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雌雄同体的女性

2014-06-30 03:53陈磊钟晓红
文学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简爱反抗

陈磊+钟晓红

内容摘要:《简爱》作为反映被压迫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经典之作,人们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这一角色,比如从女性主义等。本文试着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角色。这一双性同体的角色标志着妇女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并在女性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简爱 雌雄同体 反抗

一.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在小说《简爱》中,刻画了一位充满智慧、独立精神和反抗意识的年轻女性——简爱。这部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革命性作品,长久以来,人们对它的热情经久不衰,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析,比如女性主义,其代表作是Sandra M. Gilbert 和Susan Gubar在《简爱》 基础上创作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里斯的《藻海无边》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简爱》进行一种新的阐释。在书中,安托瓦内特(罗切斯特的前妻)成长的背景是刚从奴隶制解放出来的西印度群岛。里斯用安托瓦内特的形象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殖民主义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危害性有深刻的揭露。本文尝试从双性同体的角度对简爱性格特征进行分析,简爱这个颠覆的女性形象标志着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的道路上所迈出的一大步。

二.简爱双性同体的性格特征

A.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androgyny)又译两性同体、雌雄同体、雌雄同体性, 在生物学上指同一个体身上既有成熟的雄性性器官,又有成熟的雌性性器官;在体形构造及生理特征方面,表现为雄性及雌性的混合物。柏拉图曾在《会饮篇》中讲到远古人类都有两副面孔和两副四肢,由现在的两个人合成。宙斯由于害怕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又不想灭绝人类,便将人类劈成两半,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从此,人类开始了寻找另一半的历程,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女人和男人。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认为,女性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了忘却自己的性别,并试图进入一种雌雄同体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进入了真正的个人主体状态。

而简爱明显的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征,正如圣约翰在书中所说:“尽管你有一个男人一样活跃的头脑,但是你有一颗女人的心”。罗切斯特同样发现她浑身充满着矛盾:“Her clothing and demeanor bind by the rule”; “expression is often coward,” but when others talk to her, she“raises sharp, bold, bright eyes” and“each glimpse might have insight and power.”这些都表明简爱不仅仅只有简单胆小的女性性格,同时还具有男人一样的坚强与智慧。

B.简爱性格分析

1.女性方面

作为一名女性,简爱理所当然的拥有女性的一切品质,她温柔善良、具有真、善、美的灵魂。她的舅妈是苛刻的,她的表兄约翰·里德无端毒打她,这些都没有使简爱变得铁石心肠或世故,她的心仍然充满了爱。正如圣约翰对简爱的评价一样,“温顺、勤奋、无私、忠实、坚定、勇敢,非常文雅,又非常英勇”。对阿黛尔——一个舞女的私生女,她用爱、关心、体谅、耐心,而不是偏见去改正她的缺点。甚至对虐待过她的舅妈,当她患重病时也去探望并妥当地安排了她的葬礼。

2.男性方面

a.审美地位的颠覆

从古代开始,男权社会总是把女性的外貌作为评价女性的标准。几乎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女人都有一副漂亮的脸孔,但是简爱却恰恰相反,她的长相平淡无奇,身材矮小,衣着也极其朴素。为什么作者不把她塑造成一个美女的形象?夏洛特对传统文学作品中女子的形象感到倦怠,于是她告诉自己的姐妹她要塑造一个完全不同的女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貌却拥有足以震撼人心的灵魂。

西蒙波伏娃在她的女性主义经典之作《第二性》里指出:一具美丽的身体如果只像静止的物品那样安静、毫无生气,不能反映这个人性格,而且只能惹怒观赏者。

女人虽然靠美丽的外貌从男人那里获得赞美,但是不能摆脱作为“装饰品”的从属地位。简爱对这个传统提出了挑战。她从“第一人称”而不是“从第三人称” 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她从主体的地位来观察男性,比如她认为Mr. Mason是一个“pattern of handsome man”but“his smooth oval-shaped face has no power”。这证明了简爱“雌雄同体”的特征,她不再是被欣赏的对象,而是像男人一样去欣赏、评价他人。

b.雄辩的口才

男权社会要求女人是温顺的、安静的,女人没有发言权,受到委屈也只能保持沉默,处于 “无声状态”。“失语症”的女人不能通过语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更不能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争取平等的权利。但是简爱却拥有自己的“声音”。她从来都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当她误以为罗切斯特要和 Miss Ingram结婚时,她直接而强烈的表达了自己的心声:“Do you think I am an automaton? — A machine without feelings?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You think wrong! …and we stood at Gods feet, equal, —as we are!”。这些语言不仅仅反映简爱对妇女平等地位强烈的争取,而且也证明了简爱像男人一样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c.对神话原型的打破

简爱“双性同体”的特点还体现在对传统神话原型的打破上:简爱的经历和《灰姑娘》的故事很像,但是她并没有像灰姑娘一样嫁给一个英俊有钱的王子,而是嫁给了一个身体残缺的男人。简爱最后意外地继承了一笔钱,她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而罗切斯特却因为前妻的大火变得一无所有。简爱在罗切斯特富裕的时候离开,却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回到他的身边,简爱就像一个男人一样一次又一次的保护了自己的爱人,这和以往的女性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简爱的形象是温柔女性和独立男性的结合,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女性,她相貌平平、身材矮小却又聪明勇敢、独立坚强。她“双性同体的特征”反映了女人正一步一步走出男权社会,努力追求和男人一样自由平等的权利。这一双性同体的角色标志着妇女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并在女性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Literature & Art Press,2001.

[2]Gilbert Sandra M. and Susan Gubar.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Gordon,M.Foreward to Virginia Woolf.In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1.

[4]Woolf, Virginia.A Room of Ones Own.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1992.

[5]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8]Jean Rhys.Wide Sargasso Sea.Qingdao:Qingdao Hai Yang Press, 1998.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简爱反抗
女性主义批评之《简?爱》译文比析
浅析《亚细亚孤儿》中的孤儿形象
浅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压抑与反抗
精神与苦闷
疯癫女人的反抗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
英语文学的艺术之美
论《简爱》的“圣经式”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