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试验在微生物实验中的探索与体会

2014-07-04 06:21王光利杨倩倩刘婉茹
关键词:草胺菌株实验教学

王光利,杨倩倩,刘婉茹,李 峰

(淮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类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通过对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并提高动手能力,正确恰当的实验教学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充分挖掘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的潜能.

“九五”期间,国家教委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共完成教改项目213 项,取得丰硕的成果[1].旨在对当代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即验证性实验模式向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的转变.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也常受到教师教学定式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从而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模式,即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

1 设计性实验的概念

设计性实验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微生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课堂中学到的实验方法,自己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并在微生物开放实验室独立自主完成,且能够根据一定的实验结果做出相应分析,同时能够得出合理结论的过程.进行设计性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在全程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各方面的不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所以,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中必将成为主流.

2 设计性实验在教学中的探索

2.1 微生物学实验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基本实验的操作能力,许多高校普遍的实验模式还是传统模式,即验证性实验模式.传统的实验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依据教学计划安排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准备,执行教学程序,而学生仅是机械地模仿和验证,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学生在此过程中并未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传统实验模式中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内容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更加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因此,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2 设计性实验的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图1有效地引入设计性实验:

图1 设计性实验引入模式Fig.1 The introducing mode of designable experiment

3 设计性实验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

设计性实验区别于传统的验证性试验,但其必须在传统验证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实施步骤见图2:

图2 设计性试验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模型Fig.2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l test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较为繁琐,但若找准思路和方向,整个实验过程要比传统验证性实验要有趣的多.多鼓励学生贴近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实验课题,发现实际生活中的科学,并能够把每个实验都当作微型科学研究,这才是实施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以具体案例说明设计性实验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近年来,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应用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该类除草剂是优良的触杀性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尤其是丁草胺,但农药的毒性危害以及所引起的农药残留(Residence)、抗药性(Resistanee)和再猖撅(Resurgenee)即所谓的3R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以“丁草胺降解菌分离以及降解特性的研究”这一实验为例,阐述设计性实验的具体实施步骤.

3.1 选取可行性实验课题

设计性实验作为微生物实验中的中流砥柱,着重于对学生积极动手、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课题的选择不可忽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过小或过于简单会失去设计性实验的意义,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反之,题目选择过大或实验指标过高,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也不能达到设计性实验的目的[2].本例中选择“丁草胺降解菌株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的研究”,其难易适中,且可行性、探索性较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

3.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根据丁草胺结构特性,查阅丁草胺生化性质,上网搜集相关菌株分离及降解相关实验的文献资料,明确实验原理并列出所需的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在对丁草胺性质、相关实验的原理方法基本掌握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实验方案的讨论与设计.

3.3 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在确定实验思路后,以4~6个学生为一小组,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而做出合理的分工,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正并给予建设性建议.

Soprod的SOP A10机心可以替代ETA2892。但是由于产量较低,无法直接与ETA 或Sellita打价格战。Soprod A10-2,ETA 2892的替代品Festina集团在瑞士约有400名员工,自产机心的极小比例仅7%到8%左右。另一方面,Candino则使用ETA或Ronda石英机心。

3.4 准备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方案中各步骤,列举出所需实验药品、仪器设备,根据小组分工学生独立完成.

3.5 实施实验方案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小组内各成员再次做出合理分工,并在教师指导下,实施修正后具体实验方案:

3.5.1 丁草胺降解菌的富集和分离

(1)样品采集:丁草胺处理的污泥或长期受丁草胺污染的土壤.

(2)富集培养:将污泥或污染土壤置于以丁草胺作为唯一碳源的富集培养基中,于摇床中震荡培养,每隔一周以5%的接种量接种至新鲜富集培养基中,循环多次.

(3)富集液的获取及检测:经测定,连续4代能降解丁草胺达90%以上的富集液,即为有活性的富集液.将活性富集液进行梯度稀释涂布LB 平板.挑取单菌接种液体富集分离培养基,通过紫外扫描和HPLC分析等验证其降解能力.

3.5.2 降解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

3.5.3 降解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与分析

(1)菌体总DNA的提取;

(2)降解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的扩增和酶连;

(3)降解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学生可根据在具体实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之前的实验方案进行再次修正、完善.

3.5.4丁草胺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

以降解菌株为实验材料,以丁草胺作为靶标农药,研究温度、pH、通气量、金属离子、辅助碳源等对菌株降解的影响.

3.6 观察结果、分析总结

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后,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在之前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做出总结,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到新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完善中.

3.7 完成实验报告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对“丁草胺降解菌分离以及降解特性的研究”,并对一系列结果做出分析讨论,并总结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体会.

4 设计性实验教学体会

当今世界,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通过对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发现自主设计性实验不仅有利于挖掘学生创新学习的潜能,还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此外,新颖有趣的实验课题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以及科研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3].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本身比较繁琐,耗时耗力,教师与学生时间安排上冲突等,这也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考验,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在学生小组分工、时间分配以及实验室纪律的管理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因此,微生物的新型实验模式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探索.

[1]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张文平,刘波兰,马廉兰.结合科研课题开设医学微生物学系列综合设计性实验[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861-1863.

[3]李剑平,吴秀珍,陶建华,等.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1-27.

[4]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HORT J G,KRIEG N R,SNEATH P H,et al.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M].9 edition.Balti⁃more:The Williams & Wilkins Co,1994:150.

猜你喜欢
草胺菌株实验教学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氟吡草酮·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除草剂丁草胺的研究进展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