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胶囊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2014-07-02 01:37李春芳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氟西汀血管性脑血管病

李春芳

舒肝解郁胶囊与氟西汀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李春芳

目的比较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胶囊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住院治疗的血管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49%);治疗后第1、2、4、6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98,P=0.030)。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胶囊在血管性抑郁症治疗中均具有明显疗效,且疗效相近,舒肝解郁胶囊可以更快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且不良反应少。

血管性抑郁症舒肝解郁胶囊氟西汀胶囊

血管性抑郁(Vascular Depresion,VD)是指由于患者的脑血管病导致的晚发性抑郁症,是老年抑郁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1]。血管性抑郁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身心障碍情况、脑血管的病情等[2]。血管性抑郁会对患者的脑血管病的恢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分别使用舒肝解郁胶囊和氟西汀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各37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血管性抑郁患者7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男30例,女44例,年龄53~77岁,病程4~17年。入选标准:(1)有明确的脑血管病诊断;(2)符合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3];(3)抑郁发生在脑血管病确诊后6~12个月;(4)入组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评分大于18分;(5)入组前2周未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物。排除标准:(1)发生脑血管病前即有抑郁症;(2)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3)伴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4)不愿参加此研究。研究组:男14例,女23例;年龄55~77岁,平均(63.56± 5.00)岁;病程4~15年,平均(8.67±2.65)年。对照组:男16例,女性21;年龄53~76岁,平均(63.59± 5.72)岁;病程4~17年,平均(8.49±2.9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服药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治疗,初始剂量0.72 g/d,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调整为1.08~1.44 g/d。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20 mg/d,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调整为40~60 mg/d。维持治疗共观察6周。

1.2.2 疗效评定方法采用HAMD量表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评分并比较。根据治疗后HAMD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减分率50%~74%为显效;减分率25%~49%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患者例数×100%。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临床痊愈8例(21.62%),显效14例(37.84%),有效11例(29.73%),无效4例(10.81%);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18.92%),显效15例(40.54%),有效10例(27.03%),无效5例(13.51%)。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8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26,P=0.722)。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后第1、2、4、6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情况研究期间,依据TESS量表评分评价不良反应,两组均有部分病例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组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干、失眠等。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干、头晕、便秘等。对症处理后均明显好转,无因不良反应退出病例。研究组失眠、口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恶心、头晕、便秘等项目上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35.14%)(χ2=4.698,P=0.030)。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HAMD研究组(n=37)对照组(n=37)t值P值治疗前25.05±2.2325.03±2.290.2740.786治疗后第1周末21.03±2.22*23.86±2.21*0.5760.685治疗后第2周末15.97±2.02*16.03±1.95*0.5290.600治疗后第4周末11.32±1.51*11.41±1.38*0.5950.556治疗后第6周末8.70±1.45*8.65±1.21*0.4420.661

表2 两组TESS量表评分比较[n(%)]

3 讨论

血管性抑郁症发生于老年脑血管病后,患者多数由于脑血管疾病造成患者身体功能的严重障碍,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导致患者发生抑郁。抑郁的产生也会对脑血管病的预后造成影响,从而发生恶性循环。因此,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对脑血管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4]。

发生血管性抑郁症后,患者认知功能受到明显的损害,运动功能迟缓,自知力明显减弱,日常生活能力发生明显的减退[5],与脑血管疾病常导致的额叶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因此,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患者的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情绪神经调节回路受损,导致发病[6]。

血管性抑郁症在中医上属于“郁症”的范畴,属虚实相兼的疾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患者发生肝郁、气滞、血瘀、胆怯、阴阳失调等[7]。舒肝解郁胶囊主要含两味中药,贯叶金丝桃和刺五加。贯叶金丝桃在国外被称“圣·约翰草”,具有良好的清热、凉血、解毒、养阴、安神、开郁、止痛、利湿的作用,对许多神经物质,如NE、5-羟色胺、多巴胺、L-谷氨酸等的摄取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松弛中枢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升高突触间的神经递质浓度而发挥抗抑郁的功能[8]。刺五加具有良好的健脾、补肾、益气、安心、活血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脑供血情况,具有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的作用,从而发挥镇静、安神、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效力,是抗抑郁治疗的辅助用药[9]。同时,刺五加还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元的凋亡率。两种药物一主一辅,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氟西汀胶囊是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新型药物,临床疗效已经得到证实[10]。本组研究中,使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研究组与使用氟西汀胶囊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第6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86.49%),且治疗后第6周末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说明疏肝解郁胶囊在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上疗效确切。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1]李国华,郭家奎,于金栋.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3):461-464

[2]邢香然.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 (1):40-41

[3]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29(6):379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孙新宇,陈爱琴,徐秀峰,等.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的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5):413-416

[6]茅卫兵.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1):45-46

[7]李乐军,邵凤杨,李玉梅,等.舒郁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患者60例临床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1):96-97

[8]廖志山.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心力衰竭伴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9(5):721-722

[9]王帅,石小晶,段宏军,等.舒肝解郁胶囊对卒中后抑郁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 (4):581-582

[10]吴镝,解朝霞,赵忠慧.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0):26-27

[11]郑琳,王丽萍,张顺,等.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34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2): 1819-1821

R749.1+3

A

1009-7201(2014)-06-0462-02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6.022

2014-04-29)

075131,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

猜你喜欢
氟西汀血管性脑血管病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