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与担当: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

2014-07-09 23:01刘冠华
高教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担当价值取向

刘冠华

摘 要: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部经典之作。在谈及大学如何保持本真秉性和服务社会之间寻找平衡的问题上,布鲁贝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应该是推动这种服务,而不必提供这种服务。这种平衡论较好地疏解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教育哲学的冲突,正是现代大学经营应有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守望;担当;大学经营;价值取向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经营”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大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市场的介入、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不断增加致使大学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分化,结果导致了教育工具价值取向和教育本真价值取向的种种纷争。纵观现实,大学在经营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疏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会对大学教育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大学经营既是一个在学理上有待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又是一个在大学办学中必须实践的问题。

一、何为大学经营

经营(Operation),意为筹划、营治和管理之意。它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最终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把“经营”理念引入到大学中便有了“大学经营”之说。然而,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秉承的是学术发展逻辑,有着与企业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运行规则。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经营有着诸多的质疑,他们认为,将企业中的“经营”概念移植到大学管理中,磨灭了大学本应具有的精神品格,有悖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但事实上,无论是学者、教授的批判质疑亦或是政客高官的鼓励扶植,也无论是推崇需求导向的社会服务功能亦或是强调探求本真的独特秉性,大学的经营活动却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和诠释大学经营呢?

大学经营,是现代大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适度地运用“经营”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来运营作为非产业机构的高等学校,在开放的国内外高等教育市场中博弈并取得最佳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的过程。大学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更不是教育产业化。大学经营是一个丰富而深刻的命题。它不是在象牙塔中所架构的理想的大学运行模式,而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教育实践的一种实然性的解读。它既包括对大学发展思路与目标的整体筹划营谋,又体现着对大学文化与大学文化品格的弘扬与传承,它赋予了大学作为社会特殊组织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基准,凝聚了包括大学校长在内的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对大学使命与大学精神的坚守与执着。可以说,大学中的“经营“已经远远抛开了“工具”和“手段”这种简单而又狭隘的诠释,它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二、大学需要经营

对大学经营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大学本质属性的认知程度。如果用中世纪大学的标准和“象牙塔”的精神去考量今天的大学,恐怕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能站得住脚跟的没有多少,即便有也可谓凤毛麟角。面对社会需求的日益扩大、市场机制的逐渐介入、盈利性大学的频频出现和利益相关者的不断增加,大学不可能再偏安于象牙塔内,大学经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大学也毫无例外的符合这种发展的哲学范畴,当然,也包括大学发展形态的嬗变。

·理论探讨·守望与担当: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

(一)大学经营是大学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大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任何大学文化都体现着时代精神。大学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承担着大学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它有着高等教育共同追求的普遍内涵。由于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大学文化又有着独特的表现。从中世纪大学到柏林大学,再到威斯康星大学,大学形态与大学文化的每一次嬗变都或多或少地镌刻着“经营”的烙印。

大学需要回归,大学也需要竞争。特别是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迈进的过程中,“经营”在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大学的“服务站”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大学经营的积极意义了。

(二)大学经营是大学基本职能不断分化演进的过程

从人才培养,分化到科学研究,再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从“传承知识的牛津模式”到“创造知识的洪堡模式”,再到“应用知识的斯坦福模式”和“知识外化的哈佛模式”,[1]大学职能的分化与演变不仅深刻反映着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即时诉求,还反映着大学不断传播、应用、发展知识的文化“经营”特点,大学也正处于由被动的为社会服务向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转变之中。牵引社会发展,提升社会软实力,引领人们超越时代和社会的局限,这既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又是大学自身“经营”的结果。因此,从社会需求和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研究大学经营,可以说大学经营应是大学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产物。

(三)大学经营是大学制度不断优化的过程

大学制度是制度文明的产物。当下,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话语时尚”。大学组织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大学制度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与大学理念经营来实现的。无论是大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大学的管理模式,现代大学都直接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相对成熟且已定型的制度。然而,时代的局限和大学自身经营的种种弊端成为了大学健康发展的桎梏。十九世纪初期,柏林大学的建立使大学的发展又获得了新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的提出,实现了大学制度的跨越式发展,大学内部学院结构的变化和众多研究院所的相继建立正是柏林大学教学、科研并重思想在大学制度安排上的直接展现,现代大学制度也由此开端。

与欧洲大学比较而言,美国大学则深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借鉴英国学院传统和德国科研主导的理念基础上,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现代美国大学制度——学术性与实用性并举,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兼顾,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兼容”[2]。在大学制度现代化的历程中,美国文化经营的创新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实质上,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存在不同的大学形态,每种不同的大学形态也都会存在附有时代烙印的大学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经营正是大学制度不断演进、优化的过程。

三、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属于价值学范畴,它“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深层次核心因素之一,能以潜在和统领的方式影响人们教育实践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倾向”[3]。大学经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相互交融之中,共同地谋划着发展大学教育的理想与文化。作为一个过程,大学经营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或是在某种价值追求推动下产生变革与发展的过程。大学经营,是为了寻求高等教育社会功能价值和开智、育人本真价值达到平衡的实现路径,以获取双赢的教育效果。然而,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大学经营也伴随着某些负面的文化后果,大学教育的本真价值被践踏、抛弃,功利主义充斥着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科学理性凌驾于人文关怀之上。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大学经营的价值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因为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大学教育问题的核心,而且也是大学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发展人性,文化传承——本真的价值维度

大学,是聚大师、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大学之大,在于追求卓越,在于追求本真,在于追求超脱。大学不是具体的、零碎的、实证的知识堆积,而是内含“参天尽物”的道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之语便道出了大学存在的意义与真谛,注重修身、人伦教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学的精神与理念,开心启智、止于至善也正是中国古代大学的经营之道。同样,中国近现代大学虽然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影响下,把高深学问的创造、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但在客观上,也极大提升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在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论争中的地位,许多大学均把文化教化和文化启蒙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个性发展,砥砺德行”,无不体现了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综合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对中国大学而言,确认大学的文化角色,做文化的守望者,促进个性发展的全面生成,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是中国大学全面承担应有的文化使命的开始。

实质上,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承担着自己的文化使命。文化乃大学之基,教育之本,是大学经营的源头和不断注入的新鲜活水,只有把握大学的源头活水,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学经营的实质与精髓。究其根本,大学经营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文化过程。文化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大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教育个体进行文化感染与熏陶,唤醒教育个体天性中潜隐的洞见与智慧,促进教育个体的个性化、社会化和文明化,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心智健全、品性完善、自觉自尊的大写之人。列奥·斯特劳斯说:“自由教育是在文化之中和朝向文化的教育,它的成品是一个有文化的人。”[4]可见,任何人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经营的本质即是文化化人的自觉过程,大学经营的本源性取向应是为人的,应是以人为本的。大学经营的优与劣,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看它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以及独立人格、竞争意识和创新个性的全面生成。大学经营离不开文化,大学经营需要文化与人的互动,人是大学经营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连接点,大学经营应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终极关怀。如何使大学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对受教育者灵魂的塑造和提升功能融合起来,应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

(二)服务社会,责任担当——衍生的价值维度

1862 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赋予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崭新使命;“威斯康星思想”的诞生,以及“把整个州交给大学”的口号的宣扬,在很大程度上又推进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发展。1963年,克拉克·克尔出版《大学的功用》一书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强烈反响。克尔认为现代大学应该成为巨型大学(Multiversity),大学的功能也应该从一元走向多元。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教育的需要,加上大学对公益事业的深层次的支持,大学便不再是传统的“象牙塔”,时代赋予了大学新的使命与内涵。人才培养、个性塑造、文化传承仍然是现代大学的主旨,但它同时还是具备沟通生活各界、兼具多项功能的巨型、超级复合的社会组织。面对现代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层次需求,走进社会中心的现代大学不能仅仅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学术组织和社会装饰物,而应该勇敢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前行指明方向。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著名教育家德里克·博克敏锐地指出,大学应该走出“象牙塔”,为社会服务,引领社会前行。他认为,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自身合理规定性的社会组织,垄断了某些类型的有价值的资源,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望尘莫及的研究专长和能力,而且,大学接受政府资助的钱主要来源于纳税人,因此,大学有责任回报社会,有责任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让、创新产品等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责任帮助国家解决种族受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有责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大学必须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服务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前行,大学责无旁贷,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从纽曼的一职能论,到洪堡、罗素、蔡元培的二职能论,到范·海斯、鲍温、布鲁贝克的三职能论,再到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职能的科学论述,大学的职能与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然而,大学发展中的职能体系并不是平行的,确有层级主次之分。服务社会相对于人性发展、文化传承而言则永远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

(三)精神守望与责任担当——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

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精神的式微,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中,大学的身份、地位和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本身存在的意义和核心价值取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经营正在承受着市场化、功利化、政治化等层出不穷的冲击和挑战,大学不再像是高深学问探究的场域,更像是人力加工厂、职业培训所。正如邬大光教授所言:“今天的大学并不都是沿着学术的逻辑展开,其中掺杂着原本与学术水火不容的市场逻辑。”[5]面对时代一系列的变革,大学选择了一味地适应,结果使得原本是社会航向标的自己逐渐成为了社会市场的俘虏,成为了社会的“注脚”。有人说,经营中的中国大学已经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留下的只是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显然,此言过于武断,但不可否认,这夸张的成分中折射出了当下大学文化与大学品格的沦丧,大学精神与大学理想的缺失。

从历史来看,左右大学经营与发展的力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和价值使命;一个是社会需求的导向与压力。诚然,社会需求是大学经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但无论是社会需求的拉力,还是经济困窘的压力,都不应使大学忘怀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文化使命。服务社会本无可厚非,但服务社会的方式值得思考。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应该是推动这种服务,而不必提供这种服务。大学经营惟有恪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才有可能维持自身的健康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就业率”等等理念的付诸现实,无疑是大学对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一一兑现,然而客观上这一一兑现的过程无不掺杂着功利性、商业化的诸多碎片。大学确应有务实的精神,但一味的宣扬、追求“务实”,那么大学将会深深地陷入“商业市场化”的泥淖之中,势必会蒙住大学原本前瞻的视线。

当下,面对高等教育相关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大学又该如何经营呢?布鲁贝克说:“用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实用主义来补充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是最有效的途径。”[6]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结合起来,应该是大学教育价值构建的逻辑起点,二者相辅相成,而绝不能顾此失彼。倘若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一大学经营的根本目的和第一要务,抛弃了文化传承创新这一教育的根本使命,大学经营可谓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理固亦然,倘若忽视了服务社会的担当或是缺少了“将知识应用实践的责任”,那么大学经营基于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客观真理便会成为虚幻的空中楼阁。因此,大学经营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并不是要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而应该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即不仅要注重大学经营的工具理性,也要呼唤大学经营价值理性的回归;既要保持大学教育本质的追问,又要引领社会前行。满足高等教育相关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在博弈中平衡、和谐发展,这才是现代大学经营的精髓与要义。

大学经营,不再是一种新生事物,确切地说,大学经营是一场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经营”的时代,只有承认大学经营,才有可能清晰地认识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只有厘清大学经营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轨迹,才有可能深刻理解大学经营的意义;只有从经营的视角去解读大学,才有可能推动大学迈向新的高度和水平。因此,我们惟有理解大学的经营,接受大学的经营,在经营中把握大学的属性和本质,在经营中形成新的大学思想,只有这样,大学才能走得更好、更稳、更快。

参考文献:

[1]石祥强,刘冬华. 经济发展驱动下的大学职能变迁趋势探析[J].江苏高教,2010(3).

[2]张应强,高桂娟. 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3]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刘晓枫.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

[5]邬大光.大学理想和理念漫谈[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6]王晓慧,郭嫄.两种哲学观指导下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

(责任编辑 陈志萍)

猜你喜欢
担当价值取向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
英语教师如何担当育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