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调速器主控板系统设计

2014-07-01 23:36周穆洁唐萌萌
机械工程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控板键盘时钟

周穆洁, 唐萌萌

(1.黑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40;2.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一种电机调速器主控板系统设计

周穆洁1, 唐萌萌2

(1.黑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40;2.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转速控制器的设计主要由AT89C51单片机、LCD显示器、光电传感器、L298(驱动芯片)、键盘接口和直流电动机等组成。该设计是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的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键盘输入电机设定转速。

单片机;光电传感器;键盘接口;主控板;直流电动机

1 单片机芯片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普遍使用的是80C51系列,而美国Atmel公司畅销多年的AT89系列单片机[1]的优点使它很快脱颖而出,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89系列单片机对一般用户来说,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内部含Flash存储器,和80C51插座兼容,静态时钟方式,错误编程亦无废品产生,可进行反复系统试验。

鉴于以上89系列单片机的诸多优点,且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故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设计的主控板采用AT89系列单片机,型号为ATC89C51。

2 基于AT89C51的主控板系统结构电路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主要外围功能电路描述如下:检测电路(光电传感器)完成电机被控信号的检测与传输;驱动电路(L298)与直流电机相连,带动电机运行;LCD电路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键盘电路。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AT89C51的主控板系统结构图

3 电路结构

3.1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通常由石英晶体和2个微调电容来产生单片机的内部振荡电路,是单片机工作的必要条件。此外单片机还可以采用外部时钟,即从外部输入一个时钟脉冲,对CMOS芯片可将外部时钟直接连到XTAL1;对NMOS则连到XTAL2,XTAL1接地,电路如图2。

图2 单片机时钟电路

单片机CPU工作频率的计算:通常1个机器周期=12个时钟周期,比如若晶振频率为12 MHz,则1个机器周期=12×1/(12M)s=1 μs,即单片机每1 μs执行1条指令。

3.2 复位电路

图3 单片机复位电路

单片机和其他微处理器一样,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使CPU和系统的各个部件都处于一种确定的初始状态。复位信号是从单片机的RST引脚输入的,高电平有效,其有效电平应维持至少2个机器周期,图3是按键手动复位电路。

3.3 键盘电路

根据系统要求,在单片机的外围功能模块中设置了4×4个按键。实现的功能如下:电机转速数值设定及微加微减,正反转控制和报警电路控制。其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在本系统中,用P1.0~P1.3连接键盘的行信号;用P1.4~P1.7连接键盘的列信号。

图4 键盘模块

键盘操作说明:在系统开始运行时,128×64LCD将显示开机界面,按下设置键显示屏进入参数设置界面,此时按1、2、3、4进入相应参数的设置状态,输入相应的数字即可完成该参数的设置,待所有量设置完成后按正/反控制键设置正反转,最后按开始启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按下相应键对电机进行停止运行、微加、微减、正反转及报警/取消报警的控制。

3.4 电动机驱动电路

理论上,是先将转速转化为某一种电量来测量,如电压、电流等。设计中将转速测量转换成电脉冲频率的测量。基于这一思想,可以采用光电传感器,使输出信号的一只在转轮一侧固定,另一只则粘在对应位置的转轮上,这样,电机每转1圈,传感器将会输出1个脉冲。如图5所示,这样,就完成了转速/频率的转换。

图5 电机驱动电路

3.5 转速/频率转换电路的设计

如图6所示,此电路为简单的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它由一对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组成,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分别固定在电机叶片的两侧,当电机转动时,叶片因为可以挡光而使红外接收管在叶片旋转1周内产生多个脉冲,脉冲个数取决于叶片的数量。该脉冲信号(也可以先将它整形)被送入单片机 P3.2口或(即中断0)进行计数和处理。

3.6 脉冲滤波整形电路的设计

由于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晃动,因此所获得的脉冲信号难免掺杂有高频噪声或误动脉冲。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且尽可能地减少错误,设计的脉冲整形电路如图7所示,在OUT输出端加以电容接地。为了既能抑制噪声又不影响测量,电容C的选择很重要。根据实际测量,若设计中使用的直流电机转速可达6 000 r/min,其所产生的脉冲周期T=1/(6 000/60)=0.01 s,一个周期内,脉冲持续时间约为T/8=0.001 25 s,低电平时间约为7T/8=0.008 75 s,由于导通电阻很小,所以电容迅速充电,当低电平到来时开始放电,为保证下一个脉冲的检测,放电时间T应小于低电平持续时间7T/8,根据电路,T=R2·C<0.008 75,代入R2值解不等式可得:C<0.000 017 F,单位换算得C<0.017 μF,为了整形方便,实际设计中可选C=0.001 μF。由于单片机中断I/O口需要输入的信号是正规的矩形脉冲,所以电路的脉冲整形电路采用74LS06反相器进行两次反相后输入单片机。

4 结 论

控制模块电路是硬件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着其它各模块的工作,电路主要由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外围接口电路、L298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光电传感器组成的转速检测电路和液晶显示电路,能较好地能满足主控板系统设计要求。

图6 转速/脉冲转换电路

图7 脉冲滤波整形电路

[1] 国兵.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昊 天)

TP 272

A

1002-2333(2014)05-0192-02

周穆洁(1981—),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

2014-03-05

猜你喜欢
主控板键盘时钟
你知道手机拨号键盘上为什么要有*和#吗?
一种快速可靠的主控冗余及切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别样的“时钟”
键盘猫
古代的时钟
Cлово месяца
ikbc R300机械键盘
升级双主控板交换机ISO
有趣的时钟
变频器检测台的设计、制作及主控板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