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企业中的关键人才

2014-07-07 20:02田小玲
关键词:团队合作企业管理

田小玲

摘要:一个团队中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可以说,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关键。人才也有高低之差,如何识别出企业中关键人才,人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源动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做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学习的一项管理技能。本文从价值观、团队合作和绩效表现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涉及了“识人五法”“识人六闻”的识才之法,希望共同为企业识别关键人才出谋划策。

关键词:关键人才 团队合作 企业管理

历史上汉楚之争,最终结局是刘邦大胜、项羽大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原因之一就是刘邦善于用人,他有几大关键人才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刘邦在称帝后的一次酒宴上讲出:“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的失败教训,慧眼识才,并为其用,才最终得天下。

晚清重臣曾国藩也说过:“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意为知人善用;晓事,意指通晓事理。对管理者来说,第一重要的是“知人”,什么是“知人”?意即知道别人、理解别人、运用别人的才能把事儿给做了。管理需要“智慧”,对管理者来说,智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人才的鉴别能力。从芸芸众生中首先要把人才识别出来,才能开展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等后续工作。那么,就企业而言,如何鉴别适合自己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呢?本文从以下几点为大家提供参考:

1 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人,是关键人才的根本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认同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并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这类人才是企业的基石和希望。可价值观,是一种主观思维,不是明摆在那儿可供人衡量的,这就需要一些技巧来识别出与企业保持相同价值观的人来。

借鉴“识人五法”

①居视其所亲。看他朋友、家人是什么人?俗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获知他有什么样的家人、朋友,就知其为人秉性如何了。这点在我为企业招聘过程中,感受颇深。我们的企业是从事路桥建筑的,工作艰苦且长期远离家庭,如何找到一个能在企业中扎下根来、适合在本行业成长成才的人员,是招聘面临的一个经常性问题。这里经常就用到“居视其所亲”这一条了。我们在面试的时候,通过他们的求职简历或面试询问,可以获知这个人的一些家庭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从而知道了他的成长环境,人脉网,从而得出他对这份工作的认同度,需求度,找出与企业匹配人员。

②富视其所与。当一个人有了钱而富有之后,看他钱往哪儿花?是花天酒地呢,还是投入学习中或社会公益事业中,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富视其所与”。可看出他的志向或品性。

③达视其所举。看他发达时给上司推荐了什么样的人?就知其心胸度量是大还是小、是为私还是为公。这在评价是否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时可以参考选用。

④窘其所不为。看他遇到困难时,会不会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可以看出他的原则性和廉正性。

⑤贫视其所不取。贫困时不做什么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再窘迫、再贫困,不能以损害企业利益、挑战法律为代价。公司去年处理了一个职务贪污的员工。这个员工可以说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就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打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严重地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

学习了“识人五法”,对如何找出与企业价值观相同的人员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识人五法”是通过观察,总结,而得出的一个识才之法,虽耗时间、精力,但判断性强,准确度高。

2 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性的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天生能力

花费心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企业终会将“责任”的担子放置于其肩上。带领各式各样的团队,为企业创造发展机会,引导企业走向强大。那么,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性,成为了带领团队的必备技能之一。

百度李彦宏因为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团队组合,有了一大批优秀的追随者才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马云因为有了18个踏实的追随者才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奇迹。这些人无一不是有宽广的胸怀,能为下属创造宽松和谐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在企业中,如何寻找具有宽广胸怀的、具有高度合作性的人才?在“识人五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使用“识人六闻”,即对一个人提出批评时,观察此人的反应,从中辨析出相应信息,可为鉴别关键人才做一参考:

“识人六闻”:①闻过则怒。说明涵养有问题;这样的人听不得别人提意见,善于打击报复,所以,此类人有多远就避多远;②闻过则辩。当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马上辩解,这都叫狡辩。(正确方法:听完后,先表示感谢,回去后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别人的批评这是一面“镜子”);③闻过则罔。听到别人批评后,迷茫了,意志脆弱,迷失方向,偏偏不坚定,这种人做事不坚定、坚持,成不了大器;④闻过则疑。此类人,会拉帮结派,负面想法多,让人止步不前;⑤闻过则改。这是好的作法,一个团队中气氛的和谐很重要,能保证大方向正确,心胸有容人之量;⑥闻过则喜。这是最高明的人,因有人提醒,自知得到一面镜子,可时时检视自身缺点,随时改正提升,不断前进。

团队无处不在,企业是一个大团队、各职能业务部门是一个团队,各课题攻关组是一个团队,正确识别出具有高度合作性的团队带头人,是确保团队目标实现的关键。

3 优秀的绩效表现,是关键人才的特征表现

无可否认,能取得高绩效,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是企业管理者首先倾向的人才之选。但是,并非高绩效的员工都算得上关键人才,要结合价值观来识别,才会选出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优秀人才。这里用一个工具说明:

工具一:关键人才的识别

运用“工具一”,可快速地将企业里的员工大致分为ABCD四类:A,是价值观与企业符合但绩效低的,属于小白兔型的,此类人员属于要培养的群体,是未来关键人才的基础,比如新来的大学生、员工子女进企业就业等;B是价值观与企业符合且绩效高的,此类人员属于猎犬型的,此类人员正是企业需要识别出的关键人才,要重点培养提拔的;C是价值观与企业不符合且绩效低的,此类人员应立即请他出去,属于不能留用的,此类人员外在表现之一为抱怨特别多;D是价值观与企业不符但绩效表现却好的,此类人员属于野狗型,业绩虽好,但经常找事,挑起矛盾,这种虽对公司绩效做出贡献,但对企业长久发展无益,对这类人员应逐步削权,逐步清退出团队。

有的企业对D类人才不舍得丢弃,因为许多管理者都是“结果导向”型的,但是,“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骏马”,改造人的价值观特别难,所以,如果不想为难,从一开始招聘选人时,就要选对人,“选择”重要过“改造”。

用科学的方法识别企业中的关键人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些关键人才身上,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才能为企业长久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车雪雁.在人力资源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企业关键人才内部供需预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

[2]戴青.新赛股份公司关键人才的引进与管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3]陈雯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关键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J].科技与企业,2014(06).

摘要:一个团队中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可以说,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关键。人才也有高低之差,如何识别出企业中关键人才,人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源动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做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学习的一项管理技能。本文从价值观、团队合作和绩效表现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涉及了“识人五法”“识人六闻”的识才之法,希望共同为企业识别关键人才出谋划策。

关键词:关键人才 团队合作 企业管理

历史上汉楚之争,最终结局是刘邦大胜、项羽大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原因之一就是刘邦善于用人,他有几大关键人才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刘邦在称帝后的一次酒宴上讲出:“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的失败教训,慧眼识才,并为其用,才最终得天下。

晚清重臣曾国藩也说过:“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意为知人善用;晓事,意指通晓事理。对管理者来说,第一重要的是“知人”,什么是“知人”?意即知道别人、理解别人、运用别人的才能把事儿给做了。管理需要“智慧”,对管理者来说,智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人才的鉴别能力。从芸芸众生中首先要把人才识别出来,才能开展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等后续工作。那么,就企业而言,如何鉴别适合自己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呢?本文从以下几点为大家提供参考:

1 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人,是关键人才的根本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认同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并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这类人才是企业的基石和希望。可价值观,是一种主观思维,不是明摆在那儿可供人衡量的,这就需要一些技巧来识别出与企业保持相同价值观的人来。

借鉴“识人五法”

①居视其所亲。看他朋友、家人是什么人?俗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获知他有什么样的家人、朋友,就知其为人秉性如何了。这点在我为企业招聘过程中,感受颇深。我们的企业是从事路桥建筑的,工作艰苦且长期远离家庭,如何找到一个能在企业中扎下根来、适合在本行业成长成才的人员,是招聘面临的一个经常性问题。这里经常就用到“居视其所亲”这一条了。我们在面试的时候,通过他们的求职简历或面试询问,可以获知这个人的一些家庭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从而知道了他的成长环境,人脉网,从而得出他对这份工作的认同度,需求度,找出与企业匹配人员。

②富视其所与。当一个人有了钱而富有之后,看他钱往哪儿花?是花天酒地呢,还是投入学习中或社会公益事业中,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富视其所与”。可看出他的志向或品性。

③达视其所举。看他发达时给上司推荐了什么样的人?就知其心胸度量是大还是小、是为私还是为公。这在评价是否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时可以参考选用。

④窘其所不为。看他遇到困难时,会不会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可以看出他的原则性和廉正性。

⑤贫视其所不取。贫困时不做什么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再窘迫、再贫困,不能以损害企业利益、挑战法律为代价。公司去年处理了一个职务贪污的员工。这个员工可以说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就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打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严重地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

学习了“识人五法”,对如何找出与企业价值观相同的人员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识人五法”是通过观察,总结,而得出的一个识才之法,虽耗时间、精力,但判断性强,准确度高。

2 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性的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天生能力

花费心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企业终会将“责任”的担子放置于其肩上。带领各式各样的团队,为企业创造发展机会,引导企业走向强大。那么,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性,成为了带领团队的必备技能之一。

百度李彦宏因为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团队组合,有了一大批优秀的追随者才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马云因为有了18个踏实的追随者才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奇迹。这些人无一不是有宽广的胸怀,能为下属创造宽松和谐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在企业中,如何寻找具有宽广胸怀的、具有高度合作性的人才?在“识人五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使用“识人六闻”,即对一个人提出批评时,观察此人的反应,从中辨析出相应信息,可为鉴别关键人才做一参考:

“识人六闻”:①闻过则怒。说明涵养有问题;这样的人听不得别人提意见,善于打击报复,所以,此类人有多远就避多远;②闻过则辩。当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马上辩解,这都叫狡辩。(正确方法:听完后,先表示感谢,回去后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别人的批评这是一面“镜子”);③闻过则罔。听到别人批评后,迷茫了,意志脆弱,迷失方向,偏偏不坚定,这种人做事不坚定、坚持,成不了大器;④闻过则疑。此类人,会拉帮结派,负面想法多,让人止步不前;⑤闻过则改。这是好的作法,一个团队中气氛的和谐很重要,能保证大方向正确,心胸有容人之量;⑥闻过则喜。这是最高明的人,因有人提醒,自知得到一面镜子,可时时检视自身缺点,随时改正提升,不断前进。

团队无处不在,企业是一个大团队、各职能业务部门是一个团队,各课题攻关组是一个团队,正确识别出具有高度合作性的团队带头人,是确保团队目标实现的关键。

3 优秀的绩效表现,是关键人才的特征表现

无可否认,能取得高绩效,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是企业管理者首先倾向的人才之选。但是,并非高绩效的员工都算得上关键人才,要结合价值观来识别,才会选出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优秀人才。这里用一个工具说明:

工具一:关键人才的识别

运用“工具一”,可快速地将企业里的员工大致分为ABCD四类:A,是价值观与企业符合但绩效低的,属于小白兔型的,此类人员属于要培养的群体,是未来关键人才的基础,比如新来的大学生、员工子女进企业就业等;B是价值观与企业符合且绩效高的,此类人员属于猎犬型的,此类人员正是企业需要识别出的关键人才,要重点培养提拔的;C是价值观与企业不符合且绩效低的,此类人员应立即请他出去,属于不能留用的,此类人员外在表现之一为抱怨特别多;D是价值观与企业不符但绩效表现却好的,此类人员属于野狗型,业绩虽好,但经常找事,挑起矛盾,这种虽对公司绩效做出贡献,但对企业长久发展无益,对这类人员应逐步削权,逐步清退出团队。

有的企业对D类人才不舍得丢弃,因为许多管理者都是“结果导向”型的,但是,“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骏马”,改造人的价值观特别难,所以,如果不想为难,从一开始招聘选人时,就要选对人,“选择”重要过“改造”。

用科学的方法识别企业中的关键人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些关键人才身上,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才能为企业长久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车雪雁.在人力资源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企业关键人才内部供需预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

[2]戴青.新赛股份公司关键人才的引进与管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3]陈雯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关键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J].科技与企业,2014(06).

摘要:一个团队中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可以说,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关键。人才也有高低之差,如何识别出企业中关键人才,人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源动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做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学习的一项管理技能。本文从价值观、团队合作和绩效表现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涉及了“识人五法”“识人六闻”的识才之法,希望共同为企业识别关键人才出谋划策。

关键词:关键人才 团队合作 企业管理

历史上汉楚之争,最终结局是刘邦大胜、项羽大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原因之一就是刘邦善于用人,他有几大关键人才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刘邦在称帝后的一次酒宴上讲出:“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的失败教训,慧眼识才,并为其用,才最终得天下。

晚清重臣曾国藩也说过:“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意为知人善用;晓事,意指通晓事理。对管理者来说,第一重要的是“知人”,什么是“知人”?意即知道别人、理解别人、运用别人的才能把事儿给做了。管理需要“智慧”,对管理者来说,智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人才的鉴别能力。从芸芸众生中首先要把人才识别出来,才能开展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等后续工作。那么,就企业而言,如何鉴别适合自己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人才呢?本文从以下几点为大家提供参考:

1 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人,是关键人才的根本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认同一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宗旨,并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这类人才是企业的基石和希望。可价值观,是一种主观思维,不是明摆在那儿可供人衡量的,这就需要一些技巧来识别出与企业保持相同价值观的人来。

借鉴“识人五法”

①居视其所亲。看他朋友、家人是什么人?俗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获知他有什么样的家人、朋友,就知其为人秉性如何了。这点在我为企业招聘过程中,感受颇深。我们的企业是从事路桥建筑的,工作艰苦且长期远离家庭,如何找到一个能在企业中扎下根来、适合在本行业成长成才的人员,是招聘面临的一个经常性问题。这里经常就用到“居视其所亲”这一条了。我们在面试的时候,通过他们的求职简历或面试询问,可以获知这个人的一些家庭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从而知道了他的成长环境,人脉网,从而得出他对这份工作的认同度,需求度,找出与企业匹配人员。

②富视其所与。当一个人有了钱而富有之后,看他钱往哪儿花?是花天酒地呢,还是投入学习中或社会公益事业中,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富视其所与”。可看出他的志向或品性。

③达视其所举。看他发达时给上司推荐了什么样的人?就知其心胸度量是大还是小、是为私还是为公。这在评价是否具有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时可以参考选用。

④窘其所不为。看他遇到困难时,会不会做出超越底线的事情。可以看出他的原则性和廉正性。

⑤贫视其所不取。贫困时不做什么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再窘迫、再贫困,不能以损害企业利益、挑战法律为代价。公司去年处理了一个职务贪污的员工。这个员工可以说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就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打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严重地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

学习了“识人五法”,对如何找出与企业价值观相同的人员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识人五法”是通过观察,总结,而得出的一个识才之法,虽耗时间、精力,但判断性强,准确度高。

2 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性的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天生能力

花费心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企业终会将“责任”的担子放置于其肩上。带领各式各样的团队,为企业创造发展机会,引导企业走向强大。那么,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性,成为了带领团队的必备技能之一。

百度李彦宏因为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团队组合,有了一大批优秀的追随者才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马云因为有了18个踏实的追随者才成就了阿里巴巴的奇迹。这些人无一不是有宽广的胸怀,能为下属创造宽松和谐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在企业中,如何寻找具有宽广胸怀的、具有高度合作性的人才?在“识人五法”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使用“识人六闻”,即对一个人提出批评时,观察此人的反应,从中辨析出相应信息,可为鉴别关键人才做一参考:

“识人六闻”:①闻过则怒。说明涵养有问题;这样的人听不得别人提意见,善于打击报复,所以,此类人有多远就避多远;②闻过则辩。当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马上辩解,这都叫狡辩。(正确方法:听完后,先表示感谢,回去后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别人的批评这是一面“镜子”);③闻过则罔。听到别人批评后,迷茫了,意志脆弱,迷失方向,偏偏不坚定,这种人做事不坚定、坚持,成不了大器;④闻过则疑。此类人,会拉帮结派,负面想法多,让人止步不前;⑤闻过则改。这是好的作法,一个团队中气氛的和谐很重要,能保证大方向正确,心胸有容人之量;⑥闻过则喜。这是最高明的人,因有人提醒,自知得到一面镜子,可时时检视自身缺点,随时改正提升,不断前进。

团队无处不在,企业是一个大团队、各职能业务部门是一个团队,各课题攻关组是一个团队,正确识别出具有高度合作性的团队带头人,是确保团队目标实现的关键。

3 优秀的绩效表现,是关键人才的特征表现

无可否认,能取得高绩效,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是企业管理者首先倾向的人才之选。但是,并非高绩效的员工都算得上关键人才,要结合价值观来识别,才会选出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优秀人才。这里用一个工具说明:

工具一:关键人才的识别

运用“工具一”,可快速地将企业里的员工大致分为ABCD四类:A,是价值观与企业符合但绩效低的,属于小白兔型的,此类人员属于要培养的群体,是未来关键人才的基础,比如新来的大学生、员工子女进企业就业等;B是价值观与企业符合且绩效高的,此类人员属于猎犬型的,此类人员正是企业需要识别出的关键人才,要重点培养提拔的;C是价值观与企业不符合且绩效低的,此类人员应立即请他出去,属于不能留用的,此类人员外在表现之一为抱怨特别多;D是价值观与企业不符但绩效表现却好的,此类人员属于野狗型,业绩虽好,但经常找事,挑起矛盾,这种虽对公司绩效做出贡献,但对企业长久发展无益,对这类人员应逐步削权,逐步清退出团队。

有的企业对D类人才不舍得丢弃,因为许多管理者都是“结果导向”型的,但是,“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骏马”,改造人的价值观特别难,所以,如果不想为难,从一开始招聘选人时,就要选对人,“选择”重要过“改造”。

用科学的方法识别企业中的关键人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些关键人才身上,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才能为企业长久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车雪雁.在人力资源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企业关键人才内部供需预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

[2]戴青.新赛股份公司关键人才的引进与管理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

[3]陈雯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关键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J].科技与企业,2014(06).

猜你喜欢
团队合作企业管理
以团队合作为本的包装设计项目化实践研究
“企业工作岗位法”在电子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团队模式的创新性实验在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改革中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基于技术经济变化视角下企业管理特征变迁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