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迪·乌鲁卡亚:酸奶业的乔布斯

2014-07-05 08:16楚静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4年6期
关键词:酸奶

楚静

怎样在6年内让资产从0增长到10亿美元?

通过开发一个处理世界信息的搜索引擎,谷歌做到了。

通过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联系更为密切,Facebook也做到了。

你也许认为,这种超速发展需要改变世界的创新思维、才华横溢的程序员,甚至是在硅谷才能实现。

但传统行业一样可以做到。哈姆迪·乌鲁卡亚以贷款100万美元起家,在美国推出一种希腊式酸奶。短短6年,这种乔巴尼(Chobani)酸奶一跃成为美国最畅销品牌,年营业额超10亿美元。

而且有一点连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及谷歌创办者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都自叹弗如:乌鲁卡亚拥有其公司100%的所有权。

2014年5月,这位白手起家的41岁移民富豪,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特聘为11位创业特使之一。

到美国学习做生意

酸奶是一种很麻烦的消费品。首先得有好的奶源。然后你得包装好,用物流送到各个零售终端,最后才会到达消费者手中。由于保存期短,又有多家大公司品牌占据市场,如优诺(Yoplait)、达能(Dannon)和希腊酸奶王发哥(Fage),在美国,这一行并不易做。

因此,虽然乌鲁卡亚来自一个世代制作芝士和酸奶的土耳其家庭,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要从事这个行业”,乌鲁卡亚挠了挠头,“我来到纽约是为了学习,学习英文和做生意。”

乌鲁卡亚的老家在土耳其安卡拉以东400英里、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伊利奇小镇。这个小镇不到1000人,乌鲁卡亚的家庭在当地放羊,同时制作一些奶酪和希腊风味酸奶。作为家中七兄弟之一,乌鲁卡亚1994年到美国学习英语,先后在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和阿德尔菲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就读。

一次,乌鲁卡亚写了一篇《制作羊乳酪》的论文。看到这篇论文的教授十分感兴趣,邀请他到自己的农场工作,乌鲁卡亚在课余便开始做奶酪。

1998年,父亲到美国探亲,乌鲁卡亚给老爸准备了自己做得最好的羊奶酪,结果父亲严肃地指出他还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卖给其他美国人。在父亲的激励下,乌鲁卡亚创立了“幼发拉底”公司,专门制作牛奶乳酪,卖给食品批发商。

由于从商经验有限且没有好的顾问,乌鲁卡亚只能通过不断的失败和尝试寻找成功——制作乳酪、雇用人,将乳酪装车运送到东海岸寻找顾客。乌鲁卡亚说:“2002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之后,公司稍微稳定了一些,尽管规模依然很小,但至少我能喘口气了。”

一封广告邮件

2005年春的一天,乌鲁卡亚收到了一封广告邮件,卡夫食品公司正准备出售一家位于新柏林、有85年历史、设备齐全的酸奶厂,价格为几十万美元。他的第一反应是将邮件删除,不过随后又找了出来。“出于好奇,我去实地看了一下,”乌鲁卡亚回忆说,“生产经理里奇·莱克带我走了一圈。”不出意外,处于工业衰退地区的工厂死气沉沉,长期遭到忽视,已经濒临“退休”状态。不过,乌鲁卡亚还是对它有了兴趣。“回家的路上,我就打电话给我的律师,告诉他我看中了一家工厂,准备买下它。”

乌鲁卡亚随后找银行贷款。“当时,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我疯了。大家都说,这可是卡夫集团的废旧工厂,如果这里还有任何价值,他们怎么会废弃不用呢?”

但2005年8月17日,乌鲁卡亚还是筹够了钱,买下了工厂,同时留下了55名员工中的4人:生产经理莱克、负责文书工作的玛丽亚·威尔科克斯、负责设备维护的迈克·艾伦以及负责废水处理设备的弗兰克·普赖斯。此外,他还从土耳其找来了一个酸奶专家穆斯塔法·多安。

于是,乌鲁卡亚等6人组成了乔巴尼公司,凭借着来自地方和联邦经济发展部门的贷款支持,决意研发最具美味、最高品质的希腊风味酸奶。

当时,美国的酸奶全部都含糖,造成肥胖和疾病率不断攀升。乌鲁卡亚认为:“美国人需要一款味道浓郁、偏酸的、有益健康的酸奶。”但纽约州的费奇食品公司进口希腊酸奶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这种在地中海地区深受欢迎的浓缩性酸奶在当地专卖店也十分畅销。不过,在走访专卖店和消费者之后,乌鲁卡亚坚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

整整一年半,乌鲁卡亚和员工们不停调整配方,他干脆就住在厂里。管道断裂、酸奶味道不对、成本高昂……千头万绪,只能一点一点去改进。

一切靠产品说话

2007年,乔巴尼酸奶正式面市。

乌鲁卡亚拒绝用高果糖玉米糖浆,而是用蒸发甘蔗汁的办法来加甜酸奶,此外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香味添加剂和糖精,水果味的酸奶中会有实实在在的水果切片。这种酸奶比一般酸奶更浓稠,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较少。

种种优化改进后,乔巴尼酸奶的成本接近普通酸奶的两倍:一杯6盎司(1盎司≈28克)的乔巴尼酸奶成本价大约为1.35美元,而等重的标准美国酸奶则只需约80美分。

按照传统商业惯例,进入超市、百货的商品都会被收取“进场费”,这对于乌鲁卡亚和乔巴尼公司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幸运的是,一家百货商店最终允许乔巴尼免缴“进场费”,条件是自行运送酸奶到商店。

乌鲁卡亚带着新招的销售人员和其他人员一起,亲手包装好各种口味的酸奶,驾车送到了百货店。每罐12美元,乔巴尼的第一批产品卖出了3600美元。

乌鲁卡亚的营销手段看起来平淡无奇。他没有多少钱用来宣传,于是,除了最早的顾客口碑宣传之外,他只能大量依靠博客、Facebook、Twitter等互联网工具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同时,他们还把宣传卡车开到各种节日庆典游行现场,吸引更多消费者。

乔巴尼这个品牌从纽约开始,逐渐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声名大噪,接下去又引起中西部和西部的注意。

一切积累在2009年开始爆发——此前,乌鲁卡亚收获的多是小型商铺的追加订单,但这一年,BJS的连锁批发俱乐部和美国好事多连锁集团都决定引进乔巴尼产品。乔巴尼就此开始了爆炸性增长,2009年业绩翻了三番,达1.96亿美元,到2013年已突破10亿美元,并出口澳大利亚和英国。

专注产品从不外包

乌鲁卡亚并没有被一路高涨的销量冲昏头脑,他很清楚需要关注的重点“不在于销售,而在于制作过程”。“我们从不外包任何东西,因为我希望能够对产品质量有全盘的掌握。”

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扁平的,乌鲁卡亚说:“没有层次。如果你生产酸奶,你就应该走进工厂,与你的员工一起工作。”他的企业理念是“尽善尽美”:我们不生产过多的产品,是为了让我们用心把现有的做到最好,而不至于分心。

作为一名移民,乌鲁卡亚深知抓住机遇和优化团队的重要性。因此乔巴尼所获利润中的10%都会被无偿捐赠给该公司名下的慈善组织——“牧羊人的礼物基金会”。

不是只有高科技才了不起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制造业是一个过气的工业地区再现辉煌的关键。乔巴尼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工厂内的生产线是全自动的,但乔巴尼公司还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对当地社会的贡献远比高品质的酸奶要大得多。牧场大发展,每天必须有6万头奶牛供奶,奶罐供货商则从停产状态发展到需要制造10亿个罐子……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乌鲁卡亚和乔巴尼的成功经验,给当今的商界提个了醒,不能只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乌鲁卡亚也表示,他试图向美国商界精英传递一个信息,即“不仅仅是高科技的产业可以令人觉得了不起,普通的制造业也能够做到”。他还指出,帮助他人同时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编辑/张本科)

猜你喜欢
酸奶
爱喝酸奶的表弟
酸奶和牛奶
喝酸奶的讲究
我给酸奶贴标签
多吃酸奶可缓解抑郁焦虑
小鬼当家之超市购物
自制手工酸奶
常温酸奶与低温酸奶有何差别?
8.酸奶新喝法
自制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