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务贸易竞争力文献回顾、评述与展望
——基于2001-2014年CSSCI期刊的分析

2014-07-01 19:42盛彬彬王春秋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竞争力贸易分析

张 龙,盛彬彬,王春秋,张 鑫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607)

国内服务贸易竞争力文献回顾、评述与展望
——基于2001-2014年CSSCI期刊的分析

张 龙,盛彬彬,王春秋,张 鑫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607)

服务贸易竞争力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该文基于文献学视角对2001-2014年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117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透视国内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的进展状况,并对其视角、方法与结论进行归纳与述评,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重实证,轻理论;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缺少文献回顾,研究层面集中。进而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矫正学术误区,重视理论支撑;拓宽研究视角,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分类梳理文献,注重中、微层面研究。

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CSSCI;文献回顾

随着世界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整个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导逐步过渡到以服务业为主导,国际分工也从传统的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而服务贸易竞争力①是评判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在回顾国内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观点进行总结与评述,指出当前研究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研究动向,期望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一、文献来源及回顾

(一)文献来源与说明

文章设定样本数据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时间范围:2001-2014年;检索类别:CSSCI;检索表达式:篇名=服务贸易竞争力或者关键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检索方式:模糊;检索执行时间:2014年7月6日。最终获得有效样本数据为152篇论文,在进行条件筛选后保留117篇①文献筛选中剔除非直接研究,如2014年的文献应为8个,但何林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对本文的指导意义不大,再如范兆斌(2003)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金融业竞争力分析》等等。同时,这样的检索难免有所疏漏,如桑百川(2014)的《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也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但如果将检索表达式添加“全文-服务贸易竞争力”,文章数将达到51673篇,数量太过庞大,且不具有分析意义。,各年论文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1-2014年生态旅游核心期刊发文量年度统计(单位:篇)

(二)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和培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国内学术界开始对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使用指标法进行竞争力比较与评价;(2)使用模型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1.指标法分析

指标法是最常用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方法,用来说明服务贸易竞争力强弱的结果,这类指标有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s,MS)、出口相似度(export similarity,ES)、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TC)、对外开放度(Degree of Openness,DO)、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Symmetric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SRCA)、相对贸易竞争力指数(Relative Trade Competitiveness,RRTC),相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lativ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RCA)、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et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NRCA)、拉菲指数(Lafay Index)等。杨颖[1]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即TC指数)研究和比较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并对我国服务贸易业的发展方向作初步探讨。李怀政[2]运用MS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十分微弱。赵书华等[3]通过比较优势指数②比较优势指数(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CAI),国外学者称之为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 Trade Balance,NTB),即为本文研究中的TC指数。的比较,得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存在比较劣势,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产业劣势更为突出,传统服务产业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殷风[4]从DO、MS、TC和RCA指数等方面对中国和主要服务贸易国家进行了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杨丽琳[5]对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印度信息通讯业等新兴行业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中俄在运输、建筑等传统行业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巴西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整体较弱。周少芬等[6]通过对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结构特征及TC指数的国际比较发现,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因素所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相对滞后。并提出加快推进广东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广东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吴贤彬等[7]基于1999-2009年“金砖五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修正后的SRCA和Lafay指数,对五国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进行剖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五国服务贸易行业内部结构失衡导致是导致其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部门,而金融、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新兴服务呈现竞争劣势。桑百川等[8]利用MS、TC指数、RCA指数及DO四项指标,对新兴市场国家及欧盟和美国的服务贸易整体及各部门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继续支持服务外包业务的扩张,深度融入全球服务分工体系等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陈健[9]通过使用TC、RCA和NRCA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别市场竞争力状况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在德国市场竞争力长期内呈显著倒“U”型结构,在日本市场竞争优势在缓慢下降,在美国市场表现为波动中缓慢上升。进行指标法研究的学者还有康承东[10]、谭小芬[11]、周怀峰[12]、刘莉和黄建忠[13]、鲁晓东[14]、余道先和刘海云[15]、车文立[16]、尹国君等[17]、韩岳峰等[18]、桑百川等[19]等等,集中于此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文章总计87篇,占总数的74%。

2.分析法分析

分析法用来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可以分为模糊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

(1)模糊分析法

模糊法主要是使用Spss和Eviews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有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投入水平、教育环境、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FDI)、服务业比重、服务贸易出口额、服务业就业人数、城市化、开放度水平、法律环境水平等。贺卫等[20]使用服务贸易出口额、FDI、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城市化、FDI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殷凤等[21]基于11个主要服务贸易经济体1990-200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常斜率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MS、CA和RCA等方面对我国和世界主要服务贸易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下的原因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总结出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林红[22]选用1980-2004年120多个国家各项服务贸易原始数据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生决定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内生因素除了劳动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外,“国家或地区专有要素”的力量不容忽视。黄健青等[23]对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贸易竞争力与服务贸易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投入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货物出口比重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有关。焦百强、郭沛[24]对中国服务贸易商品集中度和服务贸易竞争力变化趋势的研究发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呈整体下降趋势,并利用协整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商品集中度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宋加强等[25]基于156个国家2000-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世界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力情况,并实证研究了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分析的学者还有李秉强[26]、陈虹等[27]、王恕立等[28]、姚海棠等[29]、陈恩等[30],集中于此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文章共23篇,占总数的近20%。

(2)归纳分析法

归纳分析法主要是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并按照一定的关系将各个因素划归以下四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因素和相关产业因素,从而来衡量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这类研究的实质是在模糊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为明确的研究方法。对于这类研究,学者通常选取要素条件测度指标、需求因素测度指标、支持性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测度指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相关研究,其中要素条件测度指标包括FDI、R&D投入等,需求因素测度指标包括GDP、外贸依存度等,支持性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测度指标包括服务业产值及增长率、服务业内部结构等。梳理发现,集中于此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万红先[31]对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及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较低而且有下降趋势,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给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了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对策。庄惠明等[32]通过显示性和分析性统计指标,利用翔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状,并进一步以“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选择9个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构建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计量评价模型。李斌等[33]借鉴卢卡斯作用机制构建新的“钻石模型”,并基于我国1985-201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二、简要评述

毋庸置疑,上述研究成果丰富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体系,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前瞻性,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重实证,轻理论

从现有文献来看,相关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鲜有深度的理论探讨,机械使用常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较平淡,现实指导意义不大。兼顾理论与实证的学者更少,范纯增等[34]基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一般原理比较分析了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加快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的政策建议;崔日明等[35]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视角,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为我国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支持。

(二)缺少文献回顾,研究层面集中

截至2014年7月5日,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会搜索到19379篇相关期刊文献,2012-2014年的文献也有4026篇,文献数量太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者在相关写作过程中或者阅读中难以区分经典与否,取舍不当。同时,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层面,学者往往专注于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探讨,较少涉足对省域层面。

(三)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缺陷

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算、比较、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上,思维固定、成果扎堆、结论浅显,虽偶有创新,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领域有待拓宽、加深。此外,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在:(1)指标法中各指标代表的绝对意义不同、各有缺陷,只能用来评价竞争力的强弱情况,且这种强弱通常表现为非同步性,分析意义有限,如韩岳峰等[18]通过对竞争力互补性与竞争优势互补性的同步性进行研究,得出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不具有必然联系,即TC指数与RCA指数存在不同步现象。(2)分析性指标很好地将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各个要素科学地整合在一起,但多数分析性指标多针对于出口方面,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到底选取哪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每个变量的合理性、解释力度怎样?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研究展望

结合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研究视角,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丰富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研究,科学构建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

(一)矫正学术误区,重视理论支撑

目前学术界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重视实证分析,忽略理论支撑。很多学者认为缺少数据支持的分析结论缺少说服力,一些刊物对于没有实证分析的文章比较排斥,这就造成了目前学术界文章多以实证分析为主,科学使用理论与实证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文献过少,岂不知缺少理论支撑的数据分析更是舍本逐末,科学性与现实指导性值得商榷。针对上述误区,需要学术界与期刊编辑部矫正学术观念,重视理论支撑。

(二)分类梳理文献,注重中、微层面研究

笔者基于近年来的CSSCI期刊进行梳理分析,对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便于学者进行研究时候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解决了文献大而繁杂的问题,便于学者使用。同时,根据检索结果,按发文量对刊物进行排序,CSSCI期刊上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期刊总共刊载论文54篇,占总数的46%,这些期刊主要为《国际贸易问题》、《亚太经济》、《国际经贸探索》、《经济纵横》、《世界经济研究》等专业特征明显的期刊,建议相关学者研究可以从这类刊物入手。针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层面集中在国际层面和国家层面,虽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但却忽略了省域层面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提升策略往往过于宏观,现实指导性不大,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省域层面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层面的研究进展。

(三)拓宽研究视角,科学构建评价与分析体系

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现有研究成果局限在测算、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上,并未赋予服务贸易竞争力全新的时代意义。鉴于服务业本身的低碳、绿色属性,应将研究思维跳出经济领域,将服务贸易当作一个环境问题来解决,引入资源学理论与方法,基于服务业与生态产业的关系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因此,从碳排放的角度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是一个亟待引入的研究视角。韩岳峰等[36]运用IPCC法测算了2004-2010年吉林省各服务行业的平均碳排放量,基于碳排放角度研究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优化问题,虽然没有直接从碳排放的视角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研究,但确实是在原有研究成果的一大进步。

此外,准确测算服务贸易竞争力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本前提,科学构建服务贸易竞争力测算体系尤为重要。从现有研究来看,虽有不少学者构建了测算指标体系,但在评价指标选择上均存在较大欠缺。一方面,常规评价指标都只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果的显性表现,相关结论比较表象化。为此,应充分考虑各个指标的意义,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对现有服务贸易竞争力测算指标体系进行科学整合,以弥补原有方法在广度、精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于分析法中各个影响因素的选取同样需要科学处理,笔者认为Spss与Eviews结合使用尤为必要,单纯使用Spss,仅能找出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单纯使用Eviews,主要指标的选取又存在一定障碍,因此科学分析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最好使用主成分分析从选取的多维变量中得到代表变量信息的主要因素,再利用回归模型对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杨颖.试析我国服务贸易业国际竞争力[J].亚太经济,2001(3):49-51.

[2]李怀政.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17-20.

[3]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9.

[4]殷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1):33-40.

[5]杨丽琳.“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与贸易相似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8):74-79.

[6]周少芬,何传添.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比较与提升竞争力之见解[J].现代财经,2011(2):51-57.

[7]吴贤彬,陈进,华迎.基于SRCA和Lafay指数的“金砖五国”服务贫易结构竞争力介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2):42-55.

[8]桑百川,杨立卓,邵莹雪.新兴市场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亚太研究,2014(3):82-86.

[9]陈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别市场竞争力状况和演变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2014(3):21-31.

[10]康承东.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1(11):46-51.

[11]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2):52-55.

[12]周怀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5(3):6-9.

[13]刘莉,黄建忠.亚洲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6):49-54.

[14]鲁晓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10):23-27.

[15]余道先,刘海云.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73-79.

[16]车文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9(7):56-63.

[17]尹国君,刘建江.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7):58-66.

[18]韩岳峰,张龙.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13(3):59-67.

[19]桑百川,郑伟,谭辉.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J].经济学家,2014(3):82-86.

[20]贺卫,伍星,高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2):43-47.

[21]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61-69.

[22]林红.服务贸易竞争力内生性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09):13-23.

[23]黄健青,张娇兰.京津沪渝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5):74-82.

[24]焦百强,郭沛.中国服务贸易商品集中度与竞争力的互动机制——基于中国服务贸易数据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8):36-44.

[25]宋加强,王强.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4(2):96-104.

[26]李秉强.亚洲发展中成员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80-84.

[27]陈虹,林留利.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与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12):75-80.

[28]王恕立,刘军.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11(3):79-88.

[29]姚海棠,方晓丽.金砖五国服务部门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2):100-110.

[30]陈恩,曾继斌.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4(4):66-71.

[31]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5):43-47.

[32]庄惠明,黄建忠,陈洁.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3):83-89.

[33]李斌,刘会红,彭星.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3(6):100-106.

[34]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2):48-53.

[35]崔日明,张楠,李丹.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8):121-125.

[36]韩岳峰,申瑛琦,张龙.基于碳排放角度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以吉林省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1):100-104.

Literature Review,Comment and Outlook on Domestic Service Trade Com petitiveness——Based on 2001-2012 CSSCIJournal Analysis

ZHANG Long,SHENG Bin-bin,WANG Chun-qiu,ZHANG X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he Tourism college of 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607,China)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measure a country’s economic strength.This paper,based on a philological analysis of 117 relevant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CSSCI journals from 2001 to 2014,reveals the progress status of domestic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es,summarizes and comments on their perspectives,methods and conclusions while pointing out such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es as prioritizing empirical study over theoretical study,singular research perspective,flawed researchmethods,lack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centrated research levels.S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should be correcting academicmis-concepts while valuing theoretical support,broadening research perspective while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classifying and sor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and focusing on middle and micro-level academic research.

service trade;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 index;CSSCI;literature review

F726.9

A

1008-2670(2014) 06-0060-06

(责任编辑 刘小平)

2014-09-24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及合作路径研究”(DBYXX[2014](02));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旅游法》实施后对吉林省休闲竞技发展的影响研究”(DBYXX[2014](06));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2013169)。

张龙,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盛彬彬,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王春秋,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张鑫,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①服务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来源于:同样质量的服务具有较便宜的价格或者同样质量的服务具有较低的成本,因此,本文中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是指一国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猜你喜欢
竞争力贸易分析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贸易统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