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道——浅谈如何做到瓷画与瓷器的完美结合

2014-07-14 07:55王玉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瓷画造型艺术艺术作品

王玉岭

“只有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装饰题材的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的具有时代风格的陶瓷艺术作品。”读之感触颇多。本文想沿着这一思路,谈谈瓷画(装饰艺术、装饰题材)与瓷器(造型艺术)如何完美结合的问题,肤浅之见,敬请前辈和同行指正。瓷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瓷器为载体的画,装饰手法以彩绘为主。瓷器的器型很多,如何根据瓷器的造型特征,选择适合其造型艺术的题材,构思出能与器型完美结合的画面,是每一位瓷画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因为,无论你挑选的瓷器造型有多美,无论你挖掘出来的题材有多好,无论你具有的彩绘技能有多高,若构思出来的画面不能与器型完美结合的话,就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陶瓷艺术作品。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瓷画与瓷器完美结合呢?

一、师古陶瓷

古陶瓷,特别是古代的皇家御用瓷,每一件都是瓷画与瓷器完美结合的精品,每一件都是我们的实例教材。

《觅》│王玉岭

比如,古陶瓷中有一种纹饰叫“凤穿牡丹纹”,因为有“美好、光明和幸福”的吉祥寓意,常常出现在皇家御用瓷上,但在不同器型上的构图却是有区别的。1、《元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以青花装饰技法彩绘“凤穿牡丹纹”,向上腾飞的凤几乎占据了壶腹的全部位置,牡丹点缀于凤的周围。画里的凤有从瓷里向外飞的感觉。2、《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现藏于东莞市博物馆)也以青花装饰技法彩绘“凤穿牡丹纹”,小巧活泼的凤穿行于满布罐体的缠枝牡丹中。在这件瓷里,凤嬉牡丹的意味比较浓些。3、《清嘉庆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以粉彩装饰技法彩绘“凤穿牡丹纹”,瓷上的主体纹饰“凤穿牡丹”虽然与《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中的纹饰几乎相同,但整体构图有很大的区别。《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在罐体上满饰牡丹,而《清嘉庆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则将瓶体分为三个部分,瓶腹绘“凤穿牡丹纹”,瓶颈绘宝相花纹和如意云头纹,瓶足绘变形仰莲瓣纹,各部分纹饰间以白色间隔,特别预留出来的洁白如玉的瓷胎把粉润柔和的纹饰衬托得非常完美。相对《清康熙青花凤穿牡丹纹将军罐》来说《清嘉庆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上的纹饰的寓意更加丰富些,凤的姿态更飘然些,有一种凤在花间畅游的感觉。

认真研究古陶瓷,一定能从中悟出瓷画与瓷器完美结合学问。

二、师前辈

前辈的社会阅历丰富,艺术修养深厚,创作经验很多,我们要虔诚地向他们学习。除了当前请教外,研究前辈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是我们学习的途径之一。

比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立忠先生采用磁州窑传统的红绿彩装饰技法和托坯技艺制作的《连年有余纹》陶瓷艺术作品,是画与器完美结合的精品杰作。大师以红、绿彩描绘的鱼和藻鲜活灵动,既有极强的装饰性,又有很浓的国画韵味,与线条流畅、形制优美的器型结合得极为完美。

再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闫保山先生有一件以磁州窑白地黑花装饰技法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铁绘双鱼藻瓶》,构图极为巧妙,先生依瓷势绘从水中跃出水面的鱼,甩尾上跃的鱼神情欢悦,调皮而极有“童趣”。先生在瓷外韪写的一段话更是耐人寻味:“没有太多的构思,心有所想,便随手而来,反而鱼之神尽显,也许,鱼非鱼,鱼乃吾乎。”把心中所想随意地赋予瓷上,就营造了生活气息极浓、且极有“童趣”的瓷画与瓷器完美结合的陶瓷艺术作品,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没有千锤百炼的技艺,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超的艺术境界的。

从前辈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要创作出好的作品,一定要深入生活,让欲表现的物象活在自己的心里,从心底呼之而出的东西,一定是既有情又极富感染力的。

三、向陶瓷造型设计师讨教

陶瓷器型的基本元素是线,由线组成面,由面组成体,不同线型的运用塑造出来的瓷器的艺术风格是不同的。“线型的性质决定造型性格。水平线给人安定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崇高向上的感觉,而斜线给人开阔向外伸展的感觉。直线构成硬、挺的造型,曲线构成饱满、柔和的造型,曲直线并用构成挺而优美的造型。……饱满的造型以曲线为主,直线为辅。挺拔的造型以直线为主,曲线为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这是瓷器造型艺术的公理,但每一位造型设计师因为生活积淀和艺术修养的不同,赋予瓷器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语言是不同的,我们要虚心向造型设计师讨教,努力弄懂它。当我们读懂了瓷器的艺术语言后,再在这件瓷器上绘画,自然而然地会被这些线条中所蕴涵的情感所感染,绘画就不是绘画了,而是对话,这样创作出来的瓷画一定是完美的。

四、与同行多沟通

当代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们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培养个性风格,艺术主张、审美理念、个性修养、感悟生活的角度不同,也决定了每个人的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与同行沟通,多了解不同的艺术主张,多探讨从不同的视角感悟现实生活的经验,多学学他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博采众长。视野开阔了,对在瓷器上创作好的瓷画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姊妹艺术

中国艺术品的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和装饰题材是相通的,比如玻璃器、铜器、木雕器等,我们的古陶瓷就有从玻璃器、青铜器等艺术品中学习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效仿装饰题材的先例。我们须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借它之石来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

创作陶瓷艺术作品,想做到瓷画与瓷器完美结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日积月累。多读书,多研究古陶塑,多向前辈讨教,多向同行取经,多了解姊妹艺术,以之丰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懈努力之后,一定会有回报,一定能创作出极具个性风格的瓷画与瓷器完美结合的陶瓷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瓷画造型艺术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劲松壶”的造型艺术及文化内涵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