慧物流和生态物流的环境。[1]大数据为云物流汇聚了海量信息、订单全、生命周期可视、业务紧密衔接且可追溯,业务活动按实时需求调整,促成多方交易,智能分析企业物流成本及预估订单收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云物流联合大数据具体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云物流联合大数据具体步骤:第一步大数据系统,这是在端前跟客户相联系与沟通,通过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社交网络、传感器等方式,探测客户,收集和提取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实时洞察,建立大数据仓库,开展高级分析和定制化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深入洞察,对数据信息整合与治理,提供完整的数据生命周期管控,建设智慧物流、快捷物流、生态物流;第二步运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该平台一方面通过数据接口端向客户市场开放,另一方面通过数据接口端接收大数据信息。大数据为客户提供了海量物流服务信息,包括各类物流装备资源信息、物流人力资源信息、物流方案设计能力和资源信息、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和政策资源信息、物流保险信息、物流金融信息等,这些信息汇聚成虚拟的物流资源和能力,形成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的虚拟资源云,供客户搜索、查询。第三步运行物流管理平台,它是物流商信息共享、协同工作、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商业智能和决策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平台,[2]主要任务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传感器、车辆运输过程管理(TMS)、车辆运输业务管理(PMS)、车辆综合运营管理(DIMS)、汽车物联网(TUGE)等技术,准确、快捷地处理客户订单,调度和指挥各类物流资源,规划物流线路和物流方式,提供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缩短物流流程,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以最快捷的速度按客户要求交付货物,实现云物流平台对资源的智能化识别和管控。所有的物流商在这个平台上聚集,如仓储公司、运输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货代公司、物流方案咨询商、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向客户提供订单服务、运输服务、仓储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代理一关三检、保险服务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图1 云物流联合大数据的运行模式

三、云物流联合大数据创新物流模式

1.物流企业联盟模式,又称物流超市模式

物流企业联盟是物流商实施的一种联盟战略,也称物流超市,可为生产企业、商贸企业与物流专线企业提供直接对接的一个平台,能积聚众多各种各样的物流服务商,通过这些物流商的加盟,整合专线物流资源,让实际的物流供需更紧密联系在一起。[3]物流超市引入超市的经营理念。超市是商品品种齐全,物流超市是线路齐全;超市是服务规范,物流超市是员工统一着装、统一客服、统一打单收银;超市是不售假货,物流超市是当天发车,不炒货源,不卖货源;超市是信息化程度高,物流超市是全方位使用电脑和网络,快速准确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这与量贩超市有不少相同点,在物流超市内客户寻求物流服务时,就像逛超市可以货比三家,了解物流行情、货运价格和货运报价,还提供现场调度以及咨询服务,能够满足客户不断增加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物流超市实施“五一”营销模式: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服务质量、统一企业形象、统一价格体系,可以把专线物流做精做深,真正优化物流供应链环节。物流超市借助SAAS技术,建立云物流服务的平台,摒弃传统信息化软件下企业内独立运作模式,使物流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都可以按照预定的权限和流程在云物流服务平台上完成相关物流环节的工作,信息流无缝连接,既保持了相对独立,又可以分工协作,实现企业内的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和企业间的协作,衔接物流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突破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传统物流企业发生质的提升。物流超市实施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改变了部分企业管理混乱的局面,减少了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实现其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现代物流在我国的进程。

从2009年第一家物流超市开业到现在,我国共有270多家不同品牌的物流超市,为客户提供全国无盲点“一站式”的服务,而且价格公道,仅在专线市场价基础上加收2%的管理费。例如上海至广州3日到达的专线,某知名物流中间商向生产企业的报价为700元/吨,而实际支付给物流专线企业的价格仅仅400元/吨,中间的巨额利润被物流中间商获得,物流专线企业获得利润不足5%。如果生产企业选择物流超市后,物流超市的报价为580元,这样每吨为客户节省了120元,物流专线企业所获得利润比以前增加了4倍。客户选择物流超市后,可降低其20%~30%的物流成本,还依然享受与以往相同的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加盟物流超市后摆脱物流中间商的束缚与盘剥,获利大大增加;[4]同时物流公司把与客户沟通、数据整合分析、订单上传等非增值模块职能外包给物流超市,减少了物流企业的员工数量,大大降低了物流企业的管理费用,相对于物流超市来说,这些非增值操作变成了物流超市盈利手段,实现物流超市、物流企业、客户三方共赢。

2.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模式

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主要是指云制造、云销售和云物流实施一体化。云制造是借鉴了云计算思想引发的一个概念,以云物流为平台对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进行集成共享与协同调度,支持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云制造和云物流一体化最典型的两种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云物流和众包。[5]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云物流如武汉二汽集团汽车零部件的云物流,以武汉二汽集团为链主的云物流平台整合了全国29个省市的2200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生产商,年采购二汽所需的汽车零部件的交易额达到120亿元,云物流平台上的企业运营成本下降了40%左右,达到了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在二汽汽车零部件云物流平台上既有大型企业的私有云,也有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公有云,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表现着越来越明显的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通过云物流平台建设,使我国汽车制造业实现了集群化、智能化发展,代表了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发展方向。

众包模式主要是以大物流企业为主,锁定一个产业链巨头的供应链链主企业,沿供应链向上向下延伸,为他们提供的是多维度的供应链综合服务。服务类别主要有物流、报关、保税、供应链金融、流通加工等多项增值服务,如怡亚通、江苏新宁。阿里巴巴马云投资的一达通更是整合了外贸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价值,一达通的主营业务实行按单收费的模式,每次进出口交易只收1000元的代理费,这正好能与阿里巴巴海量的中小企业客户有机结合。一达通利用自身AA类海关资质,形成快速、优质的报关资料,完成报关报检工作,并出口到香港(根据规模大小,可以一批也可以分批出口),再从香港以速递方式分送给海外买家;外汇货款由平台境外公司先统一支付给一达通,再由一达通办理结汇手续后分别以人民币形式支付给国内各个供应商账户。在这种方式中企业既有正规的报关数据,又避免违规风险,还能得到出口退税款。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几年增速将放缓,2017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21.6万亿元。2013年中国网购用户达3.02亿人,2007年至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以B2C、C2C为主)的年均增速在70%以上,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的6倍以上。[6]庞大的消费增量和有限的物流资源相矛盾,导致顾客网购的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出现损坏、延迟供应、丢失、不能上门安装、调试等情况,物流成为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电商们逐渐实施云销售和云物流一体化发展,即把网络销售和云物流相结合。电商与物流企业合建物流体系,电商借力物流商的实力,弥补其物流方面的短板,为将来市场扩张打下基础。[7]2013年11月,易迅与顺丰合作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如果易迅自建物流不能达到而顺丰可以覆盖的区域,所有的订单配送都将交由顺丰完成。这样,支持易迅网货到付款的城市将从此前15个省市自治区97个地级市,扩充到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地级市,交由顺丰配送的订单有80%~90%可以实现次日达,其余配送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的地区可实现隔日达。易迅与顺丰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在保证客户体验的前提下,可抢夺二三线甚至更边远地区的客户,有助于易迅在维系高标准“快”物流的口碑上,进一步拓展全国化的区域布局,实现加速成长。云销售和云物流一体化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传统物流行业拥有的渠道覆盖优势,这是互联网转型和大数据战略的关键点;另一方面有利于电商渠道开发,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有利于开拓三四五线城市市场,起到资源疏导作用。

3.虚拟无水港模式

虚拟无水港模式主要内涵是:在A海港与B无水港中间建立一个虚拟的C港,A、B港以C港为平台,在政策、空间、电子口岸三方面一体化。虚拟的C港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卫星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移动通讯技术(GPRS)和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在虚拟无水港C平台上,沿海港口A和无水港B的港口功能都向C延伸,虚拟无水港C除了没有现实的港口、船舶、码头、仓库、堆场外,其他的港口功能都具备,通过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GPS、GIS、GPRS和RFID,客户可以开展在线订舱、口岸服务、货物追踪活动,同时为客户提供物流、金融、保险、酒店、货代等增值服务。虚拟无水港C首先体现的是海港A与无水港B政策一体化和共享通用,可使双港的各物流要素相互协调统一,进行畅通、快速、高效的流动;其次,虚拟无水港C体现了沿海港口A和无水港B的空间融合,无水港与联动海港一般都有良好的交通设施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包括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这就形成两港空间联动网络;最后,虚拟无水港C实现了电子口岸一体化,无水港电子口岸功能在C平台与海港电子口岸实施无缝对接,对外部信息资源如税务、外汇、银行、企业、代理公司、铁路部门、船公司、货主及物流公司进行电子联网,建立无水港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与海港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实现双港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

建立这一模式的目的是破解无水港难以持续发展的难题,解决无水港运行中主体单一、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信息水平低、物流服务能力薄弱、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承载量跟不上集装箱增长速度以及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挖掘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发展潜力,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提高无水港物流效益和质量,实现以无水港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启示

创新是物流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的主要动力。物流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云物流和大数据环境下的物流企业联盟、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虚拟无水港的物流模式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企业可以进行在线贸易、在线数据传输、货物跟踪、在线报关、在线货物操作等贸易活动,提供了新型的国内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减少了物流服务的操作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三种模式以大数据和物流技术为基础,实施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虚拟物流链控制中心”和“高度整合的大物流”,把物流产业打造成技术密集型的智能物流、快捷物流和生态物流,拉近中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企业的距离,提升中国物流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本文受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41133124195)、201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内陆无水港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638)的资助。

[1]毕桠.云物流下基于协同库存和覆盖的选址-分配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40.

[2]王琦峰,吕红波,江瑜.云物流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研究[J].电信科学,2012(3):127.

[3]王须峦.物流超市的新构想[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10):59.

[4]李兴国,丁晗.云物流环境下新型终端配送模式:物流超市研究[J].物流科技,2013(5):52.

[5]赵秉正.加快云物流建设促产业集群发展[EB/OL].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13年8月16日.

[6]佚名.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9.9万亿元[EB/OL].http://www.chinaidr.com/news/2014-03/18976.html.

[7]童木.易迅与顺丰达成全面战略合作[EB/OL].http://tech.qq.com/a/20131128/010508.htm.

猜你喜欢
物流客户信息
为客户节省时间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订阅信息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展会信息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